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節儉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多不會優秀,原因很現實

節儉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會節儉可謂是煞費苦心。如今的物質生活條件優越,這讓家長覺得孩子們根本體會不到節約的真諦。


於是大家便尋找各種辦法制造節儉的機會,甚至故意刁難孩子。我們認為這是在進行“合理”的教育,實則對娃是種傷害。過度節約會給他們造成很多負面影響,作為家長不得不提前知曉。


過度節儉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多不會優秀,原因很現實


小區裡有個特別節約的寶媽,出門買菜總是為了一毛錢和對方爭論半小時,大家都聽說過她。我們都知道節儉是個好習慣,她也這麼認為,於是也想把這個美德讓孩子沿襲下去,但她的育兒方法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有次她和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孩子想吃新出的薯片,可她卻因為新品價格貴拒絕了。當時孩子非常失落,在軟磨硬泡下她才同意買一包特價的薯片。


在她看來零食就是多餘的東西,價格太貴根本沒必要買。她教孩子只要能不花錢的地方就要省,免費的東西才最好。


孩子在寶媽的影響下也學著非常“節儉”,可週圍的同學卻越來越不喜歡他了。因為每次他都習慣於貪小便宜,課堂上聽寫故意裝作沒紙,和同桌“借”著用省下自己的。而當別人真正沒帶作業本時,他又不捨得借給別人一張紙。

就這樣孩子的名聲在集體中愈加惡劣,大家都不喜歡和這麼摳門的人做朋友。


過度節儉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多不會優秀,原因很現實


被同伴排斥讓孩子很失落,於是回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寶媽。沒想到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咱不和他們一般見識,這叫勤儉節約是美德。”


家長過度節約使孩子的眼界以及價值觀都受到了扭曲,他們不懂如何為人處世,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太節約就會形成一種貪小便宜的心理,不論哪裡有免費的東西都想去蹭點。這類人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很難在集體中立足。過度節儉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大家應該明白其中的負面影響。


過度節約會給孩子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1. 形成貪小便宜的心理


案例中的孩子就被母親影響,成為了一個特別節約的人。不過他的節約用錯了地方,只是一度節約自己的東西,而總想著蹭他人的便宜,這是種很自私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2. 很難有大的格局


父母過度節約的思想把孩子禁錮住了,導致他們的眼中只能看到當下的利益,無法從宏觀的角度審視問題。這樣的孩子以後難成大事,一般會成為像父母一樣的人。


過度節儉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多不會優秀,原因很現實


3. 性格更自卑


從小就受到過度節約的教育,這使孩子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他們性格中易產生自卑的因素,對其日後發展很不利。


節約本身是沒錯,可部分家長們在教育時有些用力過猛了,所以會起到相反的教育效果。我們應該學習正確的教育方法,從小培養孩子端正的金錢觀念。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1. 適當給零花錢


家長不得以節約為理由剋扣孩子的零花錢,這種做好會讓其錯失鍛鍊自己的機會。有可支配的金錢才能讓其學會理財,在未來生活中也能規劃好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了。我們應當適當給孩子些零花錢,並引導其學會花錢。


過度節儉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多不會優秀,原因很現實


2.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娃的幫助很大,我們應重視起榜樣的影響力。平時花錢要有節制,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的方法,從小培養其正確的金錢觀念。


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著孩子的成長方向,我們都不希望自家孩子出現案例中的情況。那麼請各位家長多學習,及時調整教育方法避免出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