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編前導語: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山去一位做了十幾年飯店生意的親戚家做客時被廚房的景象吸引了。親戚在灶臺上炒菜就像跳舞一樣手舞足蹈動作嫻熟,媳婦和兒子負責送外賣快速的翻看著單據一刻也不停歇,岳父負責配菜岳母負責打包老兩口乾活都必須跑起來才能趕上節奏,手機上還不停的響著一個聲音‘您有新的外賣訂單’,一家人的配合就像流水線一樣順溜,沒有任何多餘動作,大家都在跟時間賽跑,可見忙碌程度。這個景象持續了大約4個小時,老山被深深地吸引感覺特別治癒。這一切都是託美團的福。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1

每到飯點不知道該吃點什麼的時候打開美團搜搜附近,如果懶得出去吃那就叫個外賣。這些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

可是你知道嗎?僅僅十年前我們的生活還遠不是這樣。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2010年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1984》:超級獨角獸小米、美團,剛剛上市;蘋果在這一年發佈了被譽為史上最精緻、也最經典的一部手機:iPhone4;安卓應用市場的App數量首次超過10萬;谷歌正式退出中國,從而成就了百度的一家獨大;3Q大戰也在那一年爆發,周鴻禕打醒了騰訊…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當Groupon在美國風生水起的時候,受這種模式啟發,國內首家Groupon模式團購網站“滿座網”上線,開通了北京、上海、青島等三大城市分站,正是這個外觀、運營模式甚至域名都明顯有模仿痕跡的網站正式拉開了中國團購元年的序幕。

2010年年底,中國團購網站數量已飆升至2612家。團購導航類網站的數量也達到了258家,團購行業2010年總銷售額達到25億元人民幣。僅聚划算一家團購網站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5億元。



2

十年前幹團購的兄弟們是否還記得當年是怎樣跟商家推廣團購業務的嗎?

團購網站剛上線的時候為了吸引流量幾乎每家網站上都掛著0元搶黃金的單子,點擊人數接近百萬。當年美團網的口號是:‘每日一團’即每天在一個城市0點準時推出一款爆款套餐,次日0點下線,其套餐價格低到用戶無法想象。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緊接著各家團購網站爭相推出自己的套餐,菜品搭配,價格制定,推廣方案均由平臺方製作完成。每日0點項目上線所有網站都會在後臺使用軟件監測其他網站的銷售數據。當時各家網站最怕沒有單子,就是沒有可上線的項目。

因為十年前團購網站剛剛興起,商家們還不瞭解團購是什麼,即使知道也在觀望不敢輕易上手,其中有個原因是擔心平臺攜款跑路。所以想談一家餐廳合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此大街小巷出現了一個在國內比較新的職業‘BD’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BD,是一個英文縮寫,全名為Business Development。翻譯成中文就是商務拓展。拓展,就是在原有關係上加深關係,BD的關鍵點在於,什麼時候拓展,從哪方面拓展,以什麼形式拓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簡單點歸納就是:時間,切入點,體現形式;這幾點就是區分一個BD好壞的關鍵。

就是這幫兄弟沒日沒夜的談單子才有了網上那些打折的套餐,套餐的折扣非常低,比如雙人火鍋套餐大多折扣在5折以下,價格不超50元。

這樣的折扣是怎麼拿到的?那就要看看十年前的BD經理們是如何工作了。



3

各家網站的商務團隊每天早上晨會第一件事是彙報昨天的戰況,分站經理會逐一統計今天有沒有可以籤的項目,每到這個時候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因為項目沒有那麼好談,經常跑一天下來沒有任何進展,每個人都頂著很大的壓力稍不努力就會末位淘汰,所以開完晨會大家會馬上去跑業務,俗稱掃街。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掃街的時候基本上每家飯館都會進,想找老闆可服務員總會以各種理由阻攔,他們覺得這幫人是來推銷的或是賣保險的。BD們告知來談合作談團購業務,服務員不懂什麼網上賣飯的業務,所以就會不耐煩的想打發走。

好不容易接觸到餐廳老闆又要苦口婆心的介紹自己是幹什麼的如何通過互聯網幫助商家做銷售如何結算等等。商家則會半信半疑的看著這些奇怪的人,他們認為有人主動幫我做銷售?還幫我做推廣?最重要還不要錢?這怎麼可能,好像天上掉餡兒餅一樣,保不齊會有什麼貓膩。

團購剛上線的時候首單項目都是由創始人團隊靠自己關係拿下的,這些商家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接下來各分站業務員才會拿著這些成功案例不斷的給商家展示說明,不光要講業務怎麼合作還要講團購的商業模式,幫商家設計他的商業模式,幫製作套餐,分析客戶,如何推廣等等一系列工作。

有些商家一聽團購倒是很願意合作可是給出的折扣只有95折,這可行不通。各平臺為了用戶體驗折扣都不允許高於5折,商家一聽打到5折以下?那頭搖的就跟撥浪鼓似的,絕對不可能。

這時就需要彰顯這些BD經理的價值了,在套餐制定和價格制定上BD經理都非常專業,那是因為很多人都早早的做好了功課。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很多人每天上班之前都會先去周邊的菜市場轉轉,考察一下當天的菜價,目的是制定套餐價格的時候可以準確的說出每道菜的生產成本是多少錢,精準程度連商家都覺得震撼,不得不佩服這樣做功課的工作態度。

但是餐廳除了菜品的直接成本還有很高的運營成本,房租水電,人工工資,誰也不願意賠本賺吆喝。

這時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理由:不管參不參加團購運營成本依然存在,而團購收入是在原來銷售的基礎上額外增加的收入,雖然利潤較低但是給一些沒來過的客人有了一次到店體驗機會,商家就可以抓住這次機會為自己做好體驗式營銷,同時還可以消耗庫存,目的是讓消費者成為有粘性的回頭客經常來消費。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當年滿座網的工作人員向商家自我介紹的時候必須說這麼一句話‘我們不光是一個銷售平臺,更是一個精準營銷的廣告平臺’這句話很精準的表達了團購網站的定位。



4

2010年團購成了互聯網行業中拿風投最多的行業,工作人員與商家談合作的時候都需要背會自己公司拿了哪家機構多少美金的風投,以此來證明自己網站的實力。

網站為了防止流失想留住人才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承諾期權,有很多2012年之前加入公司的員工都拿到過期權。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北京某海鮮自助餐一天賣出3萬多單的爆款,同時全國各地的自助餐在團購也呈現了各種爆單,日銷售數量都在1萬單以上,針對死磕不下的商家有些平臺放了一個大招‘貼現’。

比如:原價49元/位的自助餐,商家給網站的價格是45元/位,網站賣價39元/位,中間6元的差價由網站補貼。

此政策一出團購大戰正式被推向高潮,各家網站開始爭相搶籤各種自助餐,從此自助餐成為各家團購網站爭搶的最主要商家之一。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那時曾有過一個很出名的段子:全國某知名高檔海鮮自助餐受到各家網站的追捧,基本上全國排名前十的網站都談了一遍,最後這家餐廳把各網站的城市老大叫到一起決定選一家平臺合作,各網站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向總部申請了很多優惠政策。

第一家發言的美團網說:

我們打算為您提供最好的推廣,結合線上各大論壇和線下高校及商場的地推,再加上我們每日活躍用戶數等等做營銷一定可以大賣,而且我們可以在佣金方面作出讓步,只收售價的10%。

緊接著滿座網發言:

我們同樣可以做到美團網說的各種推廣,最重要為了增加銷量我們決定佣金只收5%。這時美團退下。

拉手網發言:

我們可以不收佣金,美團,滿座捂臉退下。

24券發言:

我們每單貼現5元,美團,滿座,拉手石化退下。

團寶網發言:

我們貼20,各大網站暈倒退下。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回到公司之後各家網站開會抵制團寶,讓自家員工承諾絕不購買團寶貼現20元的項目,各員工也是一陣聲討,可下班以後依然有好多員工偷悄悄去消費,甚至有人看到某網站城市經理帶著一家老小也去消費。

那時各大團購網站的燒錢程度,可以說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同時網民們也撈了不少實惠。



5

西安有個項目,某某迪KTV曾賣過‘只需2.1元陽光場歡唱3小時’的團購套餐,而且網站還有1毛錢的佣金可賺。項目上線僅一小時銷售突破一千單。

緊接著KTV成為第二個爭搶的行業,全國各城市到處都能找到‘9.9元不限時歡唱’等套餐。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為何能拿到這麼低的折扣?平臺給商家的理由是這樣的‘賣不出去的房間空著也是空著,服務員的工資,房租,水電物業費一分不少需要交,而唱一小時KTV耗電成本最多2元,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度,套餐內容還需多送兩盤瓜子。唱一下午KTV再嗑上瓜子,創造用戶購買酒水的需求,可以用酒水利潤補貼其他運營成本’。

團購為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也是巨大的,2010年之前中國電影行業一直不溫不火,自打團購網站出現以後看電影不再是一件奢侈的消費,團購價也成就了中國的電影票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週末走進影院來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

甚至有網站與電影院合作,採用包場看電影的形式獲取客戶,3000元包一個場次,每張電影票售價9.9元,項目一旦上線分分鐘秒殺售罄。



6

團購剛開始的時候灌水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些項目不夠優質沒什麼銷量,(本身用戶就少,還都是pc端購買不方便)掛個0單多難看。網站城市經理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任務,項目0點上線之後如果沒有銷量那麼每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就要登陸後臺刷兩單上去。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因為網民都是跟風消費,銷量越好的項目越容易跟風,所以每家網站都有不同類型的灌水項目,為的是讓網民們看到網站的高銷量。

聽說還出了一個特別搞笑的事:有個網站的工作人員籤項目的時候沒有與商家交代可能灌水的事情,項目上線之後一天時間賣了500多單,商家一看挺了,隨後馬上大量採購原材料,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迎接即將要來一大波客人。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可是幾天過去之後沒有客人來消費,商家很納悶小心翼翼的向網站打聽,一問才知根本沒賣幾單全是水份。這下商家傻眼了,一大堆原材料眼看放不住要變質。

這可怎麼辦?商家急了開始與網站反目,嚷嚷著要宣揚這種作弊行為,找電視臺曝光,打315熱線等等。

網站多次出面調節都無法安撫商家,最後由城市經理發動分站全體員工購買此套餐,買完之後找公司報銷,公司把這個套餐作為福利發放給了自己的員工,讓員工帶著家人去店裡消費,就這樣才算減少了一些損失。

像這樣的烏龍事件還有很多,有一個火鍋店老闆是個小股東,在北京出差的時候偶然看到有家團購網站賣一個叫‘菜市口麻辣燙’的項目,一天銷售幾千單。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這位老闆一下感受到了團購的力量,回到老家第一時間找到這家網站在當地的工作人員要求做一次團購,並且主動設計了兩款非常實惠的套餐。

套餐一:45元享受超值2人套餐,兩葷四素+兩杯飲料無限暢飲

套餐二:89元享受超值4人套餐,四葷六素+四杯飲料無限暢飲

菜量非常足,肉也很地道,再加上自己本身在當地的口碑,上線後僅幾小時就開始大賣,一天的銷售額就突破了5萬元,網站看到銷量這麼好的項目也加大了推廣力度。

可問題出現了,這個小股東在制定套餐的時候目的是想炒作自己在大股東面前的地位,一味的追求低價甚至跌破了成本,沒想到賣的越多虧的越多,最後虧損到了支撐不住的地步。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小股東一看這事辦砸了馬上跑路消失,留了個爛攤子讓大股東接手。大股東不認賬,讓客人消費不對,不消費也不對,最後實在急了甚至動用了一些社會人員要找這個籤項目的工作人員算賬。

可是自己不在理,合作是主動要求的,設計套餐也是自己人做的,網站賣力推廣也是應該的,,最後也只能啞巴吃黃蓮。



7

再後來團購網對自己的定位逐步由精準營銷的廣告平臺演變成一個銷售平臺。就連美團也打破了每日一團的口號。慢慢的各家線上的項目一再延期不下線,從3天延到5天,再到一週,再到一個月,最後打折已經成了一種常態,項目可以永遠不下線。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各網站再也不愁沒有單子了,而且合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寬廣,由最初只有餐飲變成後來的各行各業。

團購網站的出現給中國的消費帶來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作為生活服務引領式消費的風向標確實滿足了廣大網民的消費。可以說為各行各業提供了一條生存的道路,也給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實惠。



8

時間過的太快,當年奔波在大街小巷的BD經理們大多是87,88年左右出生的年齡,現在已跨越而立之年,甚至為人父母。

不知他們現在打開美團的時候會不會跟身邊的朋友暢聊一下當年的一些壯舉和趣事。

每日起早貪黑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從商家不認可到商家離不開,這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正是這群年輕人作出的成績。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想問各平臺當年的BD經理們

你們還會想起十年前跑過的商家嗎?

還會與當年一起跑業務的夥伴們取得聯繫嗎?

還記得當年的那些趣事嗎?

你們現在過的好嗎?

你們在哪...?

團購網站的衰落也是斷崖式的,從一夜之間進入千團大戰到一夜之間只剩美團孤軍奮戰,這背後見證的是中國的一個經濟時代。

今日每一個商家如果沒有與美團合作基本上很難生存,而人們從美團訂餐或者叫外賣也已成一種習慣。

十年前的商家會鄙視團購用戶,認為這些都是愛佔便宜的人。而現在消費者已經成為真正的上帝,用戶的差評幾乎成為商家的個人徵信,一旦得罪客戶就有可能進入黑名單。

集結啦!十年前幹過團購的兄弟們,你們在哪?

千團大戰已經成為歷史,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的歷史上寫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

我們不得不去感謝那些曾經為了團購事業奮鬥的人們,是你們的付出帶活了整個中國的市場經濟。



編後語:十年前老山也是團購大軍的一員虎將,曾在一家很著名的網站做到全國五虎的位置。參與了百團大戰到千團大戰的所有戰役,見證了一個互聯網行業的興衰。今日回憶整個過程像極了春秋戰國。在這裡祝福當年一起奮戰的兄弟們「幸福」!

最後做個小小的調查:

1.你還記得十年前有哪些團購網站?

2.當年的BD經理們你們還記得哪些有趣的故事?

請寫在評論區


老山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