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導讀

《神探狄仁傑》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古裝劇,裡面的武力擔當無疑就是人送外號“燕雙鷹”的李元芳,他的武藝有目共睹,而他麾下則是所謂的大唐千牛衛,都是皇帝的禁衛,其本人也是官拜千牛備身。那麼,這個備身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所屬的所謂備身府又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神探狄仁傑中的李元芳

起源於大隋的千牛備身

李元芳是虛構人物,生活在大唐,而實際上千牛備身這玩意兒在隋朝建立那會兒就已經有了,李淵作為唐高祖,當年沒造反之前,作為世家子弟也曾經在隋朝皇帝的御前做過這個差事。

這個差事可不是基層的差事,畢竟眾所周知,李淵可算得上是隋朝的頂級貴族之一了,要是沒什麼地位的基層差事,也不可能給李淵做。事實上,這個差事相當的高級。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隋朝禁衛軍十二府之列的左、右領左右府,各置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各十二人,備身六十人,其基本職能是"掌侍衛左右,供御兵帳",在禁衛武官制度中處於關鍵地位。

《隋書.百官志下》:"左、右領左右府,各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掌侍衛左右,供御兵仗。領千牛備身十二人,掌執千牛刀;備身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備身六十人,掌宿衛侍從。"

我們單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到這個差事的拉風之處,像李淵這種的千牛備身,皇帝禁衛當中總共也才十二個,至於說普通的備身那也只有六十個而已,物以稀為貴嘛。更何況從距離來看,這些個帶刀拿弓的備身哪個不算得上是距離國家權力中樞最近的那批人?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駕崩之後的隋煬帝就對比較拗口的左、右領左右府進行了改名——隋煬帝大業三年改制,改左、右領左右府為左、右備身府,與十二衛及左、右監門府共同構成禁衛軍十六府。應該說,隋煬帝這麼一改名,備身地位重要性就更加凸顯了(畢竟現在直接就叫備身府了)。

千牛備身含金量的降低:隋煬帝禁衛武官制度的變革

但是吧,千牛備身的地位在大業三年得到加強之後沒多久,準確來說,僅僅過了六年,隋煬帝這個喜新厭舊的傢伙就移情別戀的“愛上”了一個嶄新的禁衛武官——驍果。

出身名門的千牛備身們很快就失寵了——大業九年隋朝開始招募驍果,設折衝郎將、果毅郎將為長,他們一起"掌領驍果",並置左、右雄武府,以雄武郎將、武勇郎將為長、共領驍果府兵。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影視劇中的隋煬帝

應該說,驍果的徵募及相關軍將的設置,為什麼隋煬帝採取的是從民間擇優徵集兵員,這主要其實為了是保障禁衛兵力的措施,是對府兵制和禁衛軍十六府制度的補充。但對於貴族為主的千牛備身和其他備身府的備身來說,無異於搶飯碗的行為。

隋煬帝最後死在了自己的禁衛武官們手裡的時候,我其實認為備身們不去搭把手完全可以理解,所以更加映襯出到那個時候還要忠君的千牛備身們有多難得:

《外戚·獨孤羅傳附庶長子開遠傳》:"宇文化及之弒逆也,裴虔通率賊入成象殿,宿衛兵士皆從逆,開遠時為千牛,與獨孤盛力戰於閣下,為賊所執,賊義而舍之。"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李淵

當然了,千牛備身裡面之所以有人對隋煬帝如此忠心耿耿,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畢竟如果按照官品令,"千牛備身左右"是正六品下階,福利待遇那是相當好的,簡直是高幹子弟必去的好單位,驍果嘛,畢竟是搞了個從民間擇優徵集兵員,兩者確實不能比,這裡我舉幾個例子來讓大家看看以前都是什麼樣的高幹子弟做千牛備身的(什麼叫做世受國恩啊,這就叫世受國恩,當然了,李淵這廝是個反骨仔):

"元成壽,便弓馬,起家千牛備身。以上柱國世子,拜儀同"

唐高祖李淵,"隋受禪,補千牛備身。文帝獨孤皇后,即高祖從母也,由是特見親愛"

獨孤羅為左領左右將軍時,其弟獨孤整為千牛備身。

隋文帝外孫竇抗,"釋褐千牛備身、儀同三司"

府兵制的崩潰瓦解了備身們最後的尊嚴

到了大唐的時候,備身的含金量持續下降。當然了,一開始,李淵對千牛衛也好,對備身府也罷,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是上上份工作嘛,所以唐初一段時間的時候,還是管這個機構的成員叫做“左右千牛衛”的,並且也還是允許執御刀禁衛的。

但在唐太宗上臺之後,情況開始變得不一樣,由於唐太宗上臺方式比較特殊,而整個過程中,酒囊飯袋一樣的世家子弟組建成的千牛備身們給唐太宗留下的印象實在不佳,所以從李世民時代開始,作為大唐南衙“十六衛”中的兩“衛”的千牛衛備身府就不一定都是世家子弟了,而是選擇一些府兵來充當專責“掌執御刀宿衛侍從”的皇帝內圍貼身衛兵。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在貴族的光環褪去之後,“南衙十六衛”中,就只有左右千牛衛和左右監門衛不領兵、只負責警衛。而北衙禁軍由“北門屯營”逐漸發展為“北衙六軍”等,其中最為有名的一支就是“羽林軍”。北衙禁軍是皇帝私人軍隊,是“募兵”,由皇帝親信指揮。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盛唐之後,尤其是武周時代,府兵制度被破壞了物質基礎和根基,士兵被當作國家農奴,破產流亡的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南衙府兵”逐漸衰敗,以至於“北衙禁軍”逐漸成為中央政權的唯一依靠。在晚唐以後,隨著“府兵制”的瓦解、“南衙十六衛”的衰敗,“左右千牛衛”也逐漸變得徒有虛名,變成了虛銜的一部分——五代、宋、遼、金,皆是把千牛衛備身當做虛銜進行授予如此。

總結

曾經光芒萬丈的千牛備身,從世家大族高幹子弟到後來的虛銜過程,經歷了整整兩個大一統的時代,從隋朝左、右領左右府到唐代的左右千牛衛,變化的是成員屬性,不變的是肩負的職能——掌執千牛刀,掌供御弓箭以及掌宿衛侍從。

但整個過程中,千牛備身的含金量逐漸降低也是正確的。正如當初隋煬帝設置驍果保障禁衛兵力的措施一樣,貴族子弟的數量其實不足以支撐禁衛制度——李淵被李世民逼迫退位就是明證。

李元芳官拜千牛備身,隋朝只招世家貴族的備身府是怎樣平民化的?

禁衛軍的數量如果過低,根本無法真正保證君主的安全,只有找到可以大規模招募補充兵員的策略,才能對禁衛軍進行有效的補充。正是在這種思維之下,當年顯赫一時的千牛備身終於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成為了虛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