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天空中泛著奇異的絳紅色,沒有星星,沒有月亮。

瓦拉納西,印度聖城。

夜晚的恆河,如一條黑色的絲巾,無聲無息的飄在祭臺之下,泛著微光。

九個高大英俊的婆羅門祭司,在燈火通明的拱門中垂目而立,紅衣黃裙,莊嚴肅穆。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伴著魔幻的宗教音樂,祭司在祭壇上變換著燃香、海螺、銅鈴、法燈、孔雀羽毛、犛牛尾巴等法器,用整齊、徐緩、不斷重複的動作,神秘而聖潔,讓人體會到宗教儀式的魔力 ! 當祭祀活動進入到高潮時,信徒們和著音樂,忘情的歌唱、搖頭、鼓掌,陶醉在這種忘我的氛圍中,時間和空間彷彿已經凝固。

水哥的印度朋友說,這些祭司其實都是印度宗教學院的學生。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夜幕下,強烈的儀式感使人們肅然起敬。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懸在拱門頂端的鈴鐺隨著婆羅門的唸誦,有節奏地陣陣鳴響。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據說,夜祭恆河儀式,三千年沒有中斷過,無論戰爭、瘟疫還是自然災害。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人生的四大樂趣———“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恆河水、敬溼婆神”有3個都要在瓦拉納西實現。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在恆河邊的印度苦行僧等待人們施捨。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這些人早早來到河邊,搶到了凳子。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儀式開始前,和水哥的印度朋友合影留念。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這幾個女孩一看就知道來自印度南方:南方姑娘有剃光頭的習俗。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恆河夜祭的場地位於瓦拉納西的Dasaswamedh主石階碼頭,每天傍晚時分,行走在恆河岸邊就能聽到清脆的祭祀鈴聲,來自印度各地的信徒和遊客都會早早的聚集到這裡,等待聖河邊古老祭祀儀式的開始,人們可以隨意找個位置坐下,也可以花點錢坐在河邊的小船上觀看。

印度親歷|恆河夜祭

每晚的祭祀時間為一個小時,在這個過程裡,有一套完整的儀式,撒花、點火、焚香、燃著聖火的燭塔、冒著煙霧的銅壺,還有拂塵、搖鈴等等,祭司們先後拿著各種法器,隨著古老的音樂聲,分別在四個方向進行儀式,這時候的祭壇上空全都是吟誦聲,將現場所有的人縈繞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