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你可以這樣做


孩子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你可以這樣做

絕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潑開朗,主動和小朋友玩成一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呢?

孩子為什麼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

一般來說,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 與同伴交往的時間太少;
  • 孩子幾乎沒有比較固定的、熟悉的玩伴;
  • 從小沒離開過成人的懷抱,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差;
  • 家長溺愛,養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會分享,導致寶寶不能融入群體;
  • 家長往往擔心孩子被“欺負”,總是給予過多幹預;
  • 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願接受人。

如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給孩子提供社交環境

多讓孩子接觸小朋友

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提供社交的機會,多帶他出門,和小區或者親戚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也允許孩子去別的小朋友家玩。

大人可以組織家庭間的聚會或出遊活動,給孩子做好社交榜樣和示範,比如週末兩個家庭約著一起郊遊,這樣孩子們很快就會玩到一起了。

多帶孩子到遊樂場玩,讓他學會排隊買票、排隊上滑梯、按秩序上下,學會社交的規則,學會同不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害羞,可以幫他找個比較外向的玩伴,也可以請幼兒園老師多安排外向的孩子和他一起玩。

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除了讓孩子在一起玩以外,玩什麼也有講究。需要合作的活動,比如團體音樂活動,一起唱歌、跳舞、玩樂器,能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讓孩子更積極樂觀,更合群。

體育運動往往也是需要集體合作,多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寶寶的合群性格。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結交更多愛運動、體能好的小夥伴,讓孩子在他人的帶動下提高參與鍛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陌生人

在超市、商場、公園、遊樂場等公共場所,鼓勵孩子多開口和陌生人交流。例如,陪孩子去商場買玩具時,讓他自己問價格,鍛鍊他的勇氣和社交能力。

家長少量參與,學會放手

孩子一開始還不能適應社交環境時,爸爸媽媽可以一起參與,陪在孩子身邊,引導和鼓勵他邁出第一步,這樣做幾次之後,孩子適應了,家長就可以慢慢退出,放手讓孩子自己和小朋友玩。

孩子之前難免發生衝突,有的父母太過於保護孩子,只要發生衝突,就再不讓孩子們在一起玩了,這樣做其實會阻礙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

正確的做法是跟對方孩子的父母約定好,互相都

抱著寬容的態度,商量好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什麼時候大人需要干預,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自己解決

這樣既可以有效保護孩子不受傷害,又能鍛鍊孩子自己解決矛盾衝突的能力。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孩子的第一個社交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能給孩子提供安全感和歸屬感,為孩子的社交活動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

家長平時要多陪孩子,做到真正有質量的陪伴,和孩子一起遊戲玩耍、講故事等等,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多鼓勵和肯定孩子的進步

多鼓勵孩子的社交行為,當他一有進步就表揚他,給他信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行為被父母認可,他或許就會更願意社交。

積極與幼兒園老師溝通,一起幫助孩子

和幼兒園老師溝通,請老師多關注孩子,在遊戲時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當眾講話的能力,請老師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增強他的自信心。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培養的,爸爸媽媽學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