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有講究環山抱水納氣聚財

來源:古建中國

潮汕民居有講究環山抱水納氣聚財

潮汕民居群

  古建中國潮汕平原地理地勢複雜,江河密佈,村鎮多臨水,未近江河者多開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圓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體建築,以納氣聚財,也有“過池風”涼爽的實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養魚的實用價值。 潮汕聚落的選址和建造都是以“風水”為依據的。“風水學”首先提倡聚居,如(《發微論》)就言住家如四邊曠野,不見人煙,或山地獨居,總不吉利。從外在社會環境而言,南遷入潮的各宗族之間,宗族和土著之間,經常為爭奪生存空間而發生衝突;加之明以後沿海倭寇的襲擾與戰亂,迫使潮人不得不沿用祖先建造“塢壁”的方式,在潮汕興建外有溝渠寨牆環繞、內有碉樓望塔守衛的封閉式“圍寨”以保護族人。清朝人張海珊在《聚民論》中所言“閩廣之間,其俗尤重聚居,多或萬餘家,少亦數百家”,即指潮汕建寨聚居的風俗。

潮汕民居有講究環山抱水納氣聚財

潮汕建築

  潮汕人對至於住宅的講究,因格式已經有了,就是整座屋的方位問題、建築問題。因是聚族而居,並不是如墓地可以靈活選擇,地點的講究也不那麼複雜了。大多是坐北向南或偏西,或偏東;後座比前座高,前庭比後庭闊;不要三個門直衝,通風向陽就算。潮汕住宅非常講究風水,比如屋外側頂部山牆塑脊飾甚為講究,常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的五行屬性等作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灰塑,其中火星僅限於寺觀祠庵採用,這有傳統的哲理思想,又受陰陽五行學說與約定俗或的影響。而建築選址、朝向、格局、植被等就有更多的講究了,比如門前要有水、天井要有適當的過白、廳房要恰當穿插、前種榕後種竹等等。並因此還留下了蝨母仙、餘半仙等選風水和營造建築的許多傳說。

  潮汕人對宅址的選擇,無論是城市、農村都極信風水,尤其是山區,也是特別講究。

  從民間流傳的風水角度來說,比較講究風水選址。宅址後面,要群山環抱,山勢要飽滿且平緩,不宜陡峭、逼近宅址。忌諱山腰橫貫大路,這叫“刀掛龍鬚”;也忌諱山窩直衝宅址,這叫“凶煞”。宅址前面宜開闊,近處要有清澈明亮的池塘、江河、山泉,但不能是深潭。水庫是有源之水,圍繞屋前,曲曲彎彎而去,不能徑直流走,稱作“聚財”。如果站在門口,要見去水,不見來水。遠處要有秀氣的群峰,由近及遠依次增高。大門的方向要正對那座最高最尖的山峰,但不能群峰“龍脈”直刺門庭。據說這樣,子孫代代高升,一代更比一代強。所以潮汕最高的山脈鳳凰山區周圍的房屋大都朝鳳凰髻,它的海拔高度1300餘米,為群峰之首。

潮汕民居有講究環山抱水納氣聚財

潮汕民居走向

  講究風水,就是講究風和水。迷信之中又寓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它實際上就是講究房子的座向。潮州有句俗諺:“在生勿住向北厝(房屋),死後勿葬向北墳。”這是潮州閩劇建築選擇座向的基本原則。在這前提下,三面環山,冬天避開寒冷北風夏天可納從南海帶來的涼爽南風,這是氣候面的講究。生活離不開水,生產也離不開水,水流直從門前而去必定湍急,只有水勢迂迴方能流速緩慢、清澈,既可飲用,也可淨化空氣,繁殖魚類。靠山面水,這是地利方面的講究,避開之衝山窩,那是為了防止山洪衝擊;面前開闊,能使人胸懷闊達。環境對陶冶人的情操,影響人的性格是大有裨益的。

  潮汕人通常會請專於此術的風水先生。其實,風水先生察看地形,也不外乎按照所謂的“地理五訣”——龍、穴、砂、水、向來看。“地理五訣”是風水先生選擇風水的理論要訣。其實就把自然環境歸納為龍、穴、砂、水四大類,根據這四大類本身的條件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決定建築基址及位置方向。所以對這四大要素的考察和踏勘構成了風水活動的主要內容:宅址如果近山地,則要求這山勢飽滿而且平緩,不宜太過陡峭;如果近水,應該是有源之水,也不能徑直流去,這才能“聚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