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李清照:一句哀嘆讓所有大宋男兒蒙羞

李清照被後世譽為“詞國皇后”,也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既是韓琦的門生,又是蘇軾的“後四學士”之一,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易安居士,迸發出驚人的才情。但是,因為生活優越富足,她前期的詩詞中往往略帶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李清照儘管毫無機會和資格參與朝廷曠日持久的定都之議,但是她深情懷念京洛舊事的《永遇樂·元宵》詞,正是一種以“憂愁風雨”出之的、再真誠不過的家國之念。

才女李清照:一句哀嘆讓所有大宋男兒蒙羞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青州。李清照亦南下江寧,避亂江浙,顛沛漂泊。1129年,趙明誠突然染病亡故,命運把李清照拋入無底的深淵。如果說,丈夫的死是後期李清照痛苦的淵源之一,那麼她的另一個劇痛則來自於故國之亡,國愁家恨浸透詞作:

才女李清照:一句哀嘆讓所有大宋男兒蒙羞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永遇樂·落日熔金》)

面對元宵之夜,杭州城內歌舞昇平的景象,思念故國之情油然而生詞人通過今昔盛衰的對比,使讀者品味到國破家亡的苦澀悲涼。南宋末年詞人劉辰翁說:“誦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

才女李清照:一句哀嘆讓所有大宋男兒蒙羞

南宋小朝廷醉生夢死,不思收復故土。卻聽得一個孤苦婦人在此悲吟:“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南歌子》如果說李清照的前半生是和淚寫作,後半生則是泣血成章,其詞是用“生命的血液寫成的”。

國破家亡、無伴無子、孤苦無依,因再婚失敗還要忍受別人的嘲笑與譏諷。七十多歲高齡的她偶見鄰家小女清純可愛,便想將畢生所學相傳。可十多歲的小女孩淡然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讓她無言以對。

縱觀李清照的經歷,不管是兒女間的離愁別緒,還是關照民族命運的國愁家恨,或者是懷才不遇、備受譏諷的悲慘境遇,一言以蔽之,是“愁”字陪伴著她的一生,也正是這個“愁”字,讓李清照在我國古代男性獨尊的文學史上放射出獨特的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