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不散的目的是散。散戲散場,一個大戲院的落幕,回光時返照紅極一時的武俠盛事。武俠的空間是江湖,江湖縮影在一個刀光劍影的客棧,客棧透出銀幕映在影院內的幽暗面孔。面孔對望,原來是昔日共襄的武林。各路人馬齊聚一堂,完成一場絢爛即逝的刀劍如夢。


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龍門客棧》是場燦爛的武林盛會,極惡的奸臣頭子與極善的忠良儒俠來場頂尖對決。實際上,電影所帶來的效應,亦是造成風靡轟動的盛況,向電影界席捲一場熱血沸騰的武俠夢。繁華落盡,武俠世界與福和大戲院是同個命運:曾經絢麗的夢幻霎而殞落,即將變成遺棄的廢墟。透過「經典重映」,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也相識於同個空間。武俠中的英雄,成為影院中群眾;演員成為影迷,造夢者成為作夢者。身份的變置交疊著命運,轉為一體兩面的依存,最後也不相濡以沫了!反是相忘於江湖。


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龍門客棧》裡鏗鏘鏗鏘的虛晃、過招,像極了進退探量的舞步。其間,挑動、試探,在決鬥中最酣暢的是你來我往的情愫交流;而交集在電光石火的一刻,只是瞬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在那一刻產生;在這之前,我們有大把時光可以尋覓對方。《不散》裡將對決那一刻無限延宕,甚至看不見盡頭。陳湘琪飾演的售票員,翻越整座大戲院尋找放映師小康。因其跛腳的阻礙,讓這場追逐萬般千辛,又危機四伏。映在陳湘琪臉上的俠女光影,是她的武俠夢,希望自由揮舞在武林,與小康共赴一場對手戲。但,這終究只是她一個人的武林,對方不曾與她交手,只能依靠信物的傳遞證明存在。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武功招數,是最深沉的悲傷告白。

「在後」的還有作為觀眾的我們。第一次看《不散》就是個fantasy 的經驗。那是北影的經典重映,在中山堂內,符合大戲院的紅椅子上,初見它的我感到時空錯置,銀幕內外的對話如短刀相接,聲光閃見。一個空間包覆著一個,層層疊置,又轉身接應,糾纏得密不可分。某一幕,是陳湘琪打掃著諾大的戲院。我們就這樣看著她跛著義肢,一階階地走上又走下;事實上,銀幕內的空間被處理得有些歪斜與扁平,只是用經驗去辨別她的相對位置和實際行為。承接著兩邊世界的是作為鏡像的銀幕,恰好相近的紅絨椅,與同樣具有年代洗刷痕跡的戲院空間;與之相對的是,風華再現的盛況,映象鏡內即便經典再現,卻是空蕩冷清的落敗。


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一首「留戀」作為結尾,也或者根本不想要結束,想用音樂延伸視覺的暫留。畫面是,陳湘琪一跛一跛地撐著大紅傘,走向鏡前,背離戲院。滂沱大雨迷離了龍門客棧的看板,往事被擱置在後頭,無法被帶著向前走,是種莫可奈何的傷悲。沉重的、繁盛的,因為過於龐大而容易擱淺在滾滾紅塵中;再次尋回,是因不經意的氣味、聲響,舉輕若重,就這樣勾回月下花前。

到最後,蔡明亮還是極力說著「不散」。電影的角色、情節都走到了窮途末路,卻柳暗花明陡現「留戀」。於是無所謂結束,因為所有曾接收到這場舊夢的人,都分食了片段離去;包括在銀幕前,透過導演反芻後再餵食的我們,因此而分一杯羹。「留戀留戀,月下花前;留戀留戀,教我永遠想念。」姚莉的歌聲悠悠傳來,像是招魂般牽引著痴迷的觀眾聞聲前往。它的魅力在於,不僅是曾共襄盛舉的人魔怔,就連不曾經驗的人,如我,也嗅著一股情懷沉浸其中。單憑著一首老歌、一幢舊戲院、一部老電影,和著雨滴,就成了未來人對過去某個時期的想像。


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靈魂出走,散落四周」

《不散》圓了我長久以來的幻想。進出電影院數次,身旁有時是陌生的無名氏,更多時候是相知的友人。不論知或不知,在燈光全滅的混沌之際,我總想像遊蕩在戲院中的魂體,或不相犯或強烈碰撞。肉體是獨長於座椅上的軀殼。老實說,我不太相信身在這個環境中能坐立安穩。無可躲避地,從視覺、聽覺開始,而產生幻覺的嗅覺、觸覺,迫使開放整個感官通道。躲在肉體內的魂,不可能還待得住空洞,急衝衝地就要往眼耳鼻口外橫衝直撞。專注與分神不是在課堂中那麼絕對的對立,而是彼此成就,又得時刻謹惕對方侵入太甚。因為專注於電影,所以能夠隨著靈光牽引思緒,而百轉千回;但又恐偏離靈感太多,而斷了風箏線,失了能源。《不散》中一個個若隱若現的觀眾,不知何去何從?看見的、看不見的,你怎知在空位上的不是不安躁動的魂體?

電影院的空間總是能實現許多奇幻時刻。當蔡明亮放飛這個空間,將它流通於曠野,它的界線再不似以往固若金湯,而能隨著環境的多變產生奇思妙想;甚至更多的是,放開束縛後的機動,充滿無限可能的變化。因此,當我再見它於宜蘭沙丘,空間動線從銀幕內延伸至外,不再是倒映的鏡像隔絕內外;而是解放戲院的封閉,鑿出裂孔,流洩出光影⋯⋯。


淺談《不散》:流連江湖,留戀如夢


在這一刻,反而因為空間的限制被虛化,而更意識到其之於電影,之於不散的重要。如果空間的限度是如此無遠弗屆,那麼散與不散又有何分別?我感覺是一種同時置身於電影內外的視野:在電影內完成作為觀眾的呼應,在電影外又延伸戲中人的機會命運。而在沙丘這般曠野飄流,沒有盡頭,所有的靈感徐徐徜徉,以最舒適的樣態隨風。比起在密閉的戲院中,是多麼地從容自在──竟不曾想過有這樣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