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班上有個男生,對籃球的摯愛幾乎已到“球不離人、人不離球”的境界。對於他的熱愛,我本無偏見,誰沒有一個興趣愛好?但是學校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在教學區打籃球,可是這位籃球酷哥總是情不自禁。後果可想而知:他的籃球,僅僅是進學校的德育處就已有三次之多。

每次都是我去幫他“贖回”籃球。儘管他疑惑不解地望著我,我仍然沒有隻言片語的指責批評。

直到有一天他來找我:“田哥,為什麼?為什麼?我已經是第N次犯錯、煩勞您的大駕了。您卻一次、連最起碼的一次也不找我談!更別說狂風暴雨的批評和指責!您讓我寢食難安!籃球我已放宿舍一天了,求求您別在心理上折磨我了!批評我幾句吧!”

“你對自己認知已放在這裡,談與不談,已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知錯,已經自省,談與不談又有什麼區別?”我淡淡的說到。

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我們領著孩子、推著孩子、鞭策著孩子,孩子可能不會迷失方向,但方法和結果不是孩子自己建構的,終不牢靠。孩子自己主動探索嘗試解決問題時,建構的知識結構、能力體系、情感價值才會終身難忘。

在我們一次次苛刻的批評指責中,我們可以立竿見影地阻止孩子的違紀,但在孩子的心中會不會留下恨?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另外一份天性?對孩子的成長又會有怎樣的幫助?有時候,我們的批評和指責僅僅是讓孩子做出了一份外顯的行為的隱藏。

或者你會問:“難道我們就這樣縱容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屢次犯錯嗎?”

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基於對事物或知識的好奇、渴求之心,有時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這些僅僅只是因為他們的年幼無知或者是心智的不完善,與他們的本質沒有任何關係。

比如說:有孩子因貪戀精彩的課間遊戲而屢次遲到,難道我們就能簡單地把這歸結為孩子的品質問題嗎?或許假以時日,他們自己就會具備對自己好奇心的約束力。

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責罵,對其進行強制干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逆反之心,呈現出生命的惰性、不安分、狂躁等被扭曲了的人格形態。

對孩子的教育,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學校本來就是孩子進入社會的一個緩衝區,是一個允許犯錯的地方。既然是緩衝,就應該是一種動態平衡,而不是一種靜止不變的恆定狀態,因此對孩子的犯錯就應允許有反覆。我們又何必太強求?教師對孩子的愛,不能成為無邊界的溺愛,更不能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橫加干涉。

改變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我們的教育只是或許能引起質變的外因,而內因,無論我們看到抑或看不到,都緊緊地攥在孩子的手中。因而我們的教育不僅僅需要懲罰,還需要寬容,需要對生命的敬畏和順從,需要喚醒、引領、守望和靜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