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全國各地的朋友,如果在頭條巧遇,麻煩點擊上方的“關注”,我是

@桂林趙繼諮,如果與您產生共鳴,麻煩轉發朋友,並在下方留下您的評論和指導。謝謝大家!

嗩吶文化在桂林臨桂相當繁榮,不管紅白喜事,老百姓習慣“請鼓手”,好好熱鬧一場。只要在農村辦紅白喜事,“鼓瑟吹笙”的禮儀,是招待客人或送終歸天的必備和起碼。是喜是悲,不一樣的曲調。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電影《百鳥朝鳳》

桂林臨桂四塘的樂隊演奏,記憶猶新,這份情懷起於孩提時代。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北方的寧夏和長江中游的湖南,接觸過當地的特色嗩吶,也通過電視網絡媒體欣賞其他地方的嗩吶演奏,我不是音樂專業戶,從一個音樂愛好者的喜好評判,這些當地的嗩吶與四塘的嗩吶比較總缺少某種挑動我之心絃的內容。

一言以蔽之,我更看重四塘的嗩吶內涵,當然更愛嫁娶的喜悅,而不是離去的悲悠。

外公是鼓手之一,年長的時候改作白事的誦經,小時候唸書前在外公家小住,不過這個時候外公年事已高,遺憾沒有聽聞他的演奏。倒是經常聽到隔壁傳來的時斷時續的吹響,表姐週末經常帶著我光顧那戶人家。四塘的嗩吶組隊,一般是八仙桌的四人組合,二位吹鎖吶,一位槌鑼和鼓,另一位敲打一對銅鑔和小銅鑼。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嗩吶樂隊

如果主家沒有請鼓手,熱鬧的喜事還是多了一點冷清,總會在內心裡留下騎馬無鞍的遺憾。主家往往會被旁人看不起,或被親戚數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會讓它缺席。往往一股作氣,要辦就必須有個樣子,熱鬧第一,吃好吃差卻是小事。

過去的農村婚娶(說說80、90年代的回憶),基本上維持三天的熱鬧場面。第一天,家族兄弟清早就前來殺豬宰雞備菜,婦女幫忙淘米擇菜清洗碗筷、少年娃幫忙湊齊八仙桌和板凳,一般主家前後左右幾戶人家都會成為喜宴的戰場,樂隊清早趕來久違的喜悅,我們那個小村莊瞬間甦醒起來。

一夥人抬著祭品貢醴、伴著樂隊一路吹敲的悅耳,跑遍家族的所有墳地,打扮整齊、著時興男裝、佩戴紅花的新郎敬香、磕頭、作揖,祈告結婚喜事,既熱鬧還莊重。歡聲笑語徜徉在田間地頭,清脆鞭炮驚動了山坡樹林,激昂悠揚的嗩吶消融了一身疲憊,也常常引來路人的停歇欣賞。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臨桂區四塘西村嗩吶樂隊

第二天,接親送親。農村有“孃親舅大”的講究,外甥娶媳婦,第一個要請的就是舅舅。舅親(外戚)、姑親等重要親戚前來吃酒,主家要準備村口迎送,表示敬重。新娘出嫁隊在午飯前起到,重頭戲更需樂隊村外接駕。過去交通不便,農村年輕人的婚配一般不出鄉縣,新娘送嫁的隊伍傳統得可愛,七大姑八大姨的挑擔裡,嶄新的被褥、娃娃要穿的乳衣、孝敬公婆的新衣鞋襪、豐收的米麵、生活富裕的大紅雞蛋,也許還有單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等四大件,隊伍龐大熱鬧,喜慶非凡。

鼓手從新娘進門起還要堅持到凌晨,正常情況一曲一刻鐘,停頓休息五分鐘,在重要的時段延長時間,比如飯點;有時會間隙穿插一截清新的竹笛演奏,比如新娘給公公和公婆洗腳的時候,新人給長輩敬茶的時候。從中午時分到華燈初上,再到燈火輝煌的午夜,一對新人完成所有的禮儀活動,離不開鼓手的配合演奏和辛勤勞動。臨近功成的一個時辰,樂隊的演奏最為高亢俏皮,吹手因為腹部反覆換氣,兩腮幫鼓得最高;“擊鼓而歌”的鼓擊手也敲得最歡,少年娃每每陶醉,不捨離去。

第三天,新郎新娘回門。家族幫忙的堅持最後一天,收拾完成鍋碗瓢盆,歸還借來的所有什物。

外公祖上信奉道教,清代恩賜修職郎的前輩“一世以道教為宗、廣授門徒”,外公接續前人衣缽,幾十年從事農村白事化魂、靈魂超度的工作,在過去物質匱乏的舊年代,外公憑藉此份吹奏、化魂的職業,過著相對富裕的生活,起碼不用為吃穿勞心費神,每逢紅白喜事主家都會好吃好喝的侍候招待。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一世以道教為宗,廣授門徒

因為看不起這份職業,兩位舅舅都沒有傳承祖上的職業技藝;外公寄希望於孫輩,卻收穫他們的冷遇,年近90的他帶著最後的遺憾壽終正寢。好在樂隊不是一個人在經營,外公還傳授幾方徒弟,永福蘇橋的高徒至今80多歲還在主持白道上的局面,輓聯、孝辭的臨擬、書寫,《報恩經》、《咒食科》和《啟經科》等經書的吟誦,老人家樣樣在行,精神矍鑠。

表哥成家後為了生計,幡然醒悟,跟著外公的高徒繼續著外公的職業,嗩吶、敲打、誦經步入正軌,熟能生巧,一年收入不菲,穩操勝券,幾乎賽過純粹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收入。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報恩經》之十月懷胎誦折

也許真是時代的需要,年輕的我們奮力掙開鄉村的枷鎖,過上緊張繁忙的城市生活,享受著高度發達、高速高鐵、購物便捷、優厚福利和優勢教育的城市資源,農村成為“必然淘汰”的過去。今天進城的年輕人喜歡西式婚儀,很多農村的婚禮也非要追趕西式時尚,捎尖腦袋進城裡的大酒店操辦。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西式婚禮

豪車排成的迎親長隊,場面華麗,絢麗繽紛,悠長的紅地毯,高疊的紅酒觴觴。屏幕播放兩位年輕人成長和交往影集,婚禮主持一番煽情,一個男人把辛苦培養的閨女託付給另一個男人。兩個家庭的聯姻,聚焦在兩位新人,集中於兩小時的“粉墨登場”,或許溫情感動,或許瘋狂開炸……喜宴短時落幕,主客雙方客套幾句就此告別,在當今繁忙緊張的城市,西式量身定製的婚禮模式,大大小小、千篇一律的快餐式婚禮迎合了當下真實的城市社會。我不否定城市的婚禮儀式,因為對傳統文化的一向關注,更向往和推崇過去農村的傳統做法。

發現過去繁榮的農村婚慶文化日益衰落,沒有年輕人熱心傳統禮俗、傳統技藝,四塘的嗩吶文化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小學時候政府禮堂看到縣文化局組織數只民間樂隊形成組合參賽排演,而在如今的四塘保存下來的白事樂隊只有西村,神山東的樂隊已自動退出歷史舞臺。

外公是《百鳥朝鳳》的桂林主角,西式的興起,侵蝕著中國傳統慶典

中式婚禮

近年因為某種原因,桂林臨桂縣文化局再興文化保護的舉措,開展《臨桂區文化大典》、《臨桂區村落考源》等編制工作,收集和保護民間建築、民間典故、民間技藝和風土人間等,豐富充實並展示散佈民間的臨桂文化奇葩,此項亡羊補牢的工程確實需要當下的相關部門著手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實施行之有效的保護。

《END》,歡迎轉發+評論。再次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