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為何遇襲九年後才下葬?而且是由侄子護靈,張學良並不在場

說起東北王張作霖,很多人對他都非常熟悉,1875年出生於奉天貧苦農家的他,一生可謂是充滿傳奇,參加過甲午戰爭,也當過綠林好漢,後來被朝廷招安轉過頭來又成了剿匪英雄,正是因為剿匪有功,張作霖開始聲名鵲起,官也是越做越大,到了1912年時,已經成為了袁世凱手下的中將師長,1919年,張作霖在日本勢力的幫助下,控制東三省,成為東北王,後來他一度擔任陸海空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個統治者。

張作霖為何遇襲九年後才下葬?而且是由侄子護靈,張學良並不在場

對於張作霖的評價,頗具爭議,作為一個亂世梟雄,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窮兵黷武多次發動戰爭,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苦難,而且張作霖非常反對民主主義,曾參與鎮壓武昌起義,五四運動爆發時,張作霖也是力主鎮壓的一派,像著名的革命黨人李大釗同志,就是死在張作霖手中。不過張作霖雖然跟日本人的關係非常親密,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他的立場非常堅定,多次拒絕簽訂賣國條約,抵制日本人的拉攏。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要在皇姑屯將他炸死的原因。

張作霖為何遇襲九年後才下葬?而且是由侄子護靈,張學良並不在場

1928年,張作霖在從北平撤回奉天的路上,於皇姑屯被日本人預埋的炸藥炸傷,當天不治而亡。可是在張作霖死後,卻並沒有被立即下葬,靈柩被暫時停放在帥府,後來日本人佔領東三省,又將靈柩移到瀋陽東關竹林寺內,直到九年後,張作霖才得以入土為安,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當時之所以沒有立即將張作霖下葬,主要原因是元帥林還沒有修建好。張作霖發跡之後,一躍成為了陸海空大元帥,於是他便模仿以前的皇帝,在自己還沒有去世時便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由於張作霖對於自己陵寢的要求過高,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在張作霖被炸死時,他的陵寢還沒有竣工,所以張作霖的靈柩便被放在家中,打算等元帥林修建完成之後在進行安葬。

張作霖為何遇襲九年後才下葬?而且是由侄子護靈,張學良並不在場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很快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東三省迅速淪陷,張家人迅速撤到關內,而張作霖的靈柩就這麼被遺棄在了帥府。日本人佔領東三省之後,便把張作霖的靈柩移到瀋陽東關竹林寺內,在這裡存放了六年。直到1936年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才命令吳廷奎回瀋陽,儘快將張作霖靈柩葬到錦縣張家營地,並託付他看管墳墓。

張作霖為何遇襲九年後才下葬?而且是由侄子護靈,張學良並不在場

吳廷奎回到東北後,與張家舊部張景惠等人一起,經過與日滿當局多方交涉,終於在1937年把張作霖靈柩運送到錦縣,和妻子趙春桂葬在一起。由於張學良不在身邊,此次遷葬是由吳廷奎和張作霖侄子身披重孝護靈,而吳廷奎也一直信守承諾,在錦縣看護著張家墳墓。張作霖,終究是沒能葬進元帥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