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世界讀書日,

我突然想到了一對母女的故事。

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玉姐的女兒悠悠,在9個月的時候被診斷為全面性發育遲緩。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帶孩子做了腦核磁共振,結果提示孩子小腦發育不良,醫生說會影響以後走路和語言發育……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聽到這樣的結果,玉姐還是很難過,眼淚大顆大顆地往下掉。

世界讀書日||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其實,玉姐在孕期就一直狀況不斷。從早篩NT值偏高、四維提示胎兒側腦室增寬、到發現胎兒腹腔積水、心臟缺損……放棄孩子的建議,醫生不是沒有提過。可玉姐屬於不易孕體質,這個孩子來之不易...感受著小生命日漸有力的胎動,她的心裡早已有了答案。出於對孩子的負責,玉姐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做了羊水穿刺,結果提示孩子並沒有染色體異常,這更堅定了她留下悠悠的決心。

世界讀書日||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拿著“全面性發育遲緩、建議住院康復”的診斷結果,親戚朋友都勸她多跑幾家醫院,說有的醫生就愛唬人。所以玉姐又帶著女兒去了上海最權威的兒科醫院,甚至去北京掛兒科專家鮑秀蘭的號……醫生的建議都一樣。從此,她們踏上了漫長的康復之路,注射神經類藥物、各種電療、精細動作訓練、言語治療……每天都被安排的滿滿的。

康復的日子很煎熬,悠悠1歲半的時候,依然不會走路,也沒有任何語言。

有一天,言語治療老師對玉姐說,“悠悠最近理解能力有明顯進步,在家的時候多和孩子說話,多陪孩子看繪本,沒準兒會對悠悠發聲有幫助”。

醫生的話,讓玉姐如獲至寶。她買了很多適合孩子看的書,每天無論多累,都會和悠悠一起讀半小時的繪本。小傢伙雖然不會表達,但每次看到她感興趣的內容,就高興的嗯嗯啊啊“說”個不停,有時候還用小手指著繪本上可愛的小動物,對著媽媽甜甜的笑。

世界讀書日||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從此,讀書就成了玉姐和悠悠每天的必修課,也慢慢地成為了她們的習慣。

沉浸在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快樂中,玉姐暫時忘掉了現實的煩惱;

每次想到孩子的語言依然沒有任何進步,她又變得黯然神傷……

但她從來沒想過放棄陪伴孩子讀書,因為在親子陪讀的過程中,

她明顯感受到悠悠對書的“貪婪”、樂在其中和滿足。

看著孩子純淨明亮的眼神,玉姐心底一陣悲傷。她無法想象,如果孩子這輩子都不能開口說話,將會怎樣?

玉姐說她永遠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悠悠和妹妹家女兒一起玩,她突發奇想讓外甥女對著自己大聲喊“媽媽”...她答應著,卻發現悠悠著急了起來,小表姐越是叫媽媽,悠悠越是急得跺腳,情急之下,悠悠竟然叫出了“媽媽”!玉姐對我說的時候,情緒激動,雙眼飽含淚花...她說這是悠悠第一次叫她媽媽..她說,那天她緊緊抱著悠悠,淚水打溼了孩子的肩膀...

世界讀書日||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她終於敢肯定,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沒有白費;

她第一次堅信,親子閱讀原來有這麼神奇的力量..

以後的日子,玉姐更加重視陪孩子讀書。如今悠悠已經5歲半了,讀幼兒園中班,除了語速有點慢,已經可以很好的與人交流...複查時醫生很驚訝,直呼悠悠的情況比預想的好太多太多...

我想,悠悠的巨大進步,是長期以來堅持親子閱讀的結果,更是母愛的力量。

玉姐的心酸和快樂,書本都見過。

玉姐的堅持和付出,時光都記得。

世界讀書日||一腦發育不良孩子媽媽的堅持,讓我看到了閱讀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