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初步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

受新冠疫情衝擊,今年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隨著國內需求對電力消費的拉動逐步顯現,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作出預測,預計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個百分點左右;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從一季度的-6.5%回升到-1.5%至-2.5%;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

用電數據被視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中電聯歷來有按季度發佈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的慣例。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722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但嚴重的疫情對沖上年四季度的經濟企穩趨勢,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56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與2019年同期比下降12.0個百分點,與2018年同期比降低16.3個百分點。

在4月26日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中電聯提出,初步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700億千瓦時左右。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業企業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疫情對電力消費的影響明顯減弱,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4.2%,比2月份降幅收窄5.9個百分點。

按產業來看,一季度,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0%,畜牧業和漁業用電量較快增長;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8.8%,3月份降幅明顯收窄;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8.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保持高速增長,增速達到27.0%。

按區域來看,一季度,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9.9%、-10.1%、0.2%、-0.7%。雲南、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吉林、黑龍江等7個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3月份,安徽、江西、江蘇、河南、浙江等5個省份用電量降幅均比2月收窄15個百分點以上。

中電聯預測,二季度電力消費增速將逐步回升,但當前國際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進出口貿易仍面臨挑戰,是影響我國電力消費的不確定因素。

為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中電聯還在該報告中提出若干建議。其中之一,是緩解電力企業經營壓力。

中電聯稱,電力企業貫徹落實2018、2019年連續兩年下調一般工商業電價10%政策,並在今年落實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在惠及電力用戶的同時也給經營帶來較大壓力,目前全國已有多家省級電網企業出現虧損。因此建議:在第二監管週期輸配電價測算中,統籌平衡考慮電網企業執行降價政策的影響,在後續省級電網第二監管週期核價時多渠道籌集降價資金,降低電網企業虧損面;將復工復產的電力企業納入疫情期間融資支持範圍;支持電力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相關服務,針對新能源補貼不到位形成的資金缺口提供相應的融資產品,加快新能源企業資金週轉。

針對疫情影響新能源在建和擬建項目工期3個月以上的實際情況,中電聯建議對《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關於“陸上風電2020年底投產、海上風電2021年底投產”的時限要求延期6個月左右;同時對競價光伏、生物質發電適當放寬投產時限要求,為工程安全質量、投資效益提供必要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