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扶貧 第一書記風采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編者按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號角已經吹響,清溪鎮的一批批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們,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把互幫互助的真情放在心裡,用實際行動努力譜寫著脫貧攻堅最美篇章。

魅力韶山美麗清溪微信公眾號推出《第一書記扶貧風采》系列報道,聚焦第一書記,展現他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戰貧鬥困的經驗成效;分享他們迎難而上、積極奮鬥的心路歷程和先進事蹟。

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花園村第一書記徐春芳

“我是花園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大家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兩年來,為了兌現這句承諾,花園村第一書記徐春芳奔忙在扶貧一線,為困難群眾紓難解困,成了大家的貼心人。

你們的事就是我的事

“譚娭毑,最近身體還好吧,屋裡孫伢子工作怎樣?”“福叔,天氣炎熱要注意防暑,喂的雞也要多費心啦!”徐春芳走到哪裡,這些溫暖的貼心話就說到哪裡。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南塘組龍放軍早年房屋徵拆,但因自己對相關政策不瞭解,未及時購買保險。徐春芳知曉情況後,立即向市裡提交申請,為其跑前跑後爭取到了每月1000多元的失地農民保險。瞭解到兩元組龐佑華家的屋面破損,一到下雨天家裡就到處漏水,徐春芳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多方奔走後,徐春芳為龐佑華爭取到了2萬多元房屋修繕資金。“你們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我還在花園村駐村一天,就會為你們做好一天的服務。”徐春芳說。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在每次的工作碰頭會上,徐春芳都會再三叮囑幫扶責任人們,要以幫扶對象的勞動力情況和家庭情況為切入點,深入瞭解貧困戶的就業情況,針對貧困戶的需求因戶施策,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實現穩定就業不落一人。兩年來,花園村通過“定製化”“保姆式”服務貧困群眾,全村實現轉移就業40人,其中安置公益性崗位3人,人均務工收入達2萬元,為貧困戶脫貧增收注入了動力。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作為廣大駐村扶貧幹部中的一員,幫助困難群眾脫貧,只是第一步。我將繼續努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鄉親們解決難題,兌現我的承諾,真正成為老百姓全面奔小康路上的貼心人。“徐春芳滿懷憧憬地說。

小康路上的守護者

——長湖村第一書記周嫻

老張家的雞、雞蛋滯銷,她利用朋友圈幫忙銷售並送貨上門;“脫貧之星”彭利平到湘潭參加頒獎典禮回得晚,她就到華潤學校接其兩個孩子回去吃飯……一件件小事,一點一滴的關心,周嫻將溫暖帶給了村裡的貧困戶,她也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最美第一書記”。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發展產業奔小康

只有產業發展了,才能有效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每次入戶走訪,周嫻做得最多的就是鼓勵村民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她建議包家組黃賤利用屋後的天然油茶林發展生態養雞,還主動聯繫華潤五豐合作社,為其送去200羽雞苗和一些飼料,給予技術指導並幫助其銷售。去年,黃賤的生態養雞場年銷售收入就有上萬元。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目前,長湖村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34戶參與了養家禽、蜜蜂以及果樹種植等合作社,發展種養殖產業,有28戶參與委託幫扶,享受分紅收入,做到產業扶貧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振興路上寫新篇

幾年前,長湖村入村主路路面坑窪,絕大部分村組道路沒有硬化,很多貧困戶的入戶路通不了車,周嫻因此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她積極向鎮政府、韶山市交通局等請示彙報,爭資爭項,多方籌資100餘萬元,不僅加寬了入村主路,對貧困戶入戶路進行了水泥硬化,進行“白改黑”改造,安裝了路燈,村組道路硬化率達到了90%。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此外,村文化廣場周邊種植了茶花、竹柏,長湖河邊種植了花期長、適合周邊養蜂戶採蜜的欒樹。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的幸福指數大為提高。看著美麗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們臉上洋溢出來的笑意,周嫻很欣慰。她表示,村裡將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讓長湖村每家每戶都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產業扶貧的引路人

——東湖村第一書記成永紅

在清溪鎮東湖村的鄉間小路上,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從村部到農戶,從新坪組到董家組……這就是東湖村扶貧第一書記成永紅的日常。近三年來,成書記心繫貧困群眾,情注田間地頭,腳上帶著泥,身上粘著土,堅持把扶貧工作做到37戶貧困戶的心坎上。

盡心竭力促發展

“既然來了東湖村,就有責任把適合貧困戶發展的產業做實,只有真抓實幹,才能讓他們有穩定的增收項目。”他說幹就幹,積極與生態養殖合作社對接,協調技術人員到村授課、上戶指導,為貧困戶帶來了新的蛋雞養殖技術。有過獸醫工作經驗的成永紅自己也充當起“技術員”,對養殖戶定期跟蹤,幫助他們熟知養殖全過程的技術細節操作、疾病防控等技術。目前已有14戶基本掌握全程養殖技術,蛋雞存活率達100%。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如今,全村已發展蛋雞養殖30戶,果樹種植8戶,養鴨大戶1戶,9戶養殖戶總純收入達50000元,人平增收1800餘元。這些實實在在的幫扶,村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志智雙扶贏民心

“‘志智雙扶’是結對幫扶工作的首要任務,解開貧困群眾心結,在思想、思路、方式上引導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成書記認真說道。2018年,他為王忠庚家送去了100只鴨苗和3袋飼料,並幫助其聯繫銷售150只鴨子,促進其直接增收4500元。2019年又為其送去扶貧蛋雞50只,每天扶貧蛋雞的產蛋量達到2斤左右。如今,在駐村工作隊的跟蹤幫扶下,王忠庚的鴨子養殖發展到2000只,流轉一百多畝土地種植水稻,一家人逐步走上產業脫貧的致富路。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在扶貧工作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等待著我們去細心發現、耐心解說、悉心指導、用心解決。看到他們的生活逐漸好起來,每次下鄉都能見到他們真誠、暖心的笑臉,這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成書記這樣說道。

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清溪第一書記扶貧風采①|接力賽的最後衝刺

【來源:魅力韶山美麗清溪】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