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 點擊上方關注本號,更多行業內容推送

如何做好休閒農業園區的建設及經營?開宗明義,必須有一個好的策劃方案,好的總體規劃設計方案。無論是投資者、經營者都須有一個學習瞭解並藉助於專業機構進行諮詢策劃設計的過程,而不是糊里糊塗的靠著一時的衝動就進入這個領域。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一. 重視原生態景觀

休閒農業園區規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園區中各種地形、地貌和地物的原生態特點,儘可能利用原有的山川、樹木、湖泊等自然資源景觀及當地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遺產景觀,建築物、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要和諧一致、相互依存,結合當地特色。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二. 注重主題品牌

休閒農業園區主題形象是休閒農業園品牌發展的核心。休閒農業園區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主題項目,如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農業特色,平原地區適合種植業,江南水鄉適合漁業,山區合適果業,草原適合牧業等等。而在同一個地方也可以有不同的主題農業,比如在平原地區,可以種植農作物,也可以搞特色的花卉等。

除了區域性的特色,還可體現在休閒農業園區的立地民俗風情與民居建築特色,把握人文建設與園區的主題關係。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三. 考慮四季產業設置

休閒農業園區的四季產業規劃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市場需求決定園區的產業發展方向。

結合區位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選擇適宜的產業,選擇重點產品帶動園區專業化開發,避免同質化。同時又須考量綜合性發展,須由觀光、體驗、運動、品嚐、住宿等元素構成。休閒農業園的季節性強,許多園區項目設置較單一,例如園區的採摘、農耕體驗、垂釣,都是傳統農業鏈的邊界延伸,這樣遊客滯留時間有限,並且受季節限制多,單純的休閒旅遊消費很難讓園區經營持續。

需要把季節性農業生產、季節性遊樂項目、鄉村民俗活動、鄉村鄉居與鄉食等接待元素進行巧妙的融合,才可能有經營發展的良好機遇。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四. 把控園區遊憩節奏

休閒農業園區除了有上述所講的硬貨外,還要注意園區內部不同景點特色的關聯和入園休遊者的遊憩心理。除了主題景點或項目,還要把控園區內部的差異性和遊樂活動的連續性,注重整體節奏感和景點間的連續性,同時強化遊玩線路和交通方式的選擇性組合。

依據景觀特徵、遊賞方式、遊人結構、遊人體力與遊興規律等因素,精心組織多樣化的遊線,做到點線面結合,點位上可看,可樂,可聽,可視,可賞,可嘗;線路上要色彩多樣,且參與性強,體驗活動多;面上要有系統綜合化設置,功能分區清晰,給人感覺清新。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五. 做好營銷是成功法寶

營銷,古話稱之為叫賣,如何叫賣的好?讓城鎮人們願意來,喜歡來,這才是鄉村休閒農業園區建成後真正成功的寶法。其營銷靠的是園區環境吸引周邊城鎮人來,通過消費者的良好口碑效應,產生連環引爆消費。當然,也離不開一年四季、一月四周不同內容的活動來推動營銷,做到週週不冷場,月月有花樣,季季有節慶。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休閒農業園區項目設計開發流程

一、休閒農業項目立項與調查階段

論證與立項

在開發項目上馬之前,邀請有關學者專家進行科學的可行性論證,綜合分析農業旅遊資源條件、交通區位條件、居民的收入消費水平和市場需求。考慮是否有作休閒農業規劃設計的必要,如有必要,可制定休閒農業規劃設計的工作方案。

組織規劃設計隊伍

休閒農業規劃設計隊伍可由生態學、農業、園林、土地規劃利用、環境保護、地理、旅遊經營管理、社會學、人類學、建築工程等方面的專家和政府官員,並積極吸收當地社區公眾參與,通過分工,明確各自承擔的任務和職責。

提出規劃設計任務書和大綱

主要內容包括:設計區的基本情況,所需技術資料和圖件資料,專家系統,工作的主要內容,以及時間安排和經費預算等。

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

首先商請相關部門(農業、林業、園林、城建、環保、交通、通訊、旅遊等)提供所需的相關資料,然後進行二手資料的收集與分析研究,儘可能利用原有的旅遊、生態、環境調查資料以及地方誌和一些相關資料,從中發掘有價值的內容,找出一些存在的問題。

實地調查研究

完成資料收集與分析研究後,設計組必須到設計區實地考察,特別是對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景區、景點的資源、環境及社會、文化、經濟等狀況的考察,並進行記錄、拍照和攝像。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二、休閒農業項目評價與規劃階段

旅遊地“文脈”分析

“文脈”指的是旅遊地的自然地理基礎、歷史文化系統、社會心理沉澱、經濟發展水平的四維時空組合,是一個地區旅遊發展的基礎,在休閒農業規劃時,要認真把握其“文脈”特色,既考慮與“文脈”相順應協調,也可突破“文脈”出奇制勝。

旅遊資料及可持續性評價

在對資源進行調查的基礎是,根據休閒農業市場的需求特色,著重評價資源的特質、價值與功能、規模等級、地域組合特點及環境的容量等,明確資源的吸引向性及開發利用形式。

確立旅遊地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應根據規劃設計區域的自然風光特色、農業基礎、風土人情等,對休閒農業園區進行性質定位,以確立該區域的主要發展方向。

旅遊形象的策劃

根據市場導向與資源導向相結合的原則,在維持其生物、景觀、物種多樣性和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的前提下,確定休閒農業園區的功能地位和開發建設主題,構建整個休閒農業園區的旅遊形象,圍繞該主題形象進行旅遊規劃設計。

擬定總體規劃設計方案

主要包括規劃設計思路,空間總體佈局、功能分區、環境容量、生物多樣性及環境保護等設計。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既要考慮總體空間佈局的和諧統一與突出主題,更要考慮功能分區,避免旅遊活動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同時為了分流遊客,使資源能優化利用。還要對各功能區進行敏感性分析,測算其容量,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

對各功能區的開發建設和項目設置進行規劃設計

各功能區的規劃設計既要整個區域的旅遊形象相協調,並有助於主題形象的凸現,同時還要突出各功能區自身優勢與特色,發揮各功能區自己的功能與作用。

對專題活動項目及特色的規劃設計。休閒農業園區必須有自己的特色相適應的專題旅遊活動項目,如xx花節(會),觀xx節等,以造成一定的聲勢和影響,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休閒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對分階段實施項目及目標的規劃設計

出於對休閒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的需要、開發建設籌措資金的需要,也為了旅遊地能不斷推出各種旅遊產品,延長旅遊地的生命週期,需要制定分階段實施的項目及目標。

提出可持續發展管理對策

如生態環境教育管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與技術,政策上的引導、經濟上的調控等。

形成規劃設計文本及圖件

在規劃設計中,可能會形成多種方案,應根據區際關係、內部關係、方案的可操作性、效益等方面進行對比,篩選出最佳方案,必要時召開專家諮詢會,集思廣益。

解讀丨休閒農業經營成功的五把“金鑰匙”

三、項目實施與管理階段(籌資融資)

規劃設計文本及圖件的修改與審定

對提供的規劃設計文本及圖件先在旅遊地內部進行意見徵詢或初審,邀請主管領導、各相關部門及有關專業人員發表意見,根據意見對其進行修改,然後提交專家組評審,再根據專家組意見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終文本及圖件,報請相關部門批准後進行實施。

資金籌集

由於受資金條件的限制,加上缺乏合理的規劃和引導,不少休閒農業園區創新很少,功能設計簡單、重複,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因此,項目資金有限多往往明顯影響到項目的前期創意規劃及後期實施,而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則是休閒農業開發的核心問題。項目方有必要求助於“兆聯投資顧問”等有經驗融資策劃公司。

增加政府導向性投入

當地政府應通過先期投入和引導投資,營造良好的客觀環境,為多元化投資創造條件。

開闢多元投融資渠道

社會化投入和多元融資是休閒農業縱深開發的重要途徑和市場經濟下旅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調動全社會的力量,走社會開發旅遊、社會辦旅遊的路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為載體,通過增資擴股等資本營運方式,吸納各主要景點為戰略伙伴,最終組建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達到上市目的,籌集鉅額資金,進行深層次的開發;採取“築巢引鳳”的方法,吸引國內大公司、大企業、大集團的投資。

建立休閒農業發展基金

通過專業旅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規範運作,為居民開闢新的投資渠道,擴大休閒農業開發項目的資金來源。從旅遊企業的營業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經費來建立旅遊發展基金,所收經費在成本費用中列支。旅遊發展基金徵收的範疇、方式和數額根據各地情況而定。經費主要用於市場開發、促銷及調研,旅遊產品的開發和行業組織活動,資源開發導向和激發,旅遊人力資源開發。

四、休閒農業項目土地流轉與使用

嚴格控制休閒農業土地農轉非的審批

目前各地在建設休閒農業項目時,對土地非正常利用的情況比較嚴重,主要表現是隨意改變土地的使用方向,導致休閒農業土地的非農化傾向非常突出;大片土地被休閒娛樂用地、住房用地、停車場地、交通用地等非農設施佔用,導致大量耕地被改變了使用方向,造成對農業可耕地的“蠶食”。

根據目前土地農轉非審批上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採取以下措施:

在宏觀上對可耕地轉為非耕地數量實行指令性的指標控制,用絕對指標進行遏止;在項目建設之初,進行可行性研究和規劃設計時,土地管理部門就制定耕地與非耕地的比例範圍,從源頭上遏止可耕地數量的減少。

建立健全耕地佔用的補償機制

對耕地佔用數量進行直接對等補償,即佔用多少耕地就相應通過開墾和復墾取得同等同質的耕地作為補償;如不具備直接對等補償條件,可通過交納土地作業稅和土地補償費等形成耕地佔用的補償佔用基金,用於土地後備資源的開發與現有耕地的改良。積極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為農民解除農用土地轉讓的後顧之憂;加快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促進農用土地的合理流轉。

積極探索實現土地流轉的途徑

採取動員、啟發、開導、典型示範等方式,鼓勵當地農民積極參與休閒農業開發。在景區開發和配套工程的建設中,可採取“土地入股”、“勞動入股”的方式來進行,通過農民的土地和勞動投入轉化為資金投入,在旅遊業產生經濟效益後,憑股份參加分紅,從而提高農民參與旅遊開發的積極性,並使他們在旅遊開發中獲得更大的收入份額。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農業先驅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用於學習交流,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