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很多考研的同學,最近都在私信我,“莫老師,我最近感覺複習不完了,好焦慮,該怎麼辦?”“莫老師,感覺最近學不動了,怎麼辦?”

那麼,我覺得可能是學習這根弦繃得太緊,該鬆一鬆了。這些同學,可以看看電影放鬆一下,打點雞血了。今天推薦這部《青春派》給你們。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泰戈爾說過:沉默是一種美德。但在喜歡的人面前便是懦弱。

泰戈爾還說過:儘管走下去,不必逗留著,去採鮮花來保存,因為在這一路上,花自然會繼續開放。

——泰戈爾

主演《青春派》時的小董還名不見經傳,百度了他的個人簡介,才知道他是王京花的兒子。先不論出身吧,演技確實是棒,他也憑藉此片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之第10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提名)等多項大獎。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最近熱播的《小大夫》,也算小董的轉型之作了,雖然還是多情少年的人設,但是從“學生氣”到“職場氣”,也算突破。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2014年的春天,也許是寂寞,也許是閒的蛋疼,每天中午都會看一部電影,不是在宿舍捧著筆記本,不是在電影院,是在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正襟危坐地看。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第一次看《青春派》是2014年5月11日的中午,為什麼我會記得清楚?也許是那個春天,我真的很寂寞,真的很閒的蛋疼,每天會寫800字以上的日記,我翻閱那年的日記本,裡面記著我看完這部電影的心理感受,還摘抄了主題曲《我的天空》的歌詞,當天晚上把這首歌換成了自己的電話鈴聲,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裡,直至今日,總會有幾天單曲循環這一首歌。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N刷《青春派》,一開始當作考研勵志電影,後來作為失戀療傷電影,如果說有一部電影的臺詞可以背下來80%,那就是這部。

這部電影,沒有那麼多狗血的劇情,高三的生活似乎就是那麼平淡無奇,但又暗潮洶湧。也打開了我曾經的記憶之門,讓我找尋回了曾經的那個自己,雖然我沒有復讀,沒有拍畢業照時候的勇敢表白,但是我也有那曾經的“青春派”。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如果一個男孩把一個喜歡的女孩兒叫女神的話,那等待這個男孩的命運就是“備胎”。男主居然在影片開頭拍畢業照的時候就向女主黃晶晶同學表了白。首先,當眾表白這樣的事情一般只有備胎才幹的出來。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因為,即便女主答應,也只是不想讓對方當眾出醜。這是成熟知性女性如黃晶晶同學所表現的那樣的一種修養。同時,當眾表白這種完全不顧女方感受的恐怖主義行為的確是一個幼稚的高中生(或大一新生)經常引以為傲的殺手鐧。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之後,女主說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當時(表白的時候)我並不討厭你,但我就是不喜歡你”。無論如何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就好像我喜歡你但是不能和你在一起一樣複雜。事實和邏輯也說明了這個命題無法得到論證。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隨著故事的推進,男主永不服輸的精神將備胎所必備的”堅持不懈“品質表現的是渾然天成。比如:跳樓見女主;高考時跑神試卷只寫了女主的名字導致落榜;女主要坐高鐵去上海直接買了一張票跟著去;女主騙他放假沒回來,其實和高富帥約會,被其撞見後他毅然決然地宣稱,“我還喜歡你”,但被女主告知自己是個備胎後依然死心塌地等等。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居然在復讀班自我介紹時說的:“早戀害人,但我不後悔,落榜證明我是真心的。”16歲的居然在高考前5天向18歲的黃晶晶表白,他們的愛情卻在開始的同時也結束了。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愛情本來就是不對等的,無論你多麼用心耕耘深情付出海誓山盟肝腸寸斷,若對方不願駐足就證明一切都沒有了意義。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刻入骨髓裡的名字,每個人的青春裡都有一個“黃晶晶”。在這部片子裡,居然是孫曉凡的“黃晶晶”,孫曉凡是賈迪的“黃晶晶”。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彼時的年少輕狂以為情能動人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總會有相濡以沫的未來,卻不知往往用情付諸流水,歷盡傷悲終要相忘於江湖。但自己不經歷這一切,又怎會甘心?

多年之後回首,愛只是年少無知的感傷。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青春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義,是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日?是校服包裹下的清瘦身體?是高考後徹夜的狂歡?是臉上的青春痘及痘痕?是遇到一個對的人時的怦然心動?還是那些為愛瘋狂的言行舉止?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居然在拍畢業照的時候向黃晶晶吟誦泰戈爾的詩,以莫大的勇氣爭取愛與被愛的權力;他在半夜妄圖翻窗跳樓,只為在那個時刻能見到黃晶晶,那般迫切彷彿是要在時間前行中逆向奔跑;他在南下的列車上突然出現,十八相送不過是少年最炙熱的心跳以及無法通過其他一切行動證明的思念與不捨……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這些,都是專屬於青春的瘋狂,是在被現實的無奈種種打擊,學會權衡每一次付出與回報的精明舉動之前的青春歲月。

輾轉歲月裡再多細膩情思也會終化灰流逝,暗戀可以撐起年少時代所有的夢想,卻不能抵擋成人以後的微薄現實。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每個人都有黃晶晶,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孫曉凡。至少在現實中我還沒看見誰擁有“黃晶晶”的同時,背後還有一個“孫曉凡”。也許是導演的浪漫主義情懷,影片裡給居然配了一個備胎——曉凡,看著你去喜歡另外一個人,依然欣賞你,遠遠守護著你。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依然自轉著。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結局的時候,居然和曉凡考入了同一所大學,導演給了觀眾一個想象他們完滿結局的空間。我一直都不同意張愛玲所言的:“治癒失戀的只有新歡和時間。”如果真心愛過一個人,是不會有釋懷這一說的,青春年少時的情傷只會在掩埋在歲月流轉的現實下,如一道悽美的傷疤。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當然,這部片子的勵志之處,不是一邊談戀愛一邊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是秦海璐飾演的撒老師在班級裡細數那些可以“拼爹”的學生,怒斥那些沒有“拼爹”的資本還在渾渾度日的同學;是劇中的“貧困生”周強為了讓自己清醒,站在水房裡讀書的場景;是最後衝刺時,男生們在水房中用冷水從頭上澆下來的時候。

《青春派》,適合備考、失戀等一系列需要打雞血時觀看

看完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重新戰鬥的力量。奮鬥吧,少年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