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早霧晴,晚霧陰”,是真的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我們都聽過“早霧晴,晚霧陰”這句民諺,意思是早晨有霧,那這一天會是晴天,如果晚上開始有霧,那第二天一定是陰天。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有心的人會發現,這條民諺還是非常準的。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下面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現象的科學由來。


很多人都知道“早霧晴,晚霧陰”,是真的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早霧晴晚霧陰

一般情況下,早晨有霧預示天晴,因為是輻射霧。晚上有霧,將有綿綿陰雨,這裡的霧則是平流霧。想要更好的指知道天氣,就需要看清到底是什麼霧。民諺說“早霧晴,晚霧陰,晚霧不收,細雨連連”。想要跟準確的瞭解天氣,就要提前分析,必須注意霧前是什麼天氣。還有一句民諺是“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就很好的說明了問題。古代人沒有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但是他們善於總結。這句諺語意思是天氣長時間的晴天,突然有大霧,就該下雨了。如果長時間下雨,突然有霧,就該晴天了。

很多人都知道“早霧晴,晚霧陰”,是真的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早霧晴


解釋起來很簡單:因為天氣久晴,空氣中所含的水分子較少,如果突然出現大霧,很可能是因為附近有暖溼氣流的入侵,形成平流霧,預示著天氣將由晴轉為陰雨。相反的,如果早晨出現大霧,就不再是平流霧了,而是輻射霧了,因為夜間空氣溫差的原因,造成天空中的雲層下落成為大霧,這時候的霧其實本應該是雨的,因為地表溫差原因形成霧,所以第二天天空中的雲少了,成為大晴天。還有一點就是想要更好的分清早霧晚霧,還要仔細觀察空氣中霧的濃度,一般來說,輻射霧比較輕薄,有風即散,而平流霧則較為濃,五米不見路那種。如果霧氣輕淡,則這一天是晴天,相反則是陰天或者大雨。霧與天氣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人都知道“早霧晴,晚霧陰”,是真的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晚霧雨

歸結來說,想要真正瞭解天氣,不僅要善於觀察,還要有很專業的氣象知識。民諺是老祖宗日觀天象發現總結出來的,要放到特定的環境中才能適用。很多民諺用現代科學知識解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放在沒有現代技術的從前,這些民間的知識都是那麼深奧,畢竟傳承千年的文化,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所做的行業跟天氣息息相關,個人還是建議你多多查看天氣預報,畢竟現代的科學技術這麼發達,可以用衛星預測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天氣。無論是空氣溫度還是溼度都有了更準確的測算。連該穿什麼衣服都會提醒,不得不感嘆現代科技的發展,祖國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