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1

知識工作。二十一世紀將歷史的變遷帶進了職場中,今天,我們已經從工業時代,邁進了知識時代。知識時代需要受過良好訓練的工作者,也就是懂得利用腦力及數字工具,來運用嫻熟的知識技巧處理每日工作的員工。今日的知識工作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小組的成員通常散佈於各個不同的地點,利用各種不同的數字設備與服務協調專案工作,這些設備與服務包括手機、網絡視訊、電傳會議、網絡會議、筆記本電腦、資料庫、工作表、日曆…..在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知識工作者創造、創新新產品及新服務,來解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滿足顧客真正的需求;這些同時也推動二十一世紀經濟成長於工作的主要動力。當今的企業家越來越關注一個問題,就是目前非常缺乏能夠適合今天和未來發展的受過良好訓練的員工,特別是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這個四個領域受過良好訓練的人。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經濟中成功,企業必須擁有具備專業知識的工作者及創新者;而要培養出這類員工則需仰賴教育。因此,不難想見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統所承受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增高。知識經濟背景下,我們要開始在學校學習之餘,幫助我們的孩子快速掌握某一領域的基礎知識,儘可能多地瞭解他國文化與傳統,汲取多元文化的經驗,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完成當前的應試,也能不落後於知識時代的新需求。

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2

思考工具。知識工作者所需的工具——科技、數字設備及數字服務——也就是我們這時代的思考工具,或可說是改變二十一世紀最強大的力量。而潛藏於這些工具之下的資訊,通訊科技的發展速度,更是驚人:處理、儲存和傳送資訊的能力呈爆炸性成長,現在我們只要透過指尖,就可以快速取得大量資訊。這些資訊及知識的浪潮從四面八方衝擊今日的學生,它們該如何管理、學習這波知識洪流呢?過去,學校替每一個學科有條有理地整理成相互銜接的單元,儘管要將這些知識全部背誦下來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卻是學習的必要部分。但在今日,任一學科都擁有無法勝數的事實和知識,企圖要把它們全部記在腦中顯然是異想天開。若有需要,我們可透過快速的網絡搜索取得或“記住”這些數量驚人的事實。然而,明白一領域的核心概念,瞭解其根本原則,並運用知識來解決、回答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是學習永遠不變的任務,這項目標永遠不會過時。我們必須將這些學習技巧,列為學習教育的核心目標。思考和知識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學習,讓我們具備創造力。此外,資訊的數量和品質並不相稱,許多我們可接觸到的信息都是傳言、個人意見、偽裝成網頁的行銷文案,或者其他不可靠的資料。因此,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們如何使用和形成自己的思考工具,能夠快速辨別信息的真偽,獲取有效的知識。

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3

數字生活。不管你稱他們為“數字原住民”、“網絡世代”、“電子智人”或其他名稱,很顯然地,目前年紀在十一歲至三十一歲之間,也就是在電子媒介環繞下長大的第一代成員,和過去成人後才開始學習使用科技的“數字移民”間,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網絡世代和他們的父母大不相同,因為他們打從一出生就“浸浴在位元之中”。這是歷史上首次年輕世代比老一輩的家長和老師,更瞭解改變社會所需的強大工具——數字資訊和通訊科技。這同時也改變了家庭和學校內的互動關係,現在學生變成了教導長輩使用電子產品的老師,而老師和家長們則成了這些年輕電子專家的兼職學生。網絡世代終生都浸浴在電子環境中,這給了他們全新的慾望和期待,同時也讓這些孩子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能力,不再是盲目聽從父母的安排,與父母的期望和要求的行為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想要:1、擁有“替自己決定”的自由,以及表達個人意見和認同感的自由。2、能夠改變物品以符合自身需求,即定製化及個性化的能力。3、能夠詳盡檢視、仔細分析事件背後的元素,找出事實真相。4、與他人互動時能夠具備正直、開放的態度。5、將娛樂、遊戲結合至工作、學習和社交生活中。6、分工合作及人際關係成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7、能夠快速交流、取得資訊,並快速得到問題和訊息的回應。8、產品、服務、僱主、學校和自己的生活,都有所創新。——網絡世代的期望使得我們對目前的教育系統產生了新的需求,用劃一性的工廠模式及廣播式的單向教學,來教導這些新世代學生,不會受到好的成效。我們必須改用互動式教學,利用個人化、分工合作,且有創意的新方法,讓孩子們願意自動自發地學習。

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4

學習研究。時代變了,我們的教育卻停在了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上,我們需要以嶄新的視角去“學習如何學習”。這需要符合網絡世代學生的新期望,以及知識時代的新需求和新工具。其中,應該包括五項關鍵發現:1、實境學習。我們進入了一個創新的時代,一個變化的時代,而更關鍵的是,這次的變化來的快速且很多的不確定性,如果再以過往那些死記硬背的方式,可能教出來的孩子未來只能是一些“與世隔絕”的庸才。因此,今天的學生需要學習一項新能力、新知識的情境,也就是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現實的情境,這樣可以讓他們在真實世界中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實習,或當學徒見習,從而使學習的效果更加持久、有效。2、提高內在動機。許多關於情緒智商的研究文獻和報告都清楚指出,受到內在動機刺激而產生的學習具有諸多優點;相反地,若只是外在動機學習則不然,如為了博得父母認同或應付考試。我們要讓孩子們對正在學習的東西形成情感上的連結——如個人經驗或問題——學習時間可以拉得比較長、對學習內容得了解會更深、學習效果也會更加持久。3、實現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如何讓學習個人化,二是如何替不同的課堂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已有清楚的證據顯示,個人化學習對學習表現和學習態度,都可造成正面效果。隨著近來學習科技的發展,如全方位課程設計的方法與工具,使得我們現在可以利用個人化學習,來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障礙、習慣、偏好,以及特殊才能與天賦。

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二十一世紀學習的四大匯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