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很多建企負責人調侃道,如今幹工程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你不幹,那就等著活活餓死;你要是硬著頭皮幹,那就有可能虧死,整不好還有可能觸犯法律。這種現象如果用當下流行詞來形容,那就是“建企的尬舞”。


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01

低價中標


低價中標一直以來都是建企的緊箍咒,你不低價中不了標,你低價了,要虧。雖然我們都知道低價中標“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但是隻要是在低價中標這一遊戲規則裡,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其次儘管這幾年的人工成本、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但工程定額一直沒更新,而更惱火的是中標價格反而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下,能做出優良的工程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你不覺得嗎?


中標價格低,進場後利潤空間也被壓榨,建設方出於成本考慮,進場前經過幾輪優化,進場後還要拉著總包來出謀劃策,這個工程做法取消、那個工程做法變薄一點!無樑樓蓋取消暗梁,這是偷工減料,出了事就是謀財害命!還把責任分攤給了設計和施工單位!你不幹,有人排著隊等著幹!你講原則,那就準備餓死!不但增加了施工方難度,利潤空間也進一步被壓榨!由此有產生了不少豆腐渣工程!


02

營改增的痛


營改增之後,建築企業面臨的,卻是一個更加麻煩的局面。因為,原來這行業的激烈競爭,造成很多工程只能低價中標或低於成本價中標,也就是基本沒有利潤或者是項目到手的時候就是虧的。基本各公司採取的就是買材料不開票的方法。你去任何一個建材市場或廠家,開票一個價,不開票一個價。在以前的稅制下,很多工程單位都不開票,反正稅就是那3個多點,與這幾點有關 固定的,你自己能省的成本當然要省了。


到了稅改後,雖然可以增值稅抵扣,但是你買材料時,如果想開材料票抵扣,就會面臨材料費用上漲6個點甚至更多。另外,稅負沒有得到多少實惠不說,還麻煩了(要求三流合一)。


其次,營改增對承包商尤其是分包商的施工管理及利潤率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但是工程分包甚至大包的格局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很難改變。由於預算造價中包含11%的增值稅,承包商的壓力不算特別大,因為他可以把擔子甩給分包商,讓分包商提供相關的抵扣發票,老項目3%的簡易徵收稅率還能輕鬆應付。但是對於分包商來說,營改增可以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營改增後分包商面臨的挑戰巨大,從以前稅率基本為零,到現在稅率6%,甚至是8%;從以前運營一個公司就可以,到現在需要運營勞務公司、機械租賃公司、材料公司等等,所需要的日常管理運營費用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所以,現在的工程行業已經陷入到左右為難的情況,完全按稅務規矩辦事,幾乎是白忙活,不按規矩辦,那就是違法犯罪,要坐牢的,你叫我們上哪裡去說理去?


03

違法分包


我國的《建築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都明文規定建築工程主體部分不能分包,分包的其他部分要經過業主的同意。但那是理想狀態中的,而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比如:從一些企業的產值和人數上都能很明顯看出端倪,例如某央企2016年產值為18612億,該企業總人數約為25萬,人均產值約為740萬,這麼高的人均產值不分包怎麼可能完成?


那麼違法分包之所以長期存在,肯定是有根源的。我們都知道能夠參與大型工程項目投標的特級資質、一級資質企業雖然在技術管理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在勞務及機械設備資源方面卻是他們的薄弱環節。而資質級別較低的企業卻往往擁有整合機械設備和勞務資源的優勢,因此主體工程乃至全部工程分包(俗稱“大包”)長期存在是普遍現象。


04

過高的分包提成


上面說了,違法分包不可避免。那麼只要是分包,就肯定會存在分包利益的劃分(管理費的提成)。有企業會將本身就已經是低價中標的、沒有多大利潤的項目,轉包甩給他人,自己按一定的比例抽取管理費提成,而管理的抽成更是高的離譜,有的甚至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0%。


如此以往,分包商的成本壓力增大,工程質量難以保證。甚至還有公司看到分包單位靠自己的努力跑下來的變更款也要抽取管理費。你說叫分包單位怎麼生存?這簡直就是不讓活的節奏!


05

材料單價上漲,卻不給調


眾所周知,建設工程的材料費通常佔工程造價比重比較大,大約在60%至70%左右。所以工程施工中材料的單價變化,直接決定著建企的“生死存亡”。而我們都知道工程施工過程中,鋼材、混凝土、水泥、河沙、石子等材料的價格隨時都有可能隨著外部條件出現漲跌變化。而有些時候一些項目的發包方,根本不考慮這一因素,出現材料價格上漲也不給調差。


例如:安徽省就出現因材料上漲超出施工單位所能承受的範圍而出現施工企業聯名上書政府求助。因為安徽省自 2007 年以來,政府投資項目均採用材料包死合同模式,即固定材料價格。與甲方簽訂的施工合同裡,有關 '' 價格調整 '' 子目中,均約定 '' 不予調整 '',這意味著,一旦建材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中標企業將承擔巨大的風險。


06

質量終身責任制


自從2014年8月25日,由國家住建部印發的《建築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後簡稱《辦法》)正式實施以後,很多公司就開始出現建造師,尤其是年輕的建造師不願意參與項目招投標、出任項目經理的情況,而這一情況已經開始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經營管理。


質量終身責任制就是對其管理的項目質量負有終身責任,一旦項目出現質量問題,你輕則可能被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罰款上百萬元,重則甚至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項目經理在項目中獲得的報酬僅僅只是一份正常的工資(撈偏門的除外),但卻要對整個項目質量負終身責任。也就是說,他在工作中獲得的報酬與他可能要承擔的責任,以及可能面臨的職業、人生風險是不對等的。這就是所謂的:拿著賣白菜的錢,卻操著賣白粉的心,換誰誰樂意呢?


07

文明施工 環保加碼 揚塵管控


現在幹工程和以往完全不一樣,不管有沒有用、合理不合理。業主一句話,攪拌站連粉倉給我一起全部封閉,項目部駐地建設要有綠化、運動設施(籃球場、足球場)、停車位、還要美觀大方等一系列額外要求。這些在以前都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工程進展順利,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了。


當然我們不是說工地標準化不對,而是如今對標準化的高要求,直接導致施工單位的成本增加了20%-30%,而項目的中標價格卻沒有跟著水漲船高,還是原來的價格,那施工單位哪裡來的利潤,只能是從主體工程施工中來唄,你懂得唄!揚塵管控一刀切,PM2.5超標,建築業被“誤殺”,三天兩頭停工,機械費、人工費、資金成本無形中損失慘重!


08

民工搭夥做飯都要被罰款


江蘇衛視《新聞360》報道,南京農民工搭夥做飯被罰款15萬,建築人關注。由於這些人農民工都是外來務工人員,且都是來自農村地區,做的都是體力活掙得勞力錢,所以根本不捨得外出去飯店吃飯,一群人為了省錢就選擇在出租房裡以120元/天的標準搭夥做飯,但此舉被南京建鄴區市場監管局以“無照經營食堂”的名義處罰15.5萬元。


很多網友對此就表示不服了,戲稱:這種執法簡直比冬天還冷、以後一大家人都不敢在一起搭夥吃飯了、四川那麼多壩壩院你去罰款啊!事情雖小,但是從另一方面折射出建築業的艱難,任何一個部門都可能掐著你的脖子,讓你喘不過氣。


09

收款 多麼痛的領悟


一到收款,建築企業無論是土建、裝飾、管道、消防還是其他的建築分項企業,過程中困難程度不言而喻。到處都是要錢的大軍穿梭在城市間。這時,各個企業的老闆無疑是最為難過的。


國字頭央企或者國企建築企業日子比私營企業要好過些。這些在於他們有良性的自己控制計劃及清欠管理制度,並且有財政方面的支持。私營企業的生存則是水深火熱,完全在於企業主自己的能力。


10

用工荒只會更加嚴重


工地招不到農民工,近日,北京一些在建工地為了招到合適的工人,開出了一天500元的標準,但是還是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


隨著在建工地的增多,特別是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崗位,招工難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農民工,不願意打長工是怕得不到工錢,而現在隨著各種制度的完善,欠薪已經不再成為農民工最大的煩惱。隨著農民工主力軍80、90後的年齡增長,都需要結婚生子考慮以後,所以“壯勞力”也越來越少。


隨著務工農民工年齡增長,很多年紀較大的農民工已經不再把工地當做打工首選。用工荒只是開始,用工價會進一步飆升!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工程中標速遞 基建行業分析

工程行業十大痛點,2020建築業該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