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問題之下,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說到企業的營銷,其實,當前營銷已經分為兩類:品牌營銷和效果營銷。

品牌營銷,以傳統媒體或者廣告公司、網絡媒體渠道、公關公司為主,偏重品牌塑造的營銷方式。大部分品牌營銷是通過品牌內容帶來的長期性關注,也為企業和品牌帶來更多美譽和忠誠度,從而創造銷量,其和銷售的直接關聯度不強。

流量問題之下,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效果營銷,就是從傳統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以數字廣告精準投放的方式,以效果為導向來做的營銷。例如,像SEM(搜索引擎營銷)、SEO(搜索引擎優化)以及這些年興起的DSP、feeds(信息流廣告)等。

在移動互聯網的今天,企業營銷不僅要品牌樹立,更需要效果呈現,必須追求品效合一

什麼叫品效合一?品效合一就是企業在做營銷的時候,既要看到品牌的聲量,又要看到效果的銷量。產品要帶動品牌聲量的提升,同時品牌推廣本身也要有銷量增長。

流量問題之下,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相對於更普遍的營銷思路,“品效合一”幾個字,更強調效果的轉化。在移動端,因為交易鏈條更短,線上支付便捷,也讓品效合一成為可能。品牌性營銷,應儘量做好最後一米的銷售效果。

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流量資源搶奪競爭激烈。很多企業和產品還沒有獲得成為品牌的機會,就葬送在大環境中。企業可能沒有那麼長的時間做品牌積累,卻迫切希望自己先成為名牌。而品效合一能夠同時完成品牌建立和達成銷量,這樣的營銷方式才是當下更實用的。

舉幾個可以改造的案例

1、百雀羚的一篇一鏡到底的長圖營銷曾經刷爆了朋友圈,這個題為《時間的敵人》的長圖文創意,據說帶來了3000萬的微信總閱讀量。這個營銷創意非常精彩,但在圖片最後缺少一個讓用戶立即點擊購買的按鈕(比如官網電商),而是提醒用戶去打開淘寶領券參加,其實這種設置是極其不好的。

我們知道,當一條優質創意瞬間打動用戶,這時用戶的好奇以及消費衝動往往也就在那幾秒鐘。能夠在當時當下迅速解決轉化問題,就能讓購買率大幅度提升。一旦用戶因為麻煩的體驗和新的場景頁面跳出當前環境,就容易導致用戶冷靜情緒或放棄購買,從而讓用戶喪失最佳的消費時機。

2、一篇微信長文如果只是品牌宣傳美文,即使獲得10萬+的閱讀也是流量的浪費。增加一個嵌入小程序或者一個點擊購買按鈕,如同大V文末的打賞一樣,大家都已習慣,並不會讓用戶感覺突兀,反倒增加了看完圖文後的購買衝動,何樂而不為。

3、很多刷屏級的H5創意,同樣存在問題。創意精美,流量巨大,卻不在最終的展示頁和轉化按鈕上下功夫,從而喪失了轉化的黃金時間。

流量問題之下,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對於這樣的營銷方式,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可,不可否認,對於流量豐富、品牌號召力巨大的企業,可能確實不需要這樣的方式實現流量變現。但對於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創業企業,珍惜一點一滴的流量,聚沙成塔,能轉化必轉化,能“品效合一”就一定不要“品牌務虛”。

綜上所述,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品牌廣告也要增加購買變現的動作,要追求效果,而不能只以純品牌為藉口,浪費當下的流量,最好的方式是做好品牌信息改造,增加導流購買方式,做到品效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