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願,特別是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家長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從小各種興趣班、補習班應接不暇,可是家長,你可曾問過孩子:你開心嗎?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李玫瑾教授

我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孩子的心理成長比智力教育更重要,父母不應幫倒忙。

所以,孩子放學時不要追問他學得怎麼樣?而是問他過得怎麼樣。

優異的成績換來的是什麼?

麗雅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或許是家庭的薰陶,麗雅從小就是一位聽話的好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不需要父母過多的幫助。甚至長大後的就業、結婚、生子。

麗雅覺得自己的一生過得很好,希望兒子也能走她的老路。從幼兒園起,兒子的生活就被安排滿了各種興趣班、培訓班。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麗雅和兒子最多的話題就是學習怎樣?吃什麼?其他都是沉默。

馬上面臨高考,兒子在家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一天都不說一句話。麗雅開心的以為,兒子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上,還在心裡暗暗高興。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誰也沒有想到,距離高考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兒子突然服用了大量安眠藥,

還好發現及時沒有釀成大禍

麗雅怎麼也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自己這麼用心愛孩子卻幫了倒忙,直到心理醫生把抑鬱症的檢查結果遞過來。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孩子的人生應該有自己的活法,一切都被人安排好,那過得還有什麼意義,父母應該深思,不應該幫倒忙。

孩子的常見性格特徵,你身邊有嗎?

1)沉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要自己做決定。但是出於對父母的尊重,也可能是因為家庭從小的統治環境,導致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朋友圈。

其實沉默的背後,也是孩子無力的表現,本應該是最親密的父母,卻什麼都不能說。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2)暴躁

還有一種性格就像炸彈“點火就著”。父母可能剛要說,孩子這邊就已經開始排斥。這也是對父母管制的一種反抗情緒,相對沉默來說表現的更直接。

如果這期間父母“以暴制暴”只會更激化矛盾。

3)敏感

孩子變得敏感多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慢慢的會恐懼與別人的交往,總覺得別人在議論自己。長此下去,容易形成性格的缺陷。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

首先應該尊重

孩子與大人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命令誰,父母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孩子,和孩子討論事情的後果。

最後讓孩子自己去衡量,自己決定。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選擇傾聽

發生矛盾了彆著急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給孩子選擇了好的補習班,問問孩子有什麼看法;不要一直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認為,有時候看到的不一定是真想。

教會孩子宣洩自己的情緒

不論是生氣、傷心、緊張還是難過,可以找到自己信賴的朋友、同學傾訴。或者通過運動、唱歌、寫日記等方式,把內心的情緒轉移出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 孩子與家長疏遠
  • 性格叛逆
  • 媽媽控制不住的發火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

相信這些情況,每個家庭都在上演,到底該怎樣解決這些世紀難題?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如果自己想不到好的方法,可以嘗試學習別人的經驗,下面這些書的內容,相信對家長一定有幫助。

榮景優品5冊瞭解一下

《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正面管教》、《好父母不哄不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一套書可以讓孩子學會尊重、換位思考、感恩,收穫滿滿的一套正能量書籍。

教育引導孩子的同時,也可以提高父母的自身素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李玫瑾:寧願女兒不上名牌大學,也讓她過得快樂,父母不應幫倒忙

全套書貼近生活的案例,高效實用的方法,讓父母和孩子的心貼的更近。

孩子好的性格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相信發自孩子內心的接受,才會得到最完美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