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4月18日,多家正規新聞媒體曝光一段視頻,內容顯示,大衣哥朱之文家的木門被踹,肇事者喝了酒,顯出醉意。被踹門後,朱之文的媳婦表示出了不滿,而大衣哥朱之文本人卻依舊面帶微笑,和鄉親們及其粉絲們合影。視頻當中,有人勸朱之文不要生氣。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稍後,朱之文通過微博回應此事:今天出門了在臨沂,一個村的人喝了酒喊門,睡覺了沒聽見,就踹門了,都是老朱家的人,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不過,這條回應的內容下方,大量網友質疑其真實性。不少網友認為,這條狀態,並非是朱之文自行回應的,甚至於朱之文是否有微博,都不得而知。目前,已經有部分自媒體發文聲稱,朱之文沒有微博,並且不會發布文字性的內容。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一時間,朱之文被踹門事件,變得撲朔迷離。網絡聲音方面,藉此聲討朱之文鄰居的不少。也有藉機諷刺農村人素質的,就是見不得同村人好等等。諷刺農村人,成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聲音,朱之文的老鄉們成為“典型人物”。

就事論事,不擴大化批評,是基本常識。一棍子打死所有人,把朱之文身邊的老鄉們都批評嘲諷了,顯然並不合適。因為一兩個踹門鬧事兒的人出現,就否定整個農村人的素質狀態,顯然毫無價值可言。為什麼說毫無價值呢?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因為這種“一肩挑”的模式,看似批評了整個的群體,但實則並非形成批評的力度。諷刺農村人沒素質,似乎成為潮流,但這種無效批評,反倒是顯得批評者自身缺少常識素養了。我認為,所有事情,都要就事論事。這件事情當中,踹門的人,應該批評,但擴大到整個農村人,就十分不妥。批評只有建立在精準的原則上,批評才會有正面效力,不然,徒增噱頭罷了。

批評之外,不妨聊聊大衣哥為何不搬離自己的農村老家。網絡上有媒體人聲稱,大衣哥在北京是購買了住房的,具備搬離的條件。大衣哥是否有城市住房,屬於其個人私生活領域,普通網友無權追問,這也是基本的常識內容。所以,我不建議媒體人曝光所謂的大衣哥城市住房問題。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而不少鄉親們團聚在大衣哥家附近,用直播大衣哥的方式賺錢,也是確實存在的。對於大衣哥而言,真的是苦不堪言嗎?我認為,踹門事件是個別事情,不宜放大解讀。而大量鄉親們憑藉直播大衣哥賺錢,則是網絡上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在直播大衣哥方面,目前呈現出來的作品,都是大衣哥面帶微笑的。

鄉親們和大衣哥其實形成了雙贏模式。鄉親們賺了直播的錢,大衣哥賺了鄉親們給的熱度。這是大量城市居住的明星根本沒有的待遇。所以,鄉親們的這種直播行為,從大衣哥呈現出來的態度來看,似乎並不反感,而且是願意高度配合的。這是互惠互利,是聰明人的做法。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當然,直播也有空間上的限制,您不能干涉到大衣哥的真正隱私空間當中去。這和城市裡邊的狗仔隊不能追到明星酒店的房間裡邊去一樣。追到酒店門口,算是最後的底線。在曝光出來的踹門視頻當中,視頻內容也是在大衣哥家門口發生的,並未進入內部。顯然,鄉親們的視頻錄製空間,在合理的範圍內。

對於大衣哥而言,不搬離自己老家,應該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土生土長一輩子的地方,住著舒服,又不需要整天的跟流量明星那樣保持光鮮亮麗,住在鄉村,更為愜意。第二點,大衣哥需要自己的農村歌手的標籤,搬離了農村,您就不是農村歌手。類似的例子,網上還出現過樓道歌手、地下通道歌手等等,但都沒火起來,為何?他們搬離了自己的標籤地。

比被踹門更尷尬的,是朱之文不敢搬離農村,標籤歌手的必然

第三點,大衣哥的老家,鄉親們也需要他。對於大衣哥而言,賺的錢其實早已夠花的了。人生接下來的高級追求,確實應該是幫助鄉親們一起奔小康。我倒是覺得,既然鄉親們對網絡視頻這麼熱情,大衣哥為何不帶著鄉親們做更為精緻的網絡內容呢,比如,拍攝大衣哥家鄉的“鄉村愛情”電視劇等等。一人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們一起富,才是值得被敬仰的人。光借錢給鄉親們,還不行,得找更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帶著鄉親們都富裕起來。

第四點,大衣哥的安全,還是有保障的。還是那句話,不必對這次的踹門事件放大解答。大衣哥住了那麼多年都安全,鄉親們和大衣哥自己有能力保障居住安全。

對於大衣哥而言,農村歌手是他去不掉的標籤,無法搬離農村,也是必然。既然如此,為何不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呢。顯然,大衣哥背後,也有一個較為不錯的運營團隊。目前這種息事寧人的踹門回應,是最為妥帖的。而這件事情,帶給我們的思考,不應該是批評農村人,而應該是——大衣哥團隊如何為鄉親們帶來更多的共贏價值,如何與鄉親們一起實現全面小康。這其實,就已經是家國天下的大責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