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格局大暴動!成都雙流躍居第一

機場格局大暴動!成都雙流躍居第一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且拐點仍顯得遙遙無期。


民航業遭遇史無前例的衝擊。


停航,裁員,破產,倒閉,縈繞在民航業周圍揮之不去。


英國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破產,澳洲第二大航空公司破產。


一時間,全球民航業似乎已經陷入混亂,基本上是朝不保夕。


悄然之間,民航業的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


前幾天,寫了一篇(點擊:3月,三大機場更為慘烈),北上廣三大機場的排名已發生大逆轉。


昔日:

北京首都第一

上海浦東第二

廣州白雲第三


3月依然變成:

廣州白雲第一

上海浦東第二

北京首都第三


第一和第三已經掉了個。


不過這種情況下,第一名也沒有獨佔鰲頭的喜悅,第三名也沒有失去頭把交椅的急切。


大家只盼著疫情早日過去。


但不管怎麼說,疫情已經在影響著民航業,甚至將長期改變著民航業的格局。


在3月,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國際航線佔比更高的機場受衝擊更大,而國內航線佔比更高的機場恢復得要快一些。


也正是因為這種航網結構的不同導致了機場格局發生大變化。


1

成都雙流躍居全國第一


誰也沒有料到,中國航空第四城、西部航空第一城成都以這種方式來到了老大的位置。


儘管誰也不知道老大的位置能做多久。


但至少說明了成都雙流機場的行業地位,也充分說明了成都繼上海、北京之後第三個建設第二機場的必要性。


3月份,成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198萬人次,同比下降56.7%。


雖然下降幅度也比較大,但在平均下降幅度71.7%的3月已經難能可貴了。


接近2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也充分證實了國內民航業的韌性和成都天府之國的消費潛力。


不僅如此,成都機場還遙遙領先於第二名深圳機場。


接下來,問題是成都雙流機場老大的位置能保持多久?


大家可以來猜一猜!


2

杭州蕭山機場躍居長三角第一位


全國機場格局發生變化,各個區域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國內經濟最為發達的華東地區同樣發生了重大變化。


以前一直位居華東老三的杭州蕭山機場名列第一。


2020年3月:

杭州蕭山108.6萬人次,同比下降67.3%。

上海虹橋108.1萬人次,同比下降71.3%

上海浦東95.3萬人次,同比下降85.0%

南京祿口69.0萬人次,同比下降72.4%

廈門高崎60.6萬人次,同比下降73.8%


杭州蕭山機場僅以5千人次的優勢超越上海虹橋機場。


在華東大型機場中,杭州蕭山機場下降幅度最小,也從側面反映了杭州的經濟發達程度,復工復產程度。


實際上,除了杭州,整個浙江省機場旅客吞吐量下降幅度為65.8%,也是華東六省一市唯一一個下降幅度小於70%的省份。


溫州龍灣機場42.6萬人次,同比下降60%。

寧波櫟社機場39.5萬人次,同比下降64.8%。


也是降幅比較小的機場,說明浙江省在復工復產方面確實不太一樣。


3

深圳寶安機場躍居粵港澳大灣區第一


香港機場第一,廣州機場第二,深圳機場第三。


一樣的是,深圳機場的國際旅客最少,因此受衝擊最小。


3月份:

深圳機場172.4萬人次,同比下降60.7%

廣州機場163.8萬人次,同比下降73.5%

香港機場57.6萬人次,同比下降91%。


深圳機場在全國的排名(不含港澳臺地區)也從第5躍居第2。


疫情改變了民航機場格局,這種改變是短期性的,還是長期性的?


如果是短期性的,這個短期又是多長呢?


2020年3月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萬人次)排名

機場格局大暴動!成都雙流躍居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