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會不應是讓學生難堪的時候

作者 | 王德華

網上時不時有學生訴說在組會上又受導師點名批評了。也有學生說由於沒有準備好組會的報告,被導師批得體無完膚,在組會上丟臉了。也有的學生說,現在就怕開組會,患了組會恐懼症。

所謂組會,就是研究組的會議,洋一點叫lab meeting (實驗室會議)。我覺得這是一種非正式會議,是研究組(實驗室)成員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近些年來,組會已經成為每個研究組(實驗室)每週日常的活動內容了。

那麼組會該如何開?包括哪些內容呢?

組會的內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凡是與研究組科研、教育和管理相關的內容都可以作為組會的內容,如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討論,研究生關於課題進展的彙報,研究生閱讀文獻的分享 (這個內容國外稱為journal club,直譯為“期刊俱樂部”),研究生學術論文的寫作、學位論文的答辯試講等。

研究生課題進展是最常見的組會內容。

可以是一位學生,或幾位學生,彙報課題進展,大家提出建議和意見。目的是為了課題的進一步完善和深入,數據的解讀和理解,進一步開展的工作等。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建議和質疑。這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很受益的一個內容。

Journal Club 也是組會的很重要的內容。

每次一位或幾位研究生分享一篇或幾篇新的文獻。這是研究生掌握新進展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分享者從文章的立意、主要結果和結論、主要圖表解讀、理論意義和個人對文獻的理解等方面進行解說,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分享者一般會提前把文章發給大家),進行相關討論。

組會內容也可以包括組內管理等相關事務,如研究生在工作和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和困難,需要研究組協調的事宜,如儀器設備購買、實驗計劃安排、實驗工作分工等。都可以藉助組會的機會進行交流和安排。

組會也是導師傳授研究生培養理念的機會,是講述學術規範和規矩的時機,也是宣傳和踐行研究組文化和傳統傳承的時機。

組會也是成員之間思想分享、知識分享和快樂分享的機會,是相互鼓勵的機會。

組會是研究組成員之間,更是師生之間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氣氛應該溫馨和睦,成為研究生心理放鬆和緩解壓力的時刻。

總之,組會的內容很多,也可以很靈活,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但目的都是為了研究組課題的開展和研究生的培養,為了研究組成員各個方面的健康發展,為了研究組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這是我個人對組會的一點理解和體會。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王德華科學網博客。鏈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19928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