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縱覽金融史,或許可以這樣說: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17世紀的紐約是荷蘭裔移民聚居的城市,當時叫作新阿姆斯特丹,他們與紐約和華爾街的誕生息息相關。地理上的華爾街,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全長僅500多米,寬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譯。它的最東邊是紐約的東河,最西邊是華爾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就埋葬於此。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然而在17世紀,華爾街並不是今天這樣,當時不過是荷蘭人用來保護自己的一道木柵欄牆,用來抵禦英國人和印第安人的進攻。該牆用圓木建成,東起珍珠街(那時的海岸線),西至今天的三一教堂,全長約713米。教堂的西側臨近哈德遜河畔陡峭的懸崖,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城牆設有兩個大門,一個建在東河口,是船隻卸貨的地方;另一個建在與百老匯街的交匯口,是向北的主要陸地通道。
阿姆斯特丹的精神遺產

1581年起,享有獨立主權的荷蘭共和國從此出現在歐洲版圖上。新生的荷蘭共和國沖垮了貴族與平民之間原有的嚴格等級界限,教會對世俗社會的控制也被大幅削弱,寬鬆的經濟與宗教環境吸引了人們從歐洲各國來到荷蘭,當時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移民,荷蘭的經濟由此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這個自由、民主、寬容的國家給予人更廣闊自由的思想空間,使人們主動承擔風險,想建立自己的公司。由於當時來到荷蘭的移民越來越多,導致了市場競爭的加劇,荷蘭人必須要把他們的貿易延伸到更遠的海域和國家,向海外探險已經成為必然。所有這些探索發現都需要資金,並具有相當的風險性。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而在阿姆斯特丹即將誕生的股份制公司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其實,早在20年前的英國已經誕生了股份制公司,但那只是在嚴格等級制度下由幾個大股東組成的公司。而在自由平等的荷蘭,無論是貴族、富翁,還是平民,甚至僕人,都可以成為股份制公司的股東,大家一起承擔風險,並共享收益。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來自全國的100多家貿易公司成為股東,並通過設立在荷蘭6個海港城市的辦事處開始面向荷蘭公眾發行價值650萬荷蘭盾的股票,其中在阿姆斯特丹發行的股票數量佔到了總數的一半以上。股票的公開發行,使東印度公司迅速完成了遠洋貿易的資金儲備。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認為,“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發明可能是世界過去五六百年最關鍵的一個發明之一。”
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第二年,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受到東印度公司成功的鼓舞,其它荷蘭公司也開始效仿東印度公司面,面向公眾發行股票進行商業融資,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市場在阿姆斯特丹誕生,它的建立讓資本能夠更有效地流動。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在阿姆斯特丹形成的良好的商業信用為解決商業活動中一個重要問題奠定了基礎,在當時各國商人帶著本國貨幣來到阿姆斯特丹,那麼荷蘭人創設了匯兌銀行,它將不同國家的貨幣兌換成一種通用貨幣,這也是現代銀行體系的前身。
現在,世界各地星羅密佈著各種的證券交易市場,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了60萬億美元,從650萬荷蘭盾到60萬億美元,資本市場經過400年的發展已經匯聚成流動的海洋,而期權、期貨、保證金交易、股指交易、賣空,這些在現代金融市場中存在的概念全部誕生於此。
從本土到全球

不得不說,荷蘭人發現東海岸的新阿姆斯特丹完全是一個偶然。英國探險家亨利·哈德遜先被荷蘭人重金聘請,但後卻不幸失蹤。不過他的日記卻留在了荷蘭,其中記載,哈德遜的船隊曾經在一條河口溯流而上,發現那條河裡生活著很多海狸,而海狸皮在當時極受歡迎。
當時,荷蘭主要與俄國進行毛皮貿易,用歐洲的各種貨物交換俄國的毛皮,然後再將獲得的毛皮賣到歐洲各地的市場上賺取利潤。而當時俄國的毛皮供貨量日漸衰弱,歐洲大陸上卻找不到其他能大量供應毛皮的新供貨商,新發現的哈德遜河正好補上了這一缺口。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直到1611年,荷蘭人才由範特韋恩霍森公司(Van Tweenhuysen Company)率領,跨越大西洋來到了哈德孫河,將探險隊的航海成果轉化為現實利益。經過十幾年的摸索,荷蘭人在美洲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皮毛交易體系。荷蘭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關係也愈發緊密起來,荷蘭人想要儘可能多的皮毛,最好的當然就是河狸皮毛。作為交換,荷蘭人會給印第安人各種各樣的歐洲產品,包括刀子、金屬質地的盆盆罐罐、玻璃器皿,和羊毛布料。


與此同時,一位17世紀的歐洲觀察者注意到貝殼珠“對於印第安人來說適用於一切場合,就像黃金和白銀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一樣。” 荷蘭人和長島上的印第安人的關係就是這樣漸漸發展起來的,後者生產了太多的貝殼珠,所以荷蘭人乾脆用“貝殼之地”來指稱長島。荷蘭人會用歐洲產品和長島人交換貝殼珠,然後再用貝殼珠去和其他印第安人交換皮毛。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商業頭腦的荷蘭人明白,保住新尼德蘭的辦法就是鼓勵移民定居。此時正是荷蘭最繁榮昌盛的時候,所以幾乎不可能找到願意前往美洲定居的荷蘭人。但是,有一小批被荷蘭人稱為瓦隆人的新教徒在以土地為抵押,擔保換取定居,且承諾為公司工作六年的前提下,於1624年1月底乘坐“新阿姆斯特丹號”前往哈得遜河。


新阿姆斯特丹的創立

瓦隆人的到來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荷蘭皮毛交易者從此不能再隨意控制海岸沿線的這些地區,從此時起,這一地區裡皮毛交易都變成了公司的事業。1626年,西印度公司董事之一彼得•沙根(Peter Schaghen)給議會寫信匯報說,他們花60荷蘭盾從印第安人手裡買下了曼哈頓島。當時的曼哈頓還是一片荒蕪之地,沒有人能夠想到它會發展成為現在寸土寸金的國際金融中心。而完成交易之後不久,新尼德蘭的首任總督彼得•米努伊特(Peter Minuit)就將這裡改名為新阿姆斯特丹,隨後在城市北方修建了華爾街。
在1639年荷蘭政府停止了公司的貿易壟斷並引入了新的激勵措施之後,新阿姆斯特丹的貿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瑞典人、芬蘭人、法國人、德國人以及其他人都來到這裡加入貿易。儘管不同的移民團體之間的官方關係有時很緊張,但不同的社區也建立了貿易和婚姻聯繫,並找到結盟和合作的理由。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美國金融史學家約翰·戈登評論說,“荷蘭人來到現在的紐約,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為了發展經濟。這種精神留給了紐約,紐約至今還是世界上最商業化的城市。”
依託其本土的金融制度優勢,新阿姆斯特丹的商業模式更為正式,且以紙張為基礎,比鄰近的英國貿易更依賴於書面合同、公證協議、賬簿和抵押,以及債券和期票等金融工具。為了避免商品走私,相關法律規定“所有船舶在卸貨前,有義務向局長及其助手出示貨物清單,並在貨物到達和離開前接受檢查;如果發現貨物種類或數量超過清單內容,則應按慣例沒收這些貨物。”與此同時,所有商戶每年必須帶著自己的度量衡去市政廳檢查,確保無誤,且所有的度量衡規則和(舊)阿姆斯特丹城相同。而任何未使用規定度量衡的商戶,無論其地位或國籍,一經發現將被罰款10荷蘭盾,第三次違規將被關店。類似於這樣的法條可以有效確保出口商品質量,並完善金融貨幣體系,這完美體現了荷蘭商業精神所強調的平等與規範性。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與其它西歐國家的移民目的不同,荷蘭人成功將新阿姆斯特丹變成了北美大陸最大的商品貿易市場,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機遇。例如Govert Loockermans1633年從荷蘭來到北美時僅是一名小職員,但之後能代表Verbrgge家族的部分利益,而Oloff Stevenson van Cortlandt之前是一名普通士兵,隨後在西印度公司中承擔重要職位。可以猜想到,像他們這樣本為“小人物”,卻在北美成就事業的荷蘭人不在少數,而如今的“美國夢”即是當年“荷蘭夢”的進一步昇華。
今天,紐約城中17世紀荷蘭人留下的建築已經屈指可數,僅有一些地區的命名還能看到荷蘭語的影子,比如布魯克林、斯塔滕島和哈勒姆。但正如四百多年前的新阿姆斯特丹那樣,紐約以它寬鬆的經濟、社會環境和包容的人文氣息同樣不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荷蘭人用勇於開拓、善於創新的特質為全球訂立標準,彰顯了一個城市可以如何用企業家精神影響整個世界。而每日早晨從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傳來的開市鐘聲,則是對其建立的金融制度和契約關係的最佳紀念。
正如紐約市長在為紀念美荷400週年友誼所建造的新阿姆斯特丹展廳揭幕時所說,“紐約市今天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對任何尋求更好、更自在生活的人都張開它的懷抱。紐約市深深感激荷蘭,因為荷蘭人在紐約市創立之初就將寬容和慷慨的精神滲透於此。”

以上文章來源於荷蘭外商投資局

BSN分享丨沒有荷蘭就沒有紐約,沒有荷蘭人就沒有華爾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