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人韓殿勉用身體當導線 張開雙臂接通炸斷電話線

開原人韓殿勉用身體當導線 張開雙臂接通炸斷電話線


開原人韓殿勉用身體當導線 張開雙臂接通炸斷電話線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多個“炸不斷的電波”故事,韓殿勉就是其中之一。採訪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前,記者曾有種種顧慮:身體是否健康,能否接受採訪……但到老人家時,記者面前的韓殿勉腿腳靈便,耳聰目明。他還帶記者走到他家的照片牆邊,照片上的每位戰友,他們的名字,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都毫不停頓地一一道來。韓殿勉的兒子對記者說,父親尤其是對在戰場上救過自己生命的戰友陳祿,總是念念不忘,這些年一直尋找,但至今沒能找到。


工 兵

韓殿勉


現年88歲

入朝年齡

18歲

入朝時間

1950年10月

參加戰役

金城反擊戰

所屬部隊

工兵22團


提示


前方戰場響起了衝鋒號,頃刻間,戰士們的喊殺聲、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驟然響起。

參加抗美援朝戰鬥近4年了,22歲的韓殿勉知道,步兵部隊發起衝鋒了,此時卻沒聽到炮兵的火力支援。看著手中排查出被炸斷的炮兵部隊電話線,作為電話員的他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接通,好讓後方知道炮火支援的具體點位,但此時,怎麼拽兩頭的電話線都連接不上,就差那一米多的距離啊!情急之下,韓殿勉用手分別握住線的兩頭,以身體當導線……


部隊打到哪,電話線就佈設到哪


4月27日,在位於鐵嶺開原市谷豐路建材城小區,記者向居民打聽這裡是否住著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幾位曬太陽的老人熱情地指了指前面的樓,“就住在那個樓的一樓,很好找。”果然,身穿軍裝、掛滿軍功章的韓殿勉老人如約等在那裡。

透過他家的落地玻璃門往裡望,滿牆的錦旗、獎狀以及鑲有數十張老照片,牆上還有一幅書寫著“炸不斷的電話線”字樣的藝術作品,述說著老人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

記者快步走進屋。雖已89歲高齡,但韓殿勉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對於自己當兵入朝作戰的經歷,他仍然記憶猶新。

17歲時,韓殿勉就懷揣著當兵的夢想,在鄉里經過積極訓練後就報名參了軍。1949年5月1日,韓殿勉正式入伍。此時,東北戰事已經結束,幾經整編,韓殿勉隨所在部隊改編為志願軍工兵22團,並於1950年10月入朝作戰。

“我們工兵團負責鴨綠江、清川江的架橋以及搶修被炸燬的道路、修築工事等任務。過江時,我就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在戰場上立戰功,報效祖國和人民。”他回憶道,過江後不久,根據部隊需要,韓殿勉被選拔為電話班副班長。經過短期訓練,由五六個人組成一個電話班負責架線、看守總機,“地面、交通壕、山上、河裡、浮橋……部隊打到哪,我們就把電話線佈設到哪,以確保與後方的聯絡通暢。那時候,電話線經常被敵軍炸燬,我們就得馬上冒著危險去搶修。”


在兩個炮火封鎖區之間搶接線路


韓殿勉說,金城戰役是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場戰役。

1953年6月12日,韓殿勉所在的一營接到工程兵指揮所的命令,開赴金城前線執行軍事反擊作戰任務。6月17日凌晨,全營剛抵達“三八線”前沿地帶,就冒著敵人的炮火,立即緊急拓寬前線道路,以便大部隊能順利通過。

根據指揮需要,他所在的電話班利用步兵部隊作戰的交通壕,佈設了電話通信線路。“金城反擊戰以來,那一晚是敵人炮擊最兇猛的一夜。8點多鐘,敵人一陣炮擊後,前線部隊的各路電話線大部分中斷了。”韓殿勉接到了班長呂佔一的命令,和戰友陳祿一起去搶接被炸斷的電話線。他們每人扛起一捆約百米長的備用電話線,拿上一部便攜式電話機、一支衝鋒槍、三顆手榴彈以及鉗子、電工刀等工具就衝出了防空洞。

兩人在敵人的炮彈爆炸聲中,冒著小雨,順著交通壕捋著線向前排查。這條電話線橫貫兩條公路、兩條河流、三座山嶺,伸向“三八線”中線戰場喬沿山主峰六O三高地,中間經過兩個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全長近10公里。眼前伸手不見五指,為了躲避敵人的炮火追蹤,他們不能隨意打開手電筒,為了尋找電話線的斷點,韓殿勉和陳祿就一邊捋著電話線一邊往前行進。走了不久,他們還遇到了另外幾組步兵和炮兵部隊的電話查線員。

在敵人的炮火封鎖區,每隔幾分鐘就會有敵人的炮彈在附近爆炸,兩人一邊緊張地接線,一邊用電話機與營部指揮所進行試機聯繫,與總機通話後,又利用炮彈的閃光瞬間急速前進。

敵人的炮彈松一陣緊一陣地打個不停,他們好不容易接上了幾個斷頭,突然一聲巨響,一顆炮彈在韓殿勉和陳祿的身旁爆炸了。氣浪把韓殿勉掀倒,石頭、泥土噼裡啪啦地向他身上砸去,他的頭上頓時鼓起了幾個包,全身是被劃破的傷口,而陳祿被震昏了過去。韓殿勉把陳祿搖醒後,兩個人又跑步前進到敵人的另一個炮火封鎖區,就這樣兩人在兩個封鎖區之間,不斷地搶接被炸斷的電話線。


電話線只差一米多的危急關頭


到了下半夜,兩人已接通100多處斷線,所剩的備用線不多了。在緊張接線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之前遇到的幾組電話查線員在敵人的炮擊中犧牲了。

“我當時對陳祿說,我們倆不管誰犧牲,另一個人都要繼續向前,保證把所有斷的線路都接上。陳祿比我小一歲,也堅定地說,無論多麼危險,我們一定要完成任務。”他這樣告訴記者。

18日拂曉時,韓殿勉在試機中接到了營部指揮所要求他們撤回的命令。兩人順著交通壕往回走的路上,又發現一處斷線,“因為都有標記,我一看是炮兵部隊的電話線,我們得趕緊給接上啊!但是線不夠長,怎麼拽都接不上,差一米多的距離。”

那時,韓殿勉聽到前方步兵部隊衝鋒的吶喊聲。他知道,前線發起衝鋒了,但此時卻沒聽到我方炮火的掩護。“我分析一定是炮兵營的電話線斷了,聯絡不上,後方不知道前線衝鋒的情況。我心想,我向黨支部表過決心,寧可自己犧牲也要保證電話暢通。我馬上告訴陳祿,如果我犧牲了,他一定要繼續想辦法保證電話暢通,然後迅速握住電話線的兩頭,用我的身體做導體來接通電話。隨後,我就被電流擊昏了過去。”

等韓殿勉醒過來時,已經是18日下午了,他躺在野戰包紮所的防空洞裡。“營教導員來看望我時,告訴我說是陳祿把我揹回來的,還轉達了總部對我的慰問,說我為黨為祖國和人民立了大功,是炸不斷的電話線。”

康復了幾天後,韓殿勉就又返回前線。同時,他獲得了由志願軍政治部授予的功臣榮譽,還獲得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的二級戰士榮譽勳章。1955年11月,韓殿勉當選為東北軍區的全軍英模積極分子代表,在北京召開的全軍英模積極分子表彰大會上,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這些年,韓殿勉時不時地回想起那段戰鬥的經歷,他感慨地說,很懷念當時的戰友,尤其是在他負傷時揹他回到後方的陳祿。

來源 遼寧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