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前幾天,在查閱網頁的時候,突然又看到這句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追究出處的時候,看到有人留言說。因為搖滾喜歡上傑克,因為傑克喜歡上《達摩流浪者》,因為《達摩流浪者》喜歡上萬曉利。

《達摩流浪者》就是這句話的出處,英文原文是:ever youthful, ever weeping。

這麼讀來,這句話遠沒有翻譯成中文後有詩意,所以才有人看過了原版一個字都沒有記住,卻在民謠歌手 萬曉利 引用這句話 創作的 同名歌曲《達摩流浪者》出世之後,被文藝青年們廣為流傳。歌中這麼唱“在這條沒有行人的路上,那鑽石般的光芒永遠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或許你不知道誰是萬曉利,但你一定記得韓寒《後會無期》中的他唱的那首《女兒情》。相比西遊記裡吳靜的悠揚婉轉,他的歌聲裡更多了些惆悵,又有吐露心事後的風輕雲淡。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有人把《達摩流浪者》這本書評價為著名的文青裝逼聖經,他的作者是:傑克·凱魯亞克。是美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1949年他給作家艾倫·哈林頓(Alan Harrington)的信中,寫道:‘我不再beat了,我有了錢,職業,我感到更加孤獨,比我從前凌晨三點在時代廣場“漫遊”或者身無分文深夜在高速公路上擋順風車的日子還要孤獨。這是件怪事。我從來不是一個“反叛者”,我只是一個快樂的、害羞的、笨拙的、真心誠意的傻瓜,並且我還會一直是。或許儘管凱魯亞克已成為了許多人的偶像,或者甚至是一個波普文化的標誌。但真正的凱魯亞克從來沒有被人接受過。他們盜用他的外表和他的智慧,並且僅僅這些而已。或許凱魯亞克本人知道這一點,在群體中,他只是扮演著一個角色,真實的他,一直是一個不合群的內向而孤僻的青年。”

凱魯雅克在他的書《在路上》中寫下過:“每當太陽西沉,我坐在河邊破舊的碼頭上,遙望新澤西上方遼闊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經開墾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議地走向西部海岸。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在衣阿華,小夥子們總是不停地騷動喧鬧,因為是那片土地使他們如此無法平靜。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記得在一次手工匠人沙龍的總結髮言裡,有一位朋友,曾經這樣說,她說願我們永遠像孩子一樣熱愛生活,對不同的事物都保有屬於自己的好奇心,願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願永遠年輕,永遠好奇張望。這句話之於當時的我來說,更像是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警醒。

“這個世界太大,我想出去走走。”帶著年輕的資本,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帶著隨心所遇的熱情,帶著了無牽掛的頭也不回。惟願在最搖滾的年紀,做過最瘋狂的決定,然後相忘於江湖,才有資格過平淡的日子。

然而就如同“愛”,曾經是最容易說出口的,因為年輕。只是懂了之後,卻從此很少再說起。

當看過了世界,走過了江湖,回到出發的原點,是否還能有出發之前的純粹和滿懷期待的好奇心,擁有那些無論是走過的路,還是愛過的人的記憶過後,依舊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依舊願意滿懷熱情的與人侃侃而談。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無論看過了多少書,讀過了多少故事,認識了多少人,經歷了多少美好的瞬間,無論留過了多少眼淚,付出了多少愛,在時間、光陰、經歷、人情事故面前,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不要失去對生活的敏感,永遠不要失去愛的勇氣,我們便是自己世界的英雄,也便擁有了生命更迭世界前進中最珍貴的品質。

Ever youthful,ever weeping。


#鼠年二三事##情感事務所##情感美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