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前些日子說完了《魔戒》三部曲,總覺得意猶未盡,總想把《魔戒》前傳,《霍比特人》也品讀一番。這部遲到了近10年的前傳,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比爾博·巴金斯是一位深居袋底洞的霍比特人。成年的他,喜歡安靜、循規蹈矩的生活,儘管他小時候很喜歡到外面的世界找精靈,為此還結識了灰袍巫師甘道夫。這天,甘道夫帶著矮人團隊邀請比爾博參加他們的“孤山任務”——戰勝巨龍,重回黃金無數的矮人王國。本來他是拒絕的,但終是抵不過內心深埋的冒險之心,比爾博加入了矮人遠征隊,開始了他的歷險。但天下並不太平,一路上險象重生。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霍比特人海報

化身死靈法師的魔王索倫開始聚集他的力量,準備奪取孤山,找回魔戒,回到他一統天下的黑暗時代。一路上,遠征隊遇到了巨魔並差一點被烤熟吃掉;索倫的臣下獸人群體不斷地追殺遠征隊;遠征隊進入哥布林鎮時被屍妖活捉,幸好甘道夫及時趕來救場;進入幽暗密林失去方向並遭到毒蜘蛛的襲擊;幽暗密林的國王不接受他們並將他們下放監獄。所幸,一切都能化險為夷。在遠征的過程中,有幾個小意外。首先是遠征隊在巨魔的洞穴裡找到了上個紀元的高級精靈劍,其次是比爾博從咕嚕手裡得到了至尊魔戒,最後是比爾博得到了遠征隊成員真正的認可。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甘道夫對抗死靈法師

歷經千難萬苦,終於回到了孤山。矮人國王的後裔——遠征隊隊長打開了財富的大門。但財富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山裡的史矛革巨龍仍在霸佔這些財寶。由於霍比特人是人類而不屬於矮人族,因而巨龍對他並不熟悉。拿到權力象徵的阿肯寶石的任務就交給了比爾博。還沒有找到阿肯寶石,巨龍就已經懷疑比爾博的動機——來奪回財富的人。隨後矮人的出現,更加肯定了巨龍的想法。它在城堡裡追殺矮人。矮人試圖用滾燙的金水殺死巨龍,無奈龍鱗太堅硬,金水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激怒了史矛革。史矛革飛離城堡,向臨近的長湖鎮報復,引起生靈塗炭。巴德利用僅有的一支黑劍射死了史矛革。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山洞裡的鉅額財富

史矛革被殺的消息在中土世界不脛而走。幽暗密林的精靈和魔族下的座狼和半獸人覬覦這筆鉅款。長湖鎮的人類加入了精靈大軍,矮人為守護家園披上鎧甲。五軍之戰一觸即發。開戰之前,索林一度迷失心智,不再相信任何人,只留戀自己的財富,並利用渡鴉請來了自己表兄的軍隊為他作戰。甘道夫勸說精靈停止戰爭,共同與矮人、人類對抗來自魔族的半獸人和座狼大軍,但勸說失敗。當矮人與精靈大戰時,半獸人趕到了戰場,準備坐享漁翁之利。所幸這時精靈國王和矮人迅速結成同盟對抗魔軍,同時橡木盾幡然醒悟,提刀去追殺半獸人首領。五軍之戰以魔族戰敗告終,但同時橡木盾國王在戰爭中離世。比爾博帶著悲傷回到了袋底洞。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精靈的戰隊

霍比特人系列電影反映出人性的貪婪和慾望。索林·橡木盾奪回被史矛革巨龍霸佔的家產時,他眼裡就只剩下金子和那代表權力的阿肯寶石。他拒絕付給長湖鎮居民報酬,卻忘記了長湖鎮居民為助他戰勝巨龍痛失家園;他懷疑自己的親信盜走了阿肯寶石,卻忘記了一同走來的革命情誼;他迷失在堆積成山的黃金珠寶裡,卻忘記了初心——收復家園,報仇雪恨。其他的還有長湖鎮鎮長逃亡還不忘載走滿船黃金;長湖鎮鎮長秘書貪生怕死貪戀錢財;幽暗密林的國王精靈看矮人遭巨龍襲擊卻不想犧牲族人性命營救……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巴金斯與甘道夫

儘管電影揭露人性的醜惡,但是也傳遞著人性的光芒。比爾博·巴金斯不被金錢迷惑,陪矮人奪回家園,幫助索林找回初心,最終不帶走一粒金子。河谷城國王巴德,獨自一人戰勝巨龍,拯救了矮人和長湖鎮居民,最後只向索林要回重建家園所需要的錢財;褐袍巫師瑞達加斯特,灰袍巫師甘道夫,同樣為成就大事業奉獻自己的精力。同時,最令人敬佩的,是電影中少有的婦女身影:陶麗爾真摯的愛戀以及長湖鎮婦女在五軍之戰中挺身而出,抵禦強敵,都讓人肅然起敬。

遲到10年的魔戒前傳且看霍比特人如何拿到魔戒完成孤山任務

霍比特人的所有矮人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部電影的塑造者們。拍攝《霍比特人3》時,也即2011年,薩魯曼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李已經近90歲高齡。雖然其戲份不多,但是老藝術家對電影的執著和熱愛是值得所有人起敬的。(題外話,這位老人家在2013年還發行了一張重金屬專輯,真是人老心不老)。甘道夫的扮演者麥克萊恩也已70有餘,但這一次他不是做萬磁王,而是塑造大眾心中的甘道夫。在後期採訪他時,他也感嘆道:“這(甘道夫)是一生的角色。”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也不再是《魔戒》裡面那位二十多歲的小鮮肉,而是需要鋪上厚厚粉底的38歲中年大叔了。正因有藝術家們的迴歸和付出,才能將這部史詩完美的呈現。六部電影,被全球所有年齡的人欣賞喜愛,甚至還會被下一代人繼續追捧,可堪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