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並不是每部電影看過以後的感受都是一樣的,正如《海上鋼琴師》一般,初次觀看,總認為影中的人物只是存著電影中,真正生活當中很難有這樣的人,但是再次觀看卻又有另一番滋味。好似理解到1900那份執著,對他而言下船,不僅僅是離開這個養育他的船隻去到一個陌生的生活當中,更重要的是失去那份來自大海給予他的靈感與平和。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一直在尋找一句話或一個詞來提煉一下這部電影的精華,自由、和平、歸屬、家等等詞,但是這些詞都不足以提煉出來我想要的那種感覺。影片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就是年幼的1900躲在船艙底部,他透過圓形的玻璃看向大海深處,看似平靜的大海卻孕育著千變萬化的可能,她時而乖巧,時而狂暴,又時而翩翩起舞,讓人充滿著幻想。這些足以涵蓋電影的東西就是活的靈魂,在這片大海上賦予了1900活的靈魂,讓他擁抱著自由,懷揣了和平,在這裡落地生根。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長大後的1900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與他的一位摯友,靜坐在那架鋼琴前面,當他踢開防滑卡,鋼琴伴隨著船隻晃動下翩翩起舞,琴音瀰漫整個房間,琴聲蕩氣迴腸,讓人難以忘懷這份人琴合一,彷彿狂風暴雨就是這場音樂盛宴的伴奏,這時的1900放蕩不羈,他無所畏懼,他沉浸在這最純粹的音樂之聲中。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成年的1900遇見他的愛情後萌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想要下船的想法

,他渴望去探索那片未知陸地上一切,當他鼓足勇氣跟養育他的親人一一道別後,1900緩緩地拿起行李箱,穩步走下樓梯。影片中通過一個遠景的鏡頭描述了,那個站在樓梯上的1900,沒有人看清楚他的臉,誰都不知道那時的他在想什麼,但是通過鏡頭一陣風將他的帽子吹落在海面上,我猜測這時的他聽到岸邊的大海是什麼樣的聲音,她不在千變萬化,像一隻被囚禁的鳥,沒有了往日的生機。她的聲音不在渾厚,而只是輕輕一點,失去了往日的靈魂。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那時的1990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情感,最後他的摯友在船隻被處“處理”掉前找到了1990,他將自己在樓梯上的感受說了出來,他看著眼前的千萬條大陸,他不知道該走哪一條,去哪裡,做什麼,有哪個地方是屬於他的。他迷茫了,害怕了,最終他選擇了放棄下船,他想要守著自己的這份放蕩不羈,他想要純粹的自由,以及他活的靈魂,他還想時刻擁抱著這片生養他的船隻以及令人神往的海洋。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海上鋼琴師》1900放蕩不羈,活的靈魂

多年後再看這部影片,讓我想起曾經我的一位好友身上經歷的事情,那些年家鄉發展越來越好,城市規劃也逐步完善,隨著地產不斷興起,故友的家裡也傳出要拆遷的消息,對於故友這是一個看似令人激動不已的事情,但是故友的爺爺卻堅定地站在了拆遷的對立面。爺爺在這片土地生活了一輩子,兒時、成年、立業、結婚、生子以及老伴去世等等,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他捨不得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家被霸佔。

但是鄉村規劃建設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固執堅守就停滯不前,爺爺的力量不足以撼動整個規劃的步伐,當隨著鄉村的建設一點點的落實時,年邁的爺爺也變得日漸憔悴,終於有一天早上,故友去喊爺爺吃飯時,卻久久沒有得到答覆,最終爺爺安詳地走了。爺爺擁抱的這片土地一直在守護著他,直到爺爺去世。正如1900一樣,那片土地、大海不僅僅養育了他們,還給予他們靈感、生命和愛。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影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我想1900能成為鋼琴師,正因為憑藉這大海賦予他的狂浪不羈和他活的靈魂,如果那天1900選擇了下船,可能他的琴聲就會失去一份活力、一份靈魂,他的生命就會失去一份色彩。願我們也能懷揣這份不羈,擁抱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流光溢彩。以上內容僅屬個人觀點,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