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人心匯聚合力 奮力奪取“雙勝利”

在這場冬去春來的大戰大考中,省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廣泛匯聚各方合力。

第一時間成立省政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部署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

第一時間向全省各級政協委員發出倡議,動員全體委員和社會各界用真情義舉馳援防疫一線,得到熱烈響應;

第一時間向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參加單位發出通知,組織引導委員在推動加快復工復產中充分發揮優勢作用,帶領行業提前謀劃、積極應對……

省政協緊扣不同時間節點,高站位統籌推進,組織引導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政協委員,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政協力量。委員們挺身而出、共克時艱,在各條戰線上,用心用情書寫新時代政協委員擔當作為。

火線逆行,展現最美委員風采

“我們的委員明知前方艱險重重,仍義無反顧選擇逆行。”在近日召開的省政協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上,省政協辦公廳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7日,住閩全國政協委員及福建各級政協共有11258名委員投身疫情防控,其中951名醫衛委員奮戰一線,四級政協委員捐款捐物9.66億元……

一個個閃光的數據背後,銘刻著我省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深厚家國情懷。

醫衛界別委員白衣逆行,展現最美風采。省政協委員、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李紅率百人護理隊伍馳援武漢。在認真做好醫護工作的同時,她時刻牢記自己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委員的神聖職責,積極履行凝聚人心的委員職責,協調組織在方艙醫院成立患者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穩定人心、堅定信心、增強戰鬥力的重要作用,這一做法受到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充分肯定。

港澳委員和僑聯界別委員守望相助,奔走在為湖北和家鄉疫情防控提供物資保障的戰線上。省政協常委、福建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蔡建四積極組織港區政協委員和香港閩籍鄉親捐款捐物,同時多方求購醫用防護服等防控急需物資。當獲悉有一批美國產符合歐盟標準的防護服待售信息時,他火速聯繫美國商家,經過30多小時艱苦談判簽下採購合同。他又緊急聯繫協調航空公司,包機將15000套、價值人民幣248萬元的醫用防護服輾轉運回,捐贈給福建省紅十字會、泉州市紅十字會和石獅市總醫院。

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醫療垃圾清運,同樣奮戰著我省委員的身影。疫情發生後,省政協委員、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潮克服困難,緊急調度分佈在全國17個省份的60個環衛運營項目公司,安排4萬餘名環衛工人、1.2萬餘輛環衛車輛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消毒消殺、醫療垃圾清運工作,特別是重點保障做好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範圍醫療廢棄物的清運和消殺。

復工復產,彰顯責任委員擔當

4月14日,省政協委員林建軍如常起了個大早,在衣襟端端正正佩戴上鮮紅的黨徽後,出門來到自己企業所在的莆田工藝美術城上班。

“我是一名黨員委員,更要在復工復產中走前頭、作表率。”林建軍說。這段時間以來,他積極響應省政協向委員們發出的倡議,採用“雲上覆工”模式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搶時間、補損失、增效益,共克時艱。

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協自2月份起就將履職重心轉移到助力復工復產上。九個專委會、九支專業化隊伍下沉到企業一線深入調研、精準幫扶。

“政策都落地落實了嗎?一線工人的工作生活有什麼困難?”省政協調研組在福建騰龍鞋業有限公司深入調研,通過社情民意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得到黨委政府的積極反饋和支持。

騰龍鞋業同時也是一家長期對口幫扶甘肅定西來閩務工人員的委員企業。雖然疫情之下經濟形勢嚴峻,但騰龍鞋業依然堅持保障員工工資發放。公司創辦人、省政協常委景濃說:“我們尤其重點關懷貧困地區來閩務工人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這是委員企業應盡的責任。”

“委員企業就是要起到表率作用。”省政協委員高玉鼎認為。他的企業從事生產醫用X光片等緊急醫用物資,自農曆正月初六復工後,就多方努力,實現百分之百達產。“雖然成本增加,但我們堅持不漲價,而且將部分產品用於公益捐贈。”

省政協委員、爹地寶貝董事長林斌和高玉鼎一樣,認為企業家委員必須具有社會責任感。他從農曆正月初四至今,沒有休息過一天,始終堅持督促口罩轉產事宜,爹地寶貝的口罩日均產能現已達420萬個。

省政協委員、福建省湖北商會會長雷雲是一名來自武漢的少數民族委員。他一方面組織會員企業捐款捐物,支援家鄉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抗擊疫情;另一方面幫助會員企業點對點接送湖北員工返崗,協助做好湖北來閩務工人員的疏導穩定工作,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在全省各級政協組織的引導聯繫下,政協委員積極奮戰在經濟社會建設各條戰線,按照省委關於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各項要求,以堅實有力的擔當作為貢獻政協智慧力量。

深入調研,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繼續發揮好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公共衛生安全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等,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

在省政協2月27日發給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的通知中,注重發揮政協優勢、助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是鮮明的主題。

近三個月來,委員們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紛紛以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建言資政、獻計出力。

江宵兵委員在調研中瞭解到我省農業龍頭企業——聖農集團的家禽養殖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於2月11日提交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福建省家禽業的影響與對策》的提案。針對疫情造成我省畜禽養殖業滯銷嚴重、飼料不足、生產停滯而帶來鉅虧的問題,提出要正面引導、暢通家禽產品和飼料運輸、扶持補貼等建議。省政協提案委第一時間與其溝通,將提案轉為社情民意信息直接報給相關省領導,次日便得到省領導批示,省農業農村廳立即吸收採納,促進相關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

省政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省政協開闢了遠程提交提案的多種方式,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更好地“雲集”委員智慧。“例如,收到的19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提案中,有的是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建議優化口罩分發方式,我們及時將其轉為社情民意信息,快速報送有關部門。”該負責人介紹,對於聚焦中長期國計民生的提案,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交辦。

截至4月10日,省政協收集到反映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的社情民意信息1512條,報送給全國政協、省領導、有關部門的有150多件。其中“加快制定我省參與疫情防控醫療衛生人員保障和激勵措施的建議”等30多件,或被全國政協採納,或得到省領導批示,許多內容已轉化為促進疫情防控和推動我省經濟社發展的具體舉措。

本報記者 林蔚 林清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