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區漳滸寨街道創出網格化治理新路 打通轄區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雁塔區漳滸寨街道創出網格化治理新路 打通轄區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雁塔區漳滸寨街道創出網格化治理新路 打通轄區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寬敞整潔的接待大廳


“網格員您好!這裡是指揮中心。請報告當前的巡查情況。”

“報告指揮中心,我是網格員,我目前在大寨路進行巡查,一切正常!”

“收到,謝謝!您上報系統的工地出入口保潔不到位問題,指揮中心已指派城管執法隊員前往現場處置,請您也前往現場,配合執法隊員處置。”

“收到,立刻前往!”

此刻,指揮中心城管執法坐席人員也回覆:“報告指揮中心,已指派城管執法隊員前往工地處置問題。”

“收到!”


雁塔區漳滸寨街道創出網格化治理新路 打通轄區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設施完備的指揮中心


上面的對話是雁塔區漳滸寨街道綜合治理和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4月份,漳滸寨街道在雁塔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委政法委、平安辦的悉心指導下,按照《西安市雁塔區深化街道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積極踐行“三治融合”理念,充分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將司法、治安、城管、安監、信訪、市場監管等職能有機整合,設置了綜合治理和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

據悉,該中心設置有群眾接待廳、平安建設辦公室、網格化服務管理室、分析研判室、信息化中心等職能機構,總面積約350平方米,設有4個操作席、6個進駐部門坐席及6個指揮調度席。通過統籌公安、城管執法、市場監管、應急、市民12345、信訪維穩等職能部門進駐,形成了“一廳指揮,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

在此基礎上,該中心通過專職網格員巡查、兼職網格員排查、“雪亮工程”抽查,採用“物防、人防、技防”三合一防範手段,統一調度指揮轄區社會治理各方力量,實時、快速、準確“聽診式”為地區社情找病灶、施良藥。無人機日常巡查在建工地、助力迎“十四運”紅藍房頂摸排,“雪亮工程”輪巡治安防控等豐富的應用場景,“系統化、信息化、集成化”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使得該中心已經成為漳滸寨街道社會治理的“主陣地”,它既是彙集情報信息的“參謀部”、化解治理難題的“服務部”,應對風險隱患的“指揮部”,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的探索和踐行。中心自成立以來,先後迎接省委政法委、市委平安辦、區政協、區委政法委、區委平安辦組織的視察、觀摩10批次400餘人次,為全省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參考和示範。

此外,漳滸寨街道結合自身實際,組建了一支“1+16+6+N”的網格管理隊伍。即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一級網格長,由轄區16個社區、村黨支部書記擔任二級網格長,62個三級網格分別配備由黨建指導員、治安員、信息員、調解員、網格員、物業經理組成的6支網格管理隊伍,通過網格打通了轄區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充分做到了全覆蓋、層管理、事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