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


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mp314:43

來自囍上媒捎婚戀網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的愛人,每一天都是節日。

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

無論愛情還是生活,需要儀式感

小娜昨晚在電梯裡碰到鄰居,鄰居看到她手裡拿著一把香水百合:

“又買鮮花了?能養幾天?”

“差不多一週吧。”

“花這錢還不如買水果吃。”

她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小娜每週會買不同品種的鮮花插在家裡。清晨醒來,睜開雙眼,花開正濃,色彩繽紛,能給帶來一天的好心情;工作累了,晚上回到家裡,嗅著滿屋子的清香,一天的疲憊一掃而光。

花二三十塊錢,換得心身愉悅,何樂不為。

買花,代表著熱愛生活,小娜覺得生活是需要一種儀式感的。

小娜老公是個實在的人,不會浪漫,但他雖然不懂得儀式感的浪漫,卻尊重妻子的生活方式。

結婚7週年那天,丈夫臨時加班無法趕回來慶祝,小娜看著一桌的菜,心裡是失落的,當然也有委屈。可她沒有發脾氣,而是拿出飯盒將丈夫喜歡吃的裝進去,然後連人帶飯送到了丈夫公司。

小娜站在充斥著討論聲、爭執聲的房間門外,等著丈夫會議的結束。

當門打開時,疲憊的丈夫看到了他的妻子笑嘻嘻地站在門口,手指指飯盒。那一瞬間,丈夫不顧同事的在場,擁抱了她,並說了句:老婆,對不起沒有陪你慶祝我們的節日。

每一段白頭偕老的感情背後,是關於愛和儀式感的磨合、付出與理解。

所以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無論生活,還是愛情都需要!

沒有儀式感的生活,一年365天,日復一日,乏善可陳,不知不覺我們把自己的戀愛和婚姻經營成了單調的底色,缺乏了樂趣。

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

過度的儀式感,綁架我們愛情與婚姻

適當的儀式感,是生活的驚喜和調劑,可追求過度的儀式感,無疑是不利的。曾聽一個閨蜜吐槽,她說:

現在的社會,不知不覺出現了一種理想的愛情化模式,就是每逢節日,朋友圈裡都在曬花、曬口紅、曬包,有些直接曬收了多少紅包,我們對於愛情,好像變得表象化和程序化。

人民日報曾對現代人追求精緻生活狀態做出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

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

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

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

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是美好的事情,但所謂的“美好”,卻可能只是表象。光鮮下,物質和外表成了生活好壞的標尺。

李然便是這樣一個追求“精緻”生活的人。

每一個節日,一定要求男友給她買禮物,且必須是大牌。

李然並不在意男友的經濟實力是否允許,又是如何購買的,她在乎的是:當她在朋友圈曬出這份禮物時,想傳達的不是“我收到了一份禮物”,而是“我有消費名牌禮物的經濟實力”。

這樣的儀式感,於她的愛情,是有害的。長期以往,她的男友終將會放棄或離去。

所以,李然換男友的速度,比換床單還快。

這場消費型社會的鬧劇,她的愛情成了這場鬧劇的犧牲品。

漸漸地,在追求這精緻的儀式感過程裡,她成了別人眼中的“拜金女”。

李銀河說:

在我看來,精緻的生活

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

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

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

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儀式感於我們的愛情,是錦上添花的,但一旦越過界線,將儀式感放到愛情或者婚姻的前面,必將讓我們陷入一種“精緻窮”的生活:只有儀式,沒有生活;只有儀式,沒有愛。

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

好的愛情,不僅是在節日裡有儀式感

還有一種愛情裡的儀式感,就是無論什麼節日,你永遠能收到禮物,可你永遠不能有一場奔赴的約會。

樂樂因工作與男友持續著一段異地戀。她的男朋友給了她很多很多的錢。可是,在他鄉,她希望他有時間能過去陪陪她。有一次說好情人節男朋友會抽時間去看她,但是她等了很久,他沒有來。樂樂花著男朋友給她的錢,在那個情人節一個人定了一個總統套房看煙花。那個時候的她,顯得那麼的孤獨。

後來,她的同事說,錢可以買來很多東西,既能買來遊艇,法餐,也能買星期一到星期五早晨的油條豆漿。

樂樂卻說:”法餐,遊艇,豆漿油條,我都沒有……但是,我有很多包,很多很多的包,聖誕節有個包,新年有個包,情人節有個包,生日有個包,三八婦女節有個包,六一兒童節也有個包,我全是包,……“

這個時候的她,只想那個心裡的人,能到她所在的城市陪她,哪怕是一會。

我曾問好友小念,“你覺得好的愛情是為你花錢,還是為你花時間?”

小念回答:“以前,我以為是花錢。現在發現錯了。”

小念和男朋友是相親認識的。經過雙方父母的嚴格“審核”,覺得兩個人非常般配。

男朋友的一切都很不錯,待人接物非常有禮貌,言行舉止落落大方。對她也很捨得花錢,無論什麼節假日都會給她準備禮物。聖誕節,情人節,國慶節,中秋節,元旦,春節,婦女節……同事們都羨慕小念簡直不能太幸運,相親都能找到一個極品。

可是,他們之間卻很少約會,不是沒有機會,而是男朋友總說沒有時間。小念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

比如,每次通電話到最後的時候,小念還沒有說出再見,或者晚安。對方早已掛斷了電話。期待已久的電影上映,想和男朋友一起去看。他總說,最近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偶爾有的幾次約會,他還會缺席。收到他的留言,有事情來不了,他會買禮物補償她。每每被放鴿子,小念便也不等他了,點了自己喜歡的菜,一個人吃完。

那個時候,胃撐到爆,可是那顆空蕩蕩的心卻填不滿。

他願意為她花錢,但是,卻不願意花時間陪她吃頓簡單的晚飯。

他願意為她花錢,精心準備了禮物當然令人值得開心。可是,小念明白,那個人可以在各種節假日裡買買買,卻不願意花一點時間陪伴她。

她收到過很多很多的禮物,卻沒有收到愛。

好的愛情,並不是只給你花錢,不只是在節日時給你買買買。真正愛你的人,不僅捨得為你花錢,更捨得為你花時間。

別嫁給一個只願意為你花錢的男人

真正充實豐富的愛情,即使脫離了物質,仍可以有儀式感,讓愛情更美好。

生活,一點恰如其分的儀式感,能讓愛情和生活變得張弛有序,趣味十足。

願我們能向小娜靠近,對於生活、婚姻的儀式感,心裡有桿秤;

願我們勿像李然,到最後為了追求儀式感而儀式,忽略愛情;

願每個單身的你,有對象的你,都能過一種得體、豐富的儀式感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