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關於老年人的問題,已經構成了整個社會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大家對“如何養老”都是非常盡心,卻又非常無奈。因為這不是誰說了算的問題,其中的糾結真可謂是一言難盡。

一、良子的內心苦不堪言

良子是一位37歲的貨車司機,他妻子在鄉醫院當護士,兩人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在別人的眼裡,他們一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小康之家。可是,在他充滿憂鬱的眼神裡,很多話語都是吞吞吐吐,一點男子漢氣魄都沒有。經過幾次接觸,他從慢慢地打開了關閉多年的內心世界。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原來,良子是姐弟三人中的唯一男孩,兩個姐姐已經出嫁了,他是家裡最小的又是男孩,家業自然也由他來繼承了。可是,就在他剛剛結婚兩年的時候,母親因為生病離開了這個世界。由於為母親治病,已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所以,面對老婆和一歲的孩子,他選擇了開貨車這個職業。除了外債要還,自己還有一個“好吃懶做”的父親需要他來養活。

說起自己的父親,浪子的話語裡透露著許多憤懣和抱怨,毫無尊崇和敬畏可言,“如果不是他,我媽媽就不會走那麼早!”“才四十多歲的人,就開始養老了,除了他找不到第二個。”這就是良子對家庭的敘述中,說得最帶有情緒的語言,這也似乎是對“孩兒不孝”的最終解釋---事出有因啊。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二、到底誰是不肖子孫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故事,說是某個地方有個不孝敬老人的兒媳婦,又繼續說,兒媳婦不好是因為兒子不孝,作為兒子的都不尊重老人,那麼兒媳婦就更不能指望了。接著,人們對這對“不肖子孫”大加指責。於是,關於這個家庭的故事便這樣被人們口口相傳了。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良子就成了這個故事中的最惡毒的丑角。

難怪良子的外表看起來強悍,但內心極其怯懦。這都是那句話所顯現的威力---“人言可畏”。無論良子怎麼辯駁,良子不尊重父親卻是真實的存在。但是,誰真的能夠理解良子內心的痛苦呢?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良子說,我家老爺子從17歲跟老鄉來到新疆,後來是我母親的親戚把我母親介紹給了他。在我母親一家人的幫助下,他才過上了穩定富足的生活,蓋了新房,買了牛羊。但是,這個人卻沒有回老家看望我爺爺一次,最多也是書信來往。現在電話手機方便了吧?可是我從來沒有聽到他有老家的信息。我姥爺病逝,全村人都來送行,我母親在擺答謝宴的時候,想宰兩隻羊。可是,就是那個人,堅持不讓,還要打我母親。最後我母親非常悲傷,抑鬱而終。

因為,家裡家外,都是我母親一人操勞。自從我15歲可以幹活的時候,他就開始養老了,那時最多40出頭吧。在家裡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所有的活都是我母親乾的,誰見過這樣的爹呢?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看到母親這麼辛苦,我初中畢業就不上學了,我心疼母親,兩個姐姐也是初中畢業就下來幹活。他曾經對別人說:我在家裡就是皇帝,吃喝拉撒都有人侍候。而且什麼活都不用我幹,也用不上我幹。

良子低著頭小聲說:我結婚的時候,我媳婦也是看中了我媽媽很樸實,很勤勞。我的話不多,就知道幹活。所以,她才願意嫁給我的。我媳婦剛進門的第二天,他就讓我媳婦恭恭敬敬地給他端茶敬酒,說是老家的規矩都這樣。可是,他給自己的老人端過一杯茶嗎?我兩個姐姐都很很溫柔,但都是被嚇大的。誰能告訴我,我到底該怎樣孝敬他呢?

街坊鄰居知道他的品行,但是有的人卻拿他的缺點說我的事:你看你那一張沒出息的臉,難怪你兒子兒媳對你愛答不理,等你老了沒人管你,看你怎麼著!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遇到這種好吃懶做、挑肥揀瘦的老人,做晚輩的可真為難。不是有人經常在討論一個問題: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另外還有人也在說:如何與為老不尊的老人相處呢?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那誰都可以暢所欲言,但是說到自己的老人的時候,很多卻立即啞口無言了。因為親子關係、婆媳關係本來就是一個技巧活,如果不動用一點心思,很有可能會把和睦的家庭搞得一團糟了。

每次在良子準備和父親發生爭執的時候,都是他媳婦出來勸阻他。她說,老人也不容易,你就忍忍吧。我知道你心裡苦,可是誰都有心情不爽的時候。為此,良子打心眼裡感激自己的媳婦。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三、積善成德,父愛子孝

良子的父親是良子說是這樣嗎?如果用家庭關係學來看,這就是“偏聽則暗”。良子的話不能信,但又不能全信。如果要聽聽良子的父親來敘述一下的話,那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了。因為人都有護短的本能,又有狡辯的天性。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要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我們都無權加以批評和指責。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教育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一個家庭裡,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時,在那裡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沒有父母的光輝榜樣,一切關於兒童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沒有父母的榜樣,沒有父母在相互關心和尊敬中所表現出來的愛的光和熱,兒童的自我教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理學家, 他在《顏氏家訓》中關於家庭一卷是這樣描述的: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親焉,故於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

他還說: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淨;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從這些先賢們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所起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不會主動損害別人的利益。而失敗的家庭教育則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傷害很有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疾病也會傳染甚至會遺傳。

良子整日裡情緒低落愁眉不展,面對70出頭的什麼事情都不做,卻又在家裡指手畫腳、指桑罵槐的父親,他能怎麼辦呢?如果是外人,或者是親戚,那就採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態度。可良子面對的是自己的父親,而且是一個“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父親。他的心情能好得起來嗎?現在良子又被人冠以“不肖子孫”,他真的是百口莫辯,痛苦不堪。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良子不知道父親的童年是怎麼度過的,父親的父親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假如說一個人的童年吃盡了人間萬般苦,那麼他是不是在中年以後,是否可以報復式地從其他人那裡攫取各種快樂呢?良子最後說:如果不是我媳婦的寬容大度,如果不是看到我兒子那麼可愛,我可能早就採取極端方法了。

好的家風可以培育出健康快樂的孩子,好的家風可以造就出社會棟樑之才。好的家風是什麼?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健康的心理。因為,心理健康者可以忍受眼前的所有苦難,帶著一顆堅強的紅心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心理健康者可以容忍眾人的各種非議,緊盯既定目標心無旁騖、百折不撓。

旁人說他是“不孝之子”,媳婦說他有難言之隱。有的老人很難對付

希望良子在妻子的協助下,能夠以微笑面對這個“不爭氣”的父親。不知道各位看了良子的故事後有什麼要說的嗎?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