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已經開始找上年輕人,選擇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這5點值得注意

上個月收治了一位19歲的小姑娘,竟然也有痔瘡了。

這個小姑娘患痔瘡後並沒有到正規醫院治療,而是因為“怕被別人知道,怕在公立醫院遇到熟人”,而選擇去省城的私人醫院做痔瘡硬化治療。

痔瘡硬化手術很便宜,這小姑娘志得意滿出院了,但接下來的日子簡直就是她的噩夢。

從第二天開始,手術併發症就來了,一直有嚴重的肛門疼痛。按她的說法,痛得連放個屁都不敢,憋著也痛,放出去更痛……

部分不正規的私人醫院,他們一貫做法---宣傳手術很便宜,但出現併發症後的治療,價格非常貴。照個紅外燈美其名激光治療,費用好幾百;每天吊個消炎藥又好幾百。

小姑娘不知道社會深淺,被套路後沒錢了,病又沒好,只能向家裡人求助,別提心裡有多委屈和羞愧。

來到我這裡後,一番檢查即可得知,小姑娘是硬化治療後局部痔核缺血壞死引起肛門感染。

用了幾天的消炎藥、消腫藥,並且囑咐病人每天早中晚用溫水坐浴,肛門疼痛的症狀大大改善。

指導飲食後,小姑娘排便開始軟了,疼痛也減輕了。

痔瘡已經開始找上年輕人,選擇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這5點值得注意


痔瘡的形成,並非一天兩天,目前尚無準確定論,有三個說法比較流行

1)肛墊下移學說:肛門周圍有環形的組織,由血管、肌肉和彈性組織等形成,排便時肛墊隨著排便脫出,排便後又自動回彈進肛門內。有些人因為大便硬結、久蹲等不良情況,導致肛墊脫出後很難回縮,長期以往會引起局部充血、水腫、痔瘡形成。

2)痔靜脈血栓形成:肛門周圍有其特定的靜脈叢,分娩、久蹲、大便硬結、前列腺增生等問題,可導致靜脈曲張,局部水腫形成血栓痔。

3)不良飲食習慣及疾病:長期喝酒、吃辣,或者有肛竇炎、肛周膿腫、肛瘻等問題,也會引起痔瘡形成。

痔瘡已經開始找上年輕人,選擇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這5點值得注意


痔瘡的預防,首先要從飲食和生活習慣開始改變

1、早期的痔瘡(無症狀期),只要多喝水(每天最少2L水),增加纖維性食物(如減少主食,增強水果、蔬菜等副食),減少肉食和刺激性食物等,就可以保持大便通暢,緩解痔瘡水腫;其次改變不良的大便習慣,如久蹲、用大力排便等。

2、每天溫水坐浴、做提肛運動,可以加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痔瘡水腫。

3、肛門內注入油劑或栓劑,可以通過潤滑和收斂的作用減輕肛門不適感,外面常用的痔瘡類藥膏就能達到同樣作用,早用早預防。

4、對反覆凸出痔瘡,每次排便後要用手把凸出的痔瘡推回去,便後45℃溫水高錳酸鉀(1:5000)坐浴消毒10-20分鐘,再加強提肛運動,可預防復發。

痔瘡已經開始找上年輕人,選擇正確的預防和治療,這5點值得注意


5、嚴重的痔瘡,如果通過1-4條無法改善,建議儘早手術治療。

總結:

因為現在年輕人飲食的不注意,各種重油、重辣或者冷飲等刺激,加上少運動,蹲便時長時間玩手機等,很容易導致痔瘡形成和加重。

痔瘡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大量出血,遇到過因為痔瘡大量出血後頭暈摔倒致命的病例。

所以,曾醫生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早做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