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大家好,我是新疆李奶奶。李奶奶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哈爾莫敦村西戈壁,小夥伴們記住了地址,歡迎來奶奶家玩。

哈爾莫敦村雖然叫村,但是它遠不是內地農村的概念,這個村的面積多達幾十平方公里,面積比內地的鄉鎮都要大得多,然而面積很大但耕地卻很少,絕大部分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灘。

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李奶奶這次決心要去改造這片戈壁灘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事先從北京農科院聘請了專家做了多次的可行性論證,經過論證,這片戈壁的土壤環境、溫度都非常適宜種植葡萄。通過多年的經商經驗,要想成功僅僅憑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科學的方法,持續不斷的經濟投入多年的經商經驗,要想成功僅僅憑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科學的方法,持續不斷的經濟投入。

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雖然當地政府非常支持奶奶改造戈壁的決心,無償把戈壁承包給了李奶奶,但是改造戈壁又談何容易,當年全部的滴灌技術和設備都需要從以色列進口,進口費用非常昂貴。做外貿賺的錢都投入進去仍然不夠,李奶奶不僅就變賣了家裡的房子和豪車,用皮革廠去貸款,把能用到的融資渠道都用遍了。

為了時刻觀察葡萄的生長情況,李奶奶一家人從庫爾勒市區搬到了戈壁灘,一家人擠在用布簾隔開的兩間土坯房裡。為了怕葡萄苗被冬天的嚴寒凍死,李奶奶帶著全家人和工廠的職工一起下地,把葡萄苗掩埋起來,等到來年開春再重新挖出來。外國農業專家看到在這樣嚴寒的地區竟然把葡萄種活了,直呼是個奇蹟不可思議,然而誰知道這背後的艱辛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2002年,經過幾年的培育,戈壁灘上長出了成片綠油油的葡萄藤,李奶奶用事實向大家證明了戈壁灘也可以成為水果園。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現在茫茫戈壁上開墾了四萬畝的水果園。

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不僅如此,李奶奶還成功帶動了整個焉耆回族自治縣的眾多創業者去改造戈壁、利用戈壁,現在焉耆回族自治縣已經成了全新疆著名的特色葡萄小鎮。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李奶奶已經把自己的戈壁灘,打造成了全新疆最大的單體葡萄園,把用自家葡萄釀造的葡萄酒,打造成了新疆紅酒的一面旗幟。

近年來李奶奶為了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用實際行動打響了自己的扶貧攻堅戰。李奶奶經過調研注意到南疆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貧困的主要原因在於,當地缺乏有效開發農業資源的支柱產業,當地農民也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李奶奶一方面把自己的葡萄酒廠開到了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和田,同時又組織幾百名和田的少數民族群眾來到自己的葡萄種植園工作學習,教他們掌握乾旱地區先進的水果種植技術。

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這樣做在經濟上並不划算,很多人勸李奶奶就近招工降低成本,但是李奶奶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今天的一切,都得益於黨的好政策,得益於新疆這片熱土和千千萬萬淳樸善良的各族群眾。所以今天又拿出了自己孤注一擲開發戈壁的熱情,投入到了扶貧濟困的這場硬仗之中。

新疆李奶奶不惜動用全部家產,將戈壁灘變萬畝果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