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到底痛飲多少酒,心中的陰霾才會煙消雲散?到底要酩酊多少回,心中的苦悶才能化為一隅?多少個孤枕難眠的深夜,李煜無數次叩問自己,他為何會從九五之尊李唐後主到如今寄人籬下,屈辱的階下囚?

果可以,他多想這是一場夢,這只是上蒼的一次玩笑,可痛苦是如此徹骨而真實的存在,凌遲般提醒著他往事只可追憶,再難回首。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又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李煜望著那即將燃盡的蠟燭,又一次孤枕難眠。回想半生,只餘下一地嘆息。一夢浮生,浮生一夢,他這大半生恍惚的像一場夢般不真實,那些回憶,那些過往的痛苦,恐怕只有酩酊大醉才能忘懷。

一首《烏夜啼》,一場浮生夢,這般痛徹心扉的詞句,這世間也只有李後主才能做得,深刻詮釋了自己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心境的變化: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李煜原名李從嘉,雖生於帝王家,但前有遮風擋雨的父王,後有抱負遠大的兄長,貴為皇子,卻從未作為帝王繼承人培養。他的一生本該逍遙山水,本該不問政事,可命運偏偏要他坐那至尊之位,偏偏要他承受世間最苦。

兄長和父親先後去世,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無可奈何的登上帝位。南唐本就國弱,外有強敵,內有內憂,再加上一位不懂政事的帝王,更是加速了其滅亡。僅僅幾年光陰之後,北宋便統一全國,李煜國破家亡,成為著名的亡國之君。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作為帝王,李煜是失敗的。他的不問政事,無疑加速了後唐的滅亡,哪怕時至今日,李煜依舊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亡國之君,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李煜自己的所作所為。從至尊帝王身到開封城的階下囚,李煜所經歷的痛苦,苦痛,無奈,刻骨,足以讓一個心智成熟之人瘋狂,更何況是李煜這般敏感多思的人。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敏感的人註定是痛苦的,李煜何嘗不想像後主劉禪一樣,做個樂不思蜀的安樂侯,可是他是李煜,是後世被王國維稱為千古詞帝的李煜,他的敏感多思流淌在他的血液裡,他註定要成為耀眼而痛苦的人。他追憶,他思念,他回憶 他難忘,他不甘,這些都成為他文學創作的重要來源,一步步奠定他千古詞帝的地位。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什麼人會感嘆浮生若夢呢?大概只有像李煜一樣經歷過極致的不可再現的榮華時,大概只有像李煜一樣從帝王尊狠狠跌落至階下囚時,大概只有經歷世事浮沉幾經生死時,才會發出如此感嘆。

一個帝王,一個曾經享受過萬民朝拜,翻手為雲覆手雨,掌管生死的帝王,死亡已經是難以忍受的錐心之痛,而對於李煜來說,哪怕是死亡,對於他都是奢望。後世人稱太祖不殺李煜之舉為仁愛,卻不知對於李煜來說,國破家亡後的每一次苟延殘喘都如凌遲般撕裂著李煜的心。他是一個帝王,一個階下囚般的帝王,多麼嘲諷和可笑啊!

從帝王之尊到階下囚,李煜的這首詞,深刻詮釋了自己心境的變化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如果借酒澆愁能夠緩解一分李煜的苦痛,那就讓他痛飲幾回吧!蒼生難救,李煜啊,李煜,下一輩子,別再生於帝王家,去做一山水閒人!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