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排名第一的民企:年賣578萬頭生豬,出欄量僅次於溫氏牧原

江西排名第一的民企:年賣578萬頭生豬,出欄量僅次於溫氏牧原

我國的農牧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行業中也誕生了不少優秀企業,正邦集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根據2019年《江西省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顯示,正邦集團力壓方大鋼鐵、雙胞胎集團排名第一位。

正邦集團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立,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以農牧、種植、動物保健和乳品等為主要產業的大型農牧農業集團,旗下擁有近500家子公司。根據2020年公佈的數據,正邦集團去年的年產值高達880億。它能夠從當初一個小廠,發展到如今的體量,離不開其掌舵人林印孫多年來的付出。

江西排名第一的民企:年賣578萬頭生豬,出欄量僅次於溫氏牧原

六十年代,林印孫出生於一個貧困山村,他從小就與貧窮和飢餓為伴。他在一次跟隨父親前往縣城時,從沒外出見過世面的他,突然看到了許多商場和汽車,這樣的繁華場景給他帶來了很大震撼。於是他在默默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將來也過上好生活。

此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西省糧食工業學校,畢業後擔任臨川飼料廠廠長。當時,他接手的這家飼料廠的經營狀況十分不理想,整個廠的員工只有二十來人,年產量僅6000噸,幾乎瀕臨倒閉。而林印孫認為飼料產業將會迎來一次快速發展,於是他帶領工人們對設備進行改造,提升了年產量。在他的努力下,短短几年,飼料廠就成功扭虧為盈,並且還清了廠子之前欠下的債務。

江西排名第一的民企:年賣578萬頭生豬,出欄量僅次於溫氏牧原

帶領飼料廠走出困境後,他並沒有滿足現狀,而是不斷學習新技術以及拓展新業務。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企業改制浪潮的出現,公司引進外資成立了正邦集團,其主營業務依舊是飼料。有了充足的資金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林印孫僅用了十年的時間,就讓正邦集團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飼料企業。

近些年來,飼料行業的發展競爭相對激烈,林印孫又帶領公司進軍生豬養殖、獸藥、種鴨繁育等產業。因此,正邦又進入了快速發展車道,如今,它旗下的多個業務已經做到了行業前十。去年,正邦已出欄生豬578萬多頭,行業內僅次於溫氏、牧原兩大巨頭。

江西排名第一的民企:年賣578萬頭生豬,出欄量僅次於溫氏牧原

隨著正邦集團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林印孫的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他的財富值已經達到了250億元。今年以來,不少企業都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正邦集團更是捐款捐物。林印孫也表示,正邦的6萬名員工一個不裁,1000億元目標一點不減。

對於企業的成功,林印孫認為:“做企業如果做不出特色就無所謂水平,僅僅依靠成本領先不能奪得市場先機,只有在產品、成本控制、市場區域、渠道和技術服務上做出自己的特色,與競爭對手在差異化上拉開距離,企業生存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