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導語:

居住建築是各種建築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建築,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居住建築的形成,早在遠古時期,北京人居住洞穴的最高處,當時留下了一段空隙。經過十幾萬年風雨的剝蝕,空隙擴大,成了一個新的洞口。大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又來到這裡安了家,一直居住到大約1萬年前。這個洞的洞口高約4米,寬約5米。洞穴東半部的"上室"向南伸進約8米,是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洞的西半部是一個"下室",是埋葬死者的地方。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山頂洞人

像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居住過的這種天然洞穴,全國各地已發現50多處,屬於50萬年前到1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有的甚至晚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這些洞窟大部分位於河湖岸邊的山坡上,以便汲取生活用水並有較豐富的食物來源。洞口一般高出附近水面20~60米,洞內較為乾燥,而且洞口總是選在背風的地方。就是這些天然洞穴,作為人們最初的住所,伴隨著生活在山林丘陵的遠古人類度過了漫長的歷史歲月。 當生活在山林丘陵地帶的人們以洞穴為家時,生活在平原上的遠古人類以什麼為家呢?

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雖然在平原的許多河旁階地發現過古人類化石,以及遠古人類使用過的石器等,但至今尚未找到當時人們居住的遺蹟。他們或許像古文獻上所記載的那樣在樹上架木為巢;也許像世界上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樣將樹幹和樹枝插入土中,形成一道圍牆,上面覆蓋樹枝和茅草,構成一個簡單的臨時住所——風籬。但無論如何,隨著人類的進化和歷史的前進,人們終於開創了用雙手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時代,居住建築終於出現了。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洞穴居所

史前建築住居的不同形式經過上百萬年的漫長歲月,人類的體質在勞動中不斷進化,智力不斷提高,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和經驗逐漸積累起來。到1萬多年前,人們在植物採集活動中開始了植物的栽培,在動物狩獵活動中學會了動物的馴養,於是要求人們在一個地方相對永久性地居住下來,以便從事植物的栽培和家畜的飼養;人口的不斷增加,婚姻形態的發展變化,對住所的結構和條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複合工具的發展,磨製石器的出現,上百萬年居住洞穴和構築臨時簡單住所的經驗的積累,使大規模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成為可能。

於是,人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憑藉雙手和簡單的勞動工具,依靠群體的力量,開始了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永久性人工住居的建造一經出現,便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在各個地區很快出現了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結構不同、形態各異的住居。到4000多年前,人工住居的建造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地穴式住居、幹欄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地面建築住居等是中國史前住居的主要類型。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幹欄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

地穴式住居地穴式住居,又叫做"穴居",即掘地為穴,作為住居。它是人工住居的最初形態之一,是從以天然洞穴為住居而發源的,在古代文獻中稱之為"營窟"或"掘室"。地穴式住居又有橫穴式和豎穴式兩種形式。 橫穴式住居,又稱窯洞式住居,是在黃土斷崖或陡坡上橫向掘一洞穴作為住所,是黃土地帶人們直接模仿天然洞穴而創造的一種居住空間形式。

關於這種住居的形制結構,古代文獻中沒有明確的記述,考古學家憑藉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揭開了窯洞式住居的面紗。寧夏林子梁遺址窯洞式住居的發現和復原研究,把4500年前的窯洞式住居及其村落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林子梁是寧夏海原縣菜園村南的一條南北向山樑,1987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了一處4500年前的村落遺址。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窯洞式住居

遺址南部發掘的13座住居中,有8座為窯洞式住居。窯洞式住居坐落在半山腰,分上、中、下三排南北並列:上排2座,中排4座,下排2座。其中的3號住居,由居室、門道和場院等部分組成,是一處普通住居。居室是一個挖建於生土中的不規則半球形居住空間。居住面呈不規則圓形,南北面闊4.8米,東西進深4.1米,面積約17平方米;周圍是高2.4米的生土壁,其上部逐漸內收;頂部為雙曲生土拱,即常說的"穹隆頂",室內空間最高處約3米左右。洞室中央有一圓形鍋底狀灶坑,用來燒烤煮食;西北部近洞壁處有一片紅燒土,為長年燃火所致。

洞室挖建之初,居住者曾在室內挖建有2個儲藏物品的窖穴和2個放置器物的小圓坑,但後因廢棄不用而被填平了。門道開在洞室的東北側,方向約北偏東77度。門道寬1.44米,長1米左右,頂部為拱形。寬寬的門道利於室內採光和通風防潮。門道中央設一條南北向土塄,用作防水門檻。門道及其附近沒有發現掩閉設施的遺蹟,推測當時或許是用草木紮成的門簾來遮擋的。門道外面是一片在生土坡上挖填而成的場院,場院呈不規則半圓形,面積約37平方米,是當時的室外活動空間。這一住居曾被長期使用,室內地面逐漸被墊高。在使用過程中住居突然坍塌時,有一成年人被壓死在洞裡,直至今日考古學家才把他挖掘出來。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窯洞式住居

窯洞式住居

林子梁遺址發現的其他窯洞式住居,佈局和結構與3號住居大致相同,但又各有特點。如9號住居,居室平面呈扇形,頂部為單曲筒拱式,室內立有若干用於防險支護的木柱,門道中間發現了用於安裝門扇的木柱遺蹟,內壁抹有黃土草拌泥,門前場院為細長的溝狀甬道,直通外邊的路溝。又如13號住居,洞室平面呈馬蹄形,面積達30多平方米,中央的橢圓形灶坑長徑達2.2米。

內有用隔牆劃分的小空間,還設有套窯,用作儲藏間;有用作防險支護的立柱,洞壁佈滿插松明用的壁燈孔,是中國最早的壁燈遺存。洞口前有架於甬道兩側土壁上的雨棚設施。由此可見,13號住居不是普通的住居,有可能是氏族成員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林子梁的橫穴式住居雖建於4500年前,但無論佈局結構,還是建造方法,都與近代的靠崖式窯洞民居極為相似。住居選建在避風向陽、黃土覆蓋較厚的半山腰,以利於長期居住和就近進行農牧業生產。

建造時,先挖出崖面子(挖建窯洞的崖壁),再在崖面子下部由外向內、由下向上分段逐層挖掘,最後再對洞壁和洞頂進行修整,並挖掘灶坑,修整場院,一座窯洞式住居就建好了。在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時代,人們使用骨钁、石鏟等原始工具,挖建這樣一座住居可稱得上是一項大工程,這需要依靠氏族成員集體的力量。除林子梁遺址外,史前時期的橫穴式住居在甘肅、山西、內蒙古等地也有發現並各有特點,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橫穴式住居不僅已經成為黃土地帶居民所喜用的居住形式,而且已經表現出因地而異、因住居而異的特點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橫穴式住居

豎穴式住居,是在平地上挖一豎向坑穴、在穴頂構築覆蓋物而成的一種住居形態。它作為從橫穴式住居分化演變出來的一種居住空間形式,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甘肅鎮原常山發現的14號住居址,由豎穴居室、拱形門洞及斜坡狀坑道組成,是由橫穴式向豎穴式演化的一種過渡形式。

而河南省偃師湯泉溝遺址發現的仰韶文化時期的6號豎穴,即是比較典型的豎穴式住居。湯泉溝6號豎穴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口小底大的袋狀豎穴,平面呈圓形,底部直徑2米,口徑約1.5米,深度約2米。穴底的一側發現有紅燒土堆積,推測是灶的遺存;另一側發現一直徑約25釐米的柱子洞,相應的穴壁上發現有直徑10釐米的小柱子洞,復原為支撐頂蓋兼作上下出入之梯架結構的立柱和橫木遺存。頂蓋部分,是從穴口周圍向柱頂斜架椽木,再將橫向聯繫杆件紮結成框架,框架上面鋪蓋茅草、樹葉等構成屋面。立柱的一側敞開著,既作出入口,又可通風采光。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史前住居

豎穴式住居豎穴式住居的出現,擺脫了橫穴式住居只適用於黃土覆蓋層較厚地區且必須依靠陡坡斷崖的侷限,使地穴式住居的挖建地域擴展到了非黃土地帶的乾燥地區。但是,豎穴式住居出入不便,且穴內潮溼,溼則傷民,不易於長久居住。

於是,隨著建築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經驗的積累,豎穴逐漸變淺,穴頂結構逐漸增高、增大而演化為圍護結構,居住空間逐漸由取土而成向構築而成轉化,

豎穴式住居迅速發展為半地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半地穴式住居,顧名思義,是居住空間一部分為生土挖建而成,一部分為圍護結構構築而成的住居。它是豎穴式住居向地面建築發展演變的一箇中間形式,在中國史前時期分佈最廣、使用最為普遍,其結構、平面及形式千差萬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圓形和方形半地穴式住居。 圓形半地穴式住居,是半地穴式住居的原始形式。圓形便於挖建,並易於構築其頂部的圍護結構。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豎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

半地穴式住居無論在平面佈局、細部結構上怎樣變化,但其基本的構造是相同的,即住居內部空間的下部系挖建而成,上部系構築而成。也就是說,下部是就地取土形成的四壁,上部是利用樹枝枝幹及草泥土等構成的圍護結構。這種在豎穴之上構築頂蓋的住居形式,已經具備了建築學上的空間與體形兩個方面。而在結構上,半坡41號住居等所代表的木骨塗泥的構築方式,奠定了中國古典建築土木混合結構傳統的基礎,成為土木混合結構的中國古典建築的始祖。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半地穴式住居遺址

居住建築的空間結構的出現

地面建築式住居的最初形式是圓形的,而且頂部和四周的圍護結構渾然一體,屋蓋和牆體尚沒有明顯的分界。山西芮城東莊村201號住居址即是代表,它是從圓形半地穴式住居中蛻變而成的,其發展速度異常驚人,如6000多年前的半坡遺址3號住居,其形式和結構已相當進步。它的出現,標誌著史前居住建築在空間功能的組織上已經啟蒙。兩隔牆之間形成的獨立的緩衝空間,不妨看做是後世的"門廳",即中國傳統建築中"堂"的雛形。這一空間縱向擴展,則將室內分隔成前後兩部分,形成後世"前堂後室"的佈局;作橫向發展則與兩側的隱奧形成"一明二暗"的格局。因此建築史學家認為,門內兩側隔牆的出現,是建築史上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方形地面住居在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中,佈局結構也由一棟一室向著一棟多室的方向發展,以適應新時期家庭生活的需要。河南省鄧州八里崗、淅川下王崗、鄭州大河村等地發現的仰韶文化晚期的連間式房屋和排房建築表明,大約在距今5500年前後,一棟多室的住居已經出現在中國的中原大地上。

這使我們看到,即使在史前時代,居住建築也是為著不斷滿足因家庭和社會結構變化而產生的居住要求而不斷髮展變化的。 幹欄式住居人工建造永久性住所的時代開始之後,中國北方地區的居住建築沿著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建築的道路向前發展,而南方地區則由巢居發生和發展起了另一種居住建築類型——幹欄式住居。所謂幹欄式住居,就是在由柱、樁構成的架空基座上構築的高出地面的居住房屋建築。從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的距今7000年前的幹欄式建築遺存,可以窺知中國史前時期幹欄式住居之一斑。

居民建築生活史,史前洞穴時期,史前住居的只要形式

幹欄式住居

結語:

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勾畫出了中國史前住居的發展輪廓。以黃河流域為代表的乾燥寒冷地區,住居由地下上升到地面,經歷了地穴—半地穴—地面建築的發展道路,為中國傳統建築土木混合結構以及抬梁式屋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以長江中下游為代表的水網湖沼地區,住居由樹上降至地面,走過了巢居—幹欄式建築—地面建築的發展道路,是中國南方民居穿鬥式屋架的主要淵源

在長江和黃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區,史前時期也存在著適合當地自然環境的住居類型,如西藏高原的石壁房屋等。需要說明的是,在某一地區的某一時期,雖然有一種為人們所喜用的主要住居類型流行,但還會有其他形式的住居同時並存;一種新型的住居出現之後,原有的住居形式並不是馬上消亡,而是在繼續營建,有的甚至延續數千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