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

隨著醫學模式的不斷髮展,只關注病人的生理疾病,往往不能完全解決患者的問題。我們要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的健康狀況。而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是需要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我們先看看這幾個臨床案例直觀、更清晰的瞭解一下。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

案例

A女士,26歲,因睡眠問題來心理門診進行求助。小a說,自從1年半以前跟男友分手後,自己一直鬱鬱寡歡,睡不好覺。剛分手的那段時間,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特別容易哭泣,腦海裡總是回放著兩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最初只是沉浸在這樣的情緒裡,也沒有想太多,覺得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但是直至最近半年,依然存在睡眠問題。相比失戀以前的沾床就睡,現在的睡眠特別淺,稍有點動靜就會醒,睡一晚早上起來不是覺得神清氣爽,反而是特別累;而且經常做噩夢,夢到的都是讓人特別恐懼的場景。也會夢到前男友,但夢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糾結的情緒,每次做這些夢醒來之後,小a都想大哭一場。由於持續地睡不好覺,小a白天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在工作中總是由於頭腦不清醒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失誤,這讓本來很看好她的上司很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面對自己的狀態,面對現實的情況,小a覺得特別無力,找不到存在的價值,覺得生活很沒意思。

小b,男,17歲,也因睡眠問題被父母帶來心理門診。小b說,自己現在在讀高三,上次模擬考試沒考好,從高一到高三,自己在全年級一直都是前5名的成績,這次卻考了個30名。由於這件事,他最近半個多月的時間都比較焦慮,白天上完一天的課,到晚上也不覺得困,總覺得可以多擠出來點時間多看點書、多刷點題。他說,自己的高考目標是某名牌院校的金融專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定要保持住成績。但小a父母覺得之前孩子平均都是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現在每天平均只睡4個多小時,高三的課業又比較重,所以特別擔心孩子現在的狀態,怕他熬不住。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

專家解讀

以上兩個案例,簡單來看都是睡眠出現了問題,但稍微一深究就能發現其實是不一樣的。

首先來說A女士,A女士的睡眠問題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在心理的外化——情緒方面出現明顯且持續的情緒低落;在社會功能——工作方面出現工作失誤連連,不能順利地完成工作,甚至由此影響了生活質量。在生活上,出現極深的無力感、無價值感,覺得生活沒有一點樂趣。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常說的“抑鬱”的臨床表現。對於A女士來說,睡眠問題只是因失戀而觸發的抑鬱的一個症狀表現而已。如果深入分析的話,我們可以也可以從A女士的夢境發現一些心理問題和人格特點的線索。

而對於小b,乍一看也是睡不著覺。但是仔細聽過孩子的訴說之後,我們能發現這是一個目標感和上進心都極強的孩子,一次考試失利的確對孩子產生了情緒方面的影響——出現了焦慮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小b顯得“不知疲倦”,從而出現睡眠減少。從起因來說,的確存在一個對學生來說,尤其對成績優異的學生來說的現實問題——考試成績退步的現實事件;從情緒方面來說,孩子的確存在一些焦慮情緒,但這種焦慮並沒有對孩子產生困擾,甚至從孩子自身來說,這種狀態讓他“幹勁十足”,是一種積極的體驗。而且對於青春期的男孩,由於激素的分泌,本身就容易處在一種精力旺盛的狀態。從社會功能——學習方面來說,小b的睡眠減少並沒有對學習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輕度的焦慮反而對學習行為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心理學研究發現,適中的焦慮,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能夠促進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

1、心理健康的人不會有過多的軀體疾病。我們知道,臨床很多軀體疾病,如消化系統的疾病、心臟功能性的疾病、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其實都與心理的因素分不開,甚至是心理疾病的軀體化表現,或者由於心理的、情緒的問題而加重或久治不愈。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在生理上一定也是沒有太多疾病的人。

2、心理健康的人的情緒狀態是良性的。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會時常處在一種積極的情緒中,內心體驗是平和的,不會出現過於強烈或過於持久的負性情緒體驗,如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恐懼等。

3、心理健康的人的人際關係是和諧的。由於自身內心平和,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對他們有過分的要求和苛責,能夠以開放的、包容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同時他們也能夠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4、心理健康的人的社會功能是協調的。這裡說的社會功能包括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對自己學習負責,對自己的目標負責,併為此付諸自己的努力。一個心理健康的成人,能夠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並不會因正常的日常工作而產生不可承受的勞累感。即使出現問題,也能夠正確的面對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夠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飲食起居、衣食住行。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

在臨床上,常見的心理疾病有情感障礙,包括抑鬱症、抑鬱與焦慮共存的雙向情感障礙;在神經症的範疇下,臨床常見的心理疾病有恐怖症、強迫症。恐怖症包括對特定物品的恐怖和對特定場所的恐怖。強迫症則主要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顯著表現。另外,還有單獨分類的心理疾病,如睡眠障礙、進食障礙、人格障礙等。睡眠障礙多以失眠、多夢、易驚醒等為臨床症狀表現,進食障礙包括厭食或貪食兩種情況,人格障礙則包括偏執型人格、分裂樣人格、邊緣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和反社會型人格等。在兒童青少年的問題類型裡,有孤獨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和抽動症等。而對於這些心理疾病的診斷,需要有系統的專業知識為依託。

臨床心理科在對患者進行評估的時候,會首先排除器質性病變。在對患者進行診治的時候,會考慮到生理——心理——社會幾個方面。

很多疾病是身心共病的問題,如一個因心臟病入院的患者,其實伴有嚴重的驚恐症狀,甚至就是驚恐障礙;一個因胸悶入院的患者,其實剛經歷了一場嚴重的家庭糾紛;這些其實都是心理問題的軀體化表現,根源在心理問題。當然也有一些具有生理基礎的心理問題,如腦血管的硬化和病變會導致或加重強迫偏執症狀;如生理神經遞質的分泌異常以及腦損傷也會造成“性情大變”等等。面對這些疾病,要求心理科醫生或臨床醫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鑑別診斷能力。當然,對已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共病的情況,最好的方式是進行心身心同治,從兩個方面同時入手,共同解決患者的問題。

面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我們不禁要問心理問題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大多數心理問題會存在誘發事件,或者是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出現的普遍症狀,如青春期問題、中年危機、更年期問題。面對一些特定事件而誘發的心理問題,其背後又往往會牽扯到患者的認知模式、人格特點、早期經歷以及家庭環境等一系列的因素。而這些要具體到每一個病人,做個性化處理。另外,我們還需要評估患者的人際關係情況、社會支持系統以及社會功能等,這些外在因素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一個健康的人一定是各個方面都是和諧的;這也就要求我們醫生要以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和診治我們的患者。

本文所涉及案例均經過本人同意授權並化名,其他人請勿對號入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