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都一樣?無聲勝有聲,成年後的你還好麼?

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都一樣?無聲勝有聲,成年後的你還好麼?


成年人,是出生18年後就要擔負法律責任的分水嶺。但是小編想說的成年人,是經歷了一些開心、悲傷,最後成熟起來的年輕人。


還記不記得大學生活那歡呼雀躍的生活,去一樓接熱水都要結伴同行的夥伴,起晚了瘋狂奔跑的室友,還有那有點什麼事情就會發朋友圈的我們。


現在的我們還是原本的那個少年麼?


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都一樣?無聲勝有聲,成年後的你還好麼?


小編曾想過為什麼我們的朋友圈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慢慢由每個人的心情、狀態轉變成為微商、代購捕獵場。


是因為我們有錢了麼?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達到滿眼是消費的階段了嗎?


我想這種情況並不是大部分吧。


小編經歷過,有人看到消失很久的我,誤以為拉黑、刪除了對方。關心你們之間的關係,對方才會來質問你。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漸漸的淡出了朋友圈呢?漸漸的選擇了沉默。我想並不是因為我們沒什麼東西可以發,而是我們不知道能發什麼?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是否也經歷著每天早出晚歸,拿命撐著生活,靠自己越來越差的勞動能力去換取房貸、車貸、以及你的生活費用。還有那每天回家想在車裡呆一會再上樓的人。我想,他們並不是喜歡自己忍受,而是不能去表達,或者不知道怎麼去表達。


我們每天正在經歷著的,正向的便是故事,反向的則為事故,故事總會有人喜歡聽,但是事故就是帶著悲傷和傷痕。


那多年後的我們便是那經歷了很多的故事和事故,抗住了很多的壓力,被生活糟踐的千瘡百孔,眼見了很多的悲歡離合,讓我們知道,沉默和咆哮如出一轍。等同的效力,我們無力咆哮,便只能選擇沉默。


但沉默的同時,便出現了,‘婚後在家樓下呆一會的男人’‘不發朋友圈你就是不愛我的話語’‘不轉發公司的事件就體現出你不夠愛公司的潛文化’


難啊!!!我們只是想選擇沉默就這麼難麼?


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都一樣?無聲勝有聲,成年後的你還好麼?


我們選擇的是不對外宣佈我的任何狀態,而不是疏遠你、不愛你、不喜歡公司。難道一定要我們這些人無處遁藏,讓別人茶餘飯後來討論我們的生活麼?愛是一種內心的感受,不是我變現出來我就是愛你,信息時代的打‘標記’,已經不是什麼好的證明方式。不愛你,就算髮了,依然是不愛你。不喜歡這家公司,就算我委曲求全獲得領導的好感,但是我們依然不喜歡。可能就會有人說小編,這就是渣男本渣,但是我想說,人生總會有起起伏伏,經歷著一些事故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變得沉默。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能說什麼。


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都一樣?無聲勝有聲,成年後的你還好麼?


我想既然我們這些人選擇了沉默,不代表我們病態,而是在我們還未有能力回到朋友圈的時候,請給我們這些人一些理解,一些善意。善良的你,可能就是讓經歷事故的人,快速恢復的解藥。


當然,小編還是希望各位,一生順遂,父母身體健康,孩子身心健康,祝各位都是開掛的人生。加油!成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