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在湖南長沙市東郊的連綿不絕山丘中,曾有兩個相連的土包,而據當地的民間流言,相傳這裡埋了兩個漢景帝的妃子,程妃和唐妃,因為她們曾是主僕二人,後來雙雙得寵,又程妃生下皇子受封為長沙王,而她們二人則隨長沙王來到長沙,後來二人逝世在了這裡,便埋在了這雙堆下,故這雙堆又叫“雙女堆”。

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流言從古代就一直世代流傳下來,雖然未經證實,不過住在馬王堆附近的村民卻深信不疑,為此等後來有盜墓賊在此偷盜後,他們便將情況上報給了當地的考古隊。

1950年,是考古隊第一次前往馬王堆去探究,經過一番檢測,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確實是兩座漢代的墓室,不過是不是兩個妃子的墓就難確定了,不過專家們受與當時經費的限制,採取了暫緩發掘的決定,而這一暫緩便整整又過了二十年。

1970年,是馬王堆第二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一年,隨著一家醫院要在此挖一個地下醫院,因為地下異常的情況阻礙著施工的進展,遂對於馬王堆的疑問再一次上報給湖南考古隊,而這一次,馬王堆離它面世僅剩不足兩年的時間。

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然而馬王堆的發掘並不順利,一是受與經費的困擾,二是受與人力的困擾,使得馬王堆的發掘工作一籌莫展。不過既然下定決心要發掘馬王堆,那麼遇到問題就一定要積極的面對,為此,為了湊過經費,考古隊“厚著臉皮”又和政府多要了每人每天多三兩米的請求,而為了湊過人力,則發動了學生參與的運動。

在經歷了1500多人,100多天的艱苦奮戰,馬王堆終究在1972年迎來了自己面世的曙光,而這座沉睡了兩千年的墓室,終究要因自己驚世駭俗的表現而令人震驚。

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在馬王堆的重要發現中,其中首屈一指的便是一具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女溼屍,這可比埃及的木乃伊都令人震驚。因為發掘出的這具女溼屍,她的軟組織仍舊具有一定的彈性,她的四肢還能微微彎曲,她的毛髮和內臟在中藥的維護下仍舊保存著最初的樣子。

而在後來學者們的研究中,他們一致認為是西漢比較發達的醫藥確保了這具女屍經過千年的沉睡,仍舊保存完整的體態。之後考古家又通過她的骨質還辨別出了她死時大概是五十歲的樣子,而這一發現,顯然和現代醫學的起源地歐洲比起來,這種醫療技術至少領先國外一千多年以上。

隨著馬王堆一號墓的順利發掘,考古學家又對二號、三號墓室進行了發掘,後來經過專家們的確定,這個墓室的主人確實就是西漢歷史上的第一代長沙王,只不過遺憾的是並不像傳言所說的那樣,墓室裡實際另外兩位是長沙王的妻子和兒子。

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而在馬王堆的三號墓室,考古學家則有了另外一個重大的發現,即12萬字的用絲綢製作的帛書,而這部帛書則為人們又糾正了另外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即錯誤的認為張儀和蘇秦屬於同一時代的人。

根據三號墓出土的帛書來看,司馬遷的《史記》將蘇秦和張儀寫在一個時期是錯誤的記載,或許司馬遷是出於文學創造的需要,而實際上蘇秦要遠遠的小於張儀,打個比方就是張儀已經成為老一代了,而蘇秦才剛剛出身。

馬王堆的另一重大發現,即一部漢代的地圖,而可以說這部地圖填補了我國的一項歷史空白,他讓人們驚奇的發現,原來從春秋戰國時期,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就有了地圖這種工具。

馬王堆現完好女屍,填補一歷史空白,學者:西漢至少領先一千年

當然,馬王堆裡還出土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文物,像如絲織品、漆器等等,而可以說這些文物對於剛剛起步的中國考古來說都是冠絕一時的,而其中發現的女溼屍、帛書和地圖,可以說至今都令後人歎為觀止。

參考書籍:《文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