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新中國建立之後沒過幾個月,毛主席指示:"解放西藏宜早不宜遲。"

受西南局劉鄧指派,張國華將軍率領十八軍開赴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協議簽訂後,掃清了進軍西藏的障礙。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1951年10月,進軍西藏的部隊在張國華和譚冠三的率領下全部部署到位,紅旗順利地插到了"世界屋脊"上。張國華和全體將士們無不高興,克服重重困難,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1952年2月,以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為基礎,成立了西藏軍區,同時撤銷十八軍番號。張國華擔任司令員,政委由譚冠三擔任,這對老搭檔繼續主持西藏軍區的工作。

"佛光將軍"西藏平叛,一句話救了無數寺廟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紅旗插上了西藏,西藏軍區也建立起來了,原本以為西藏會像其他解放區一樣,慢慢地走上正軌,安寧下來。沒想到敵人"亡我之心不死",竟然還在西藏搞小動作。

西藏高層在外國勢力的支持下,不斷籌劃叛亂。他們想趁著解放軍立足未穩,發動大叛亂,

1959年3月19日,拉薩叛亂分子聚集了7000餘人,在羅布林卡成立了叛亂指揮部,西藏軍區機關及其部隊被叛亂分子分割包圍。懂軍事的一看,就知道叛亂分子中肯定有懂軍事的人在指揮,連分割包圍都用上了。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拉薩叛亂分子打出來的口號是:"同中央決裂!為西藏獨立而大幹一場!"

此時主將張國華因心臟病在北京治療,並沒有在部隊,部隊由譚冠三主持全局工作。

政委譚冠三打電話給張國華通報了最新的西藏情況:"達賴和主要官員及家屬都化裝逃出拉薩了。"他是實在沒辦法,他也知道張國華是心臟病,如果是小問題,他不會打電話刺激張國華。考慮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必須告知軍事主官這件事情。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張國華雖在北京,但是也時刻關注著西藏的局勢。他也沒想到西藏在他一走就出現了這麼嚴重的事情。

他告訴譚冠三:"敞開大門讓他們走,堅決落實毛主席的指示,現在你們只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不到萬不得已,先不要開第一槍,中央軍委已經下令,明天我就帶部隊入藏平叛。"

面對叛亂分子的挑釁與威脅,政委譚冠三一直隱忍,因為之前毛主席有指示:"如果達賴及其一群逃走時,我們一概不要阻攔,無論去山南、去印度,讓他們去。"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可惜隱忍並沒有換來叛亂分子的消停,反而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可惜時間不等人,形勢越來越嚴峻。3月20日凌晨3點,叛亂分子指揮部認為西藏解放軍無能,組織叛匪包圍了軍區大院,軍區指揮機關危在旦夕。

"屋漏偏逢連陰雨"。這個時候,偏偏西藏軍區與外界失去了一切通信聯繫。西藏的消息傳不出去,外面的最新進展和指示也傳不進來。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譚冠三

譚冠三是在大風大浪中走過來的人,他密切地關注著敵我局勢。眼看著叛亂分子將進行更激烈的舉動,我軍指揮機關面臨重大危險,他忍無可忍,於當天上午10時下達了反擊命令,部隊與敵人展開了激烈戰鬥。

幾個小時後,經過不斷嘗試,張國華與譚冠三終於聯繫上了,他向譚冠三通報了自己已帶上部隊向西藏進發了的消息,讓許冠三他們堅持住,一定要保住好自己安全,不做無謂犧牲

得知張國華的消息後,譚冠三這才鬆了一口氣。西藏軍區兵力有限,如果叛亂分子越來越多,那他們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好在張國華已經往西藏趕了。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張國華

張國華帶兵進入西藏後,解放軍部隊如秋風掃落葉,快速清剿叛亂分子。

大的叛亂隊伍被打散擊潰,小的隊伍隱藏在暗處,時常冷不丁地打幾槍冷槍,平叛就顯得稍慢了些。至4月14日,平叛作戰結束,解放軍"擒賊先擒王",搗毀了盤踞在山南地區的叛匪老巢。

同時張國華命令封鎖了亞東以東、米林以西的邊界線,切斷了叛亂分子與國外陸上聯繫的重要通道。讓殘留的叛亂分子成為無頭蒼蠅。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在這次武裝叛亂中,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許多寺廟與叛匪有瓜葛,正在火頭上的指戰員們主張掃平它。張國華說:"不能。劃叛亂寺廟要有確鑿的、足夠的證據。"

張國華深思熟慮,沒有被衝昏頭腦,這一句話,避免了很多寺廟受到損毀。

他的這件事被傳開後,大家都叫他"佛光將軍"。

平叛之後,西藏進入了短暫的安寧階段,各項措施有效落實,西藏建設平穩推進。

中印邊境衝突,張國華臨危受命,捷報頻傳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但是好景不長,1959年8月,印度政府悍然挑起一場大規模的侵略中國領土的戰爭。8月25日,在中印邊界東段的朗久發生了雙方軍隊的第一次武裝衝突。

沒過多久,10月,印度又在西段挑起了空喀山衝突。

剛開始,為了避免邊境衝突,中央軍委命令部隊,單方面從邊界線上後撤20公里。

但是這並沒有換來印度軍方理解,反而蹬鼻子上臉,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央政治局常委在1962年10月18日召開了擴大會議。

毛主席說:"多年以來我們採取了許多辦法想謀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印度都不幹,蓄意挑起武裝衝突,且愈演愈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

隨後,毛主席與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進行了溝通,他問道:"有沒有信心打贏啊?我的西藏軍區司令員同志!"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張國華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打得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得贏。"

看著張國華這股子牛勁,毛主席聽了很是欣慰,叮囑道:"我們沒有同印軍作戰的經驗,千萬不可麻痺大意,一定要精心部署,打好這一仗。"同時,他也讓張國華保重自己的身體,別不顧身體地猛衝猛打。這讓張國華深為感動。

回到部隊後,張國華組織討論這場仗該如何打。指揮部出現了兩種分歧,一方認為,第一仗應該以勝利為目標,打敵人一個營,穩定軍心,激勵戰士們。一個軍區部隊,拿下一個營輕而易舉。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另一方則認為,只是打下一個營,對敵人形成不了威懾,要打就打一個旅。在高原上,走路快一點都不行,殲滅一個旅,難度可想而知。

久經戰陣的張國華也知道初戰必勝的道理,初戰打贏了,以後如虎添翼,初戰打輸了,士氣必然受到影響。

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打掉敵人一個旅,吃掉一個營,不痛不癢,沒意思。自己戰士不會開心到哪裡去,敵人損失一個營也不會元氣大傷。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毛主席看了他的作戰方案,說:"不按套路打仗,很好嘛"

隨後,張國華快速安排部署,各部隊迅速集結到指定位置。10月20日7時30分,隨著張國華一聲令下,戰鬥打響。

部隊先以炮火覆蓋敵人陣地,盡最大可能地消滅一波敵人,隨後組織各部按照既定計劃展開攻擊。兩個小時後,印軍的第一個據點就被攻下,這讓戰士們信心大增,鬥志昂揚。到晚上8時多,克節朗戰役即告結束。

張國華奉命組建419部隊,1個白天就輕鬆獲勝,保中印邊境10年穩定

僅用一個白天,戰役就結束,這一結果,大大出乎指揮部眾人的預料。張國華笑著道:"這麼容易取得的勝利,我當兵33年,還是頭一次!"

張國華對戰士們說:"你們都看見了,印度軍隊不過如此,沒什麼好怕的,只要我們上下一心,打怕他們,打服他們,邊界安寧指日可待。"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張國華指揮將士們奮勇殺敵,捷報頻傳,在維護中印邊境和平的事業上,立下汗馬功勞。

文/TL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