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蜂窩兒童大學翻譯文章

讓每一個家長了解國際前沿教育變革


【前言】

高等教育招生錄取方式的優化與變革問題是全世界範圍內教育領域的燙手山芋。無論是以中國和韓國為代表的集中性、高強度的應試型錄取過程和標準,還是以英美大學為代表的申請制錄取過程和標準,幾乎每個體系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弊端。


從每年的二、三月開始(舉行自主招生和一些省份的“小高考”的時段)到六月,對於高考的討論似乎成為了國內教育領域的例行公事。強調素質教育的錄取過程往往被詬病不利於教育公平,而單純的應試考核又被認為無法為高校輸送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多年來對於高考改革的呼籲似乎就是在這兩極中搖擺。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這篇文章通過介紹一些國外大學的創新型錄取過程和標準,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或許高考弊病難以解決的原因不在於難以平衡評價體系和方法中的公平性和全面性,而在於高校自身也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怎樣的人才、又是哪些能力是他們最看重的。


【正文】


重新思考高校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原文標題:Rethink the Metrics of College Admissions

文章來源:EdSurge

原文作者:Will Geiger


當我們想到那些來自低收入家庭、第一代移民家庭和其他社會弱勢群體的學生的大學入學率時,我們很少考慮是否需要重新設計大學錄取的過程來使之更公平。當然“綜合素質錄取考量”(holistic admissions)給了招生官一些空間去考慮考試成績和平均分數以外的因素,但是對於很多來自弱勢群體的學生來說,這種改變並沒有很大的區別。


事實上,2017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顯示,非裔美國人和拉美裔學生被頂尖大學錄取的比例要比35年前低很多。而且,現在的招生官依然在使用幾十年前的方法來做錄取選擇:比如考試成績和推薦信,而這些方式僅僅有利於那些在錄取方面已經具有某些優勢的學生。


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負責招生管理和宣傳的副校長瓊·博肯斯特(Jon Boeckenstedt)在寫給《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表示:“這封信(推薦信)幾乎和學生的真實能力沒有任何關係,而只和教師的文筆相關。教師通過一些修辭手法描寫學生的一些有趣的人格特徵,再組織一些段落講講故事,甚至為了展示學生而添油加醋,加入一些莫名其妙的段落。”


儘管文書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能展示他們自己能力的方式,但這種小作文通常幾分鐘就可以讀完而且上限只有650字,所以在錄取過程中並不能起到什麼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個前大學招生官,我非常清楚:那些來自精英化的預科學校的學生會有定製版的充滿個人軼事的推薦信;而來自公立學校或特許學校的學生則只有樣板信。你不能怪他們的輔導員,因為有些州的師生比能達到1:700。顯然他們的輔導員沒辦法為每位學生提供精緻的推薦信來幫助他們在錄取過程中脫穎而出,恰恰相反,這樣充滿了樣板化語言的推薦信在競爭激烈的錄取過程中反而會顯得很劣勢。


如果我們能重新設計錄取標準,讓它們變得更加以學生為中心怎麼樣?在過去的一百年中,我們已經引進了不計其數新技術和研究成果來讓我們更容易辨認那些我們真正想要的有潛力的學生。


眾所周知,比起傳統的標準化考試成績,非認知因素(比如開放的心態和毅力)能更好地預測學生的未來成績。然而,隨著唯分數制的愈演愈烈,以標準化考試成績作為錄取標準越來越難以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也更難選拔出合格的人才。在錄取過程和標準方面的創新會使得高校在入學評估中能更有效地對那些非認知因素進行考量,從而選拔出理想的人才。


以下是一些錄取標準創新的案例和模型:(三所大學的基本情況介紹請見文章最後的附錄)


密涅瓦大學


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 at KGI)的招生錄取過程由三部分組成,其中的“挑戰”環節能以高效而結構化的方式評估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些“挑戰”可以在線完成,並且是不容易被“研究”的(不像標準化的考試那樣可以讓學生們花時間和金錢來參加輔導課來備考)。


密涅瓦大學同時也採用了一種不考慮標準考試分數、財務需求和遺產繼承的盲選方式來進行錄取。根據密涅瓦的招生主管尼根·荷麥法(Neagheen Homaifar)的介紹,密涅瓦的錄取數據相當驚人:在密涅瓦接受的2%的申請者當中,有80%的人接受了財政補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常春藤校(集中了全國資源最豐富的的學校)中,平均只有50%左右的學生接受了財政補助。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密涅瓦大學錄取過程中的“挑戰”環節。圖片來源:Minerva Schools at KGI)


非洲領導力大學


被稱為“非洲哈佛”的非洲領導力大學(ALU,African Leadership University),正在使用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遊戲Knack來衡量那些申請“曼德拉百年獎學金”的學生的認知性和非認知性能力。根據錄取需求,ALU把他們想要考察的認知性和非認知性技能劃分為學術潛力、領導力潛力、好奇心、激情、驅動力和動機等個性化的評估標準,而遊戲化測試使得ALU可以以公平高效的方式評估這些認知性和非認知性技能。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Knack中的一個遊戲,主要的遊戲任務是通過顧客的表情快速識別顧客的情緒,並保證飯店的運營。圖片來源:Knack)


麥克馬斯特大學


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工程學院正在與Kira Talent合作,優化招生錄取過程。Kira Talent是一個可以為大學在招生過程中提供限時視頻考核和限時文書考核任務的平臺。Kira平臺的優點之一是允許多個人評估學生的考核視頻,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偏見。麥克馬斯特大學表示,僅僅依靠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是無法預測學生未來成功與否的。通過與Kira的合作,麥克馬斯特大學就能夠在招生過程中用視頻面試和限時文書的方式來有效衡量學生的軟技能。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通過視頻的方式來考核申請者的能力。圖片來源:Kira Talent)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新技術都是為了彌補整體招生過程中的不足而引入的。雖然招生過程不應該都被各種機器算法代替,但精心設計的算法一定有助於學校找到最適合的潛力股。這些例子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把所有的申請人的資料都變成了一系列標準化的數據,但同時這些數據又是按照這些機構的個性化需求而形成的。


或許重塑大學錄取標準的第一步應該是給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一點空間,讓他們搞清楚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真正想要考察的能力之後,再根據需求制定自己的招生流程和錄取標準。這樣,他們或許會意識到,招生過程中的的某些環節或者錄取標準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比如傳統的標準化考試。上述這些學校的新型招生方式的案例也證明了這種想法的可行性。


我們對現行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的盲目維持已經對弱勢學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在很多方面都有所體現,比如直接淘汰考試成績低的學生,或者是通過一些不公平的招生錄取方式拒絕本來合格的學生(前段時間的美國大學錄取賄賂醜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許多大學雖然想做出改變,但是卻無從下手。或許重新思考並定義招生錄取的標準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畢竟,教育仍然是我們的社會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公平均衡器之一,那些因為不完善的招生錄取流程和劣構的錄取標準而流失的人才對高等教育和整個社會都是重大的損失。


1 美國等高校錄取時有時會給申請者出一些題目,請學生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此來考察學生對於相關領域的見解和基礎能力。


這三所不一樣的大學,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學的招生過程和錄取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