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維通:軌道交通產業加“數”轉型

佈局“新基建”,培育新功能。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迎來新變化。由於城市軌道交通對緩解交通擁堵、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多地政府將其列為“新基建”重點項目。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向數字化轉型,設備及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再度提高,多層次的互聯互通逐漸推進,乘客也將享受到更高質量的出行服務。

上半年新增軌道交通相關企業同比增長一倍

近期,北京、湖北、湖南長沙等多地政府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或數字化改造作為重點內容,納入當地“新基建”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或計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城市軌道交通也不例外,日常運營受到嚴重影響。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韓寶明說:“疫情導致市民的出行需求發生根本性改變。”今年上半年,國內地鐵客流量呈斷崖式下降,3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日均客運量3000餘萬人次,同比減少40%以上。

但疫情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面的影響並不大。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全國12個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地鐵、有軌電車)獲得國家及省市發展改革委批覆同意,涉及約59條線路。截至3月底,29條線路已處於在建狀態(2條進入試運營期),其餘約30條線路預計將在今年全面施工。

“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高速公路等傳統基礎設施日趨飽和,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仍有較大缺口,凸顯了它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八維通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楊宏旭表示,隨著城市人口、車輛的增多,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是緩解擁堵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涉及多個行業,如零部件、設備製造、信息管理系統等,有利於拉動經濟高質量增長。“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1億元的投資,可拉動2.8億元的GDP。”楊宏旭說,在城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新工藝、新方法、新技術層出不窮,有利於打造我國的高端製造業產業鏈,並有效解決就業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軌道交通相關企業年度註冊增速始終保持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軌道交通相關企業超過8800家,較去年同比增長一倍。

八維通軌道交通研究院預計,未來5年,城市軌道交通投資總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市場空間大,因此很多企業今年開始在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佈局。”楊宏旭說。

八維通:軌道交通產業加“數”轉型

融合技術高效轉型 互聯互通精準服務

“新基建”注重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進而形成融合基礎設施。在此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呈現出與以往“傳統基建”時代的不同。

首先,城市軌道交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將會大大提高。一方面,這符合“新基建”的核心要求,以數字化為特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設備及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有利於實現降本增效。按照國內標準,每公里地鐵需要配備運營人員50至70人。但是,由於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較晚,人才儲備不足。韓寶明認為,城市軌道交通是勞動力高度密集的行業,而新技術的深度應用,可以減少對員工數量的依賴。

據悉,通過開發雲平臺,城市軌道交通的調度指揮、運營管理等系統可以實現信息的高度集成及生產管理系統一體化,從而節省對其他系統的投資,並提高建設和運營效率。

其次,城市軌道交通將會實現多方面的互聯互通。在軌道交通方面,目前,上海、成都、濟南等城市正在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北京、深圳等城市正在努力構建MaaS(出行即服務)平臺,整合公交、共享單車、城市軌道交通等多種出行方式,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

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將會為乘客提供更加精準化的服務。例如,對安檢設備及地鐵閘機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無感安檢、刷臉支付,提高乘客的出行體驗。通過智慧乘車服務系統,乘客能享受一定的車票優惠,並便捷換乘到其他交通工具,滿足其個性化的出行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