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醫護工作人員暖心守護 隔離不隔愛 咱們一家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訊:“感謝你們照顧我的孩子,聽孩子說這些天沒少給你們添麻煩,還經常和她聊天,逗她開心,謝謝你們。”近日,一名剛剛解除隔離者的家屬雙手捧著錦旗,來到河西區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外,感謝辛苦付出了14天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

近兩個月時間,河西區8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既是抗疫的“特殊戰場”,也是隔離人員的“溫暖之家”。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每天穿著防護服,奔波於各個房間,24小時為隔離人員解決實際困難。

解決困難

“好的,我們會持續關注您孩子的情況,如果有什麼需求就告訴我們,能滿足的我們儘量滿足”……在河西區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電話聲、微信語音聲、視頻連線聊天聲不絕於耳。據介紹,這裡的隔離人員年齡跨度大,特殊需求多。

“我永遠忘不了隔離點同志對我們的關心照顧……”近日,一位解除隔離後順利返回廣州家中的80歲老人,特意給河西區一隔離點醫務人員發來短信表示感謝。這位老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剛到隔離點那天,發現自己在機場慌忙之中錯拿了別人的行李,隔離期間每天要吃的藥品也沒有備足。瞭解情況後,隔離點醫務人員一邊幫他配齊了藥品,一邊通過有關部門聯繫天津海關,經過多方協調,最終將老人錯拿的行李及時送還。隔離期間,醫護人員每日詢問老兩口的身體情況,格外關注其生活、飲食等需求,讓他們備受感動。

心理疏導

隔離期間,一些隔離人員的心理出現問題。

“我患有重度抑鬱症,我實在受不了了。”隔離點裡一名年輕女孩曾在隔離點微信群中這樣表示。看到消息,該隔離點心理服務組組長楊虹立刻撥通了女孩的手機。通話中,楊虹發現女孩思想負擔太重。“你試著深呼吸。”楊虹一邊耐心安慰,一邊慢慢讓女孩恢復平靜。楊虹說,她自己也有女兒,非常能理解這個女孩的心情。接下來的每一天,楊虹都會和這個女孩溝通,耐心地安慰、勸導,幫她驅散心中的陰霾。解除隔離的那一天,女孩提出一定要親眼見一見楊虹。“謝謝您,楊醫生!”女孩抱著楊虹,感動地說。

隔離點裡,有一對小夫妻,丈夫是一名36歲的意大利人,妻子是中國人,同時也是一名妊娠25周的孕婦。“感覺寶寶胎動頻率太快了,會不會有問題?”這個準媽媽在電話中表達著自己的擔心。在詳細瞭解孕婦情況、判定胎兒正常後,隔離點馬上安排曾經在產科工作的護士盧燕對孕婦進行一對一的幫助和心理疏導。為了保證孕婦的營養和良好的心理狀態,隔離點為她每日加配牛奶、水果等食品。

暖心關愛

疫情發生後,一名在英國留學的年輕女孩獨自輾轉從倫敦回國。4月3日,是她17歲的生日。“原本以為自己要過一個最孤獨無助的生日,沒想到卻過了一個最溫馨難忘的生日。”女孩哽咽地說,在隔離點的房間裡,醫務人員為她送來了生日蛋糕,還通過手機視頻連線,為她唱起了生日歌,這讓她感動得熱淚盈眶。“謝謝你們為我過生日,真的特別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女孩感動地說。

一名5歲的小女孩隨父母從瑞典回國,抵達入住隔離點兩天後,孩子半夜突然高燒達39℃,隔離點醫務人員立即護送就診。經過在發熱門診近4個小時的積極診療,女孩退燒了,經新冠肺炎專家組決定,孩子可以回到隔離點繼續觀察。“謝謝你們,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孩子的父親說,感謝醫務人員在他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給了他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4月19日,河西區全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清空,進入休整階段。4月20日18時30分,從美國洛杉磯出發的CA988航班抵達天津,300餘名入境人員,搭乘大巴車駛向河西區,按要求前往三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