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Hi,我是卡農,萬字小白長文,建議收藏再看!

這次帶著大家一起玩NAS,對於NAS,我也是從小白開始,一點點體驗,把最簡單易懂的教程呈獻給大家,甚至怎麼接線都會交代,大佬繞路,小白上車,超級細緻、無微不至的乾貨推給你。同時,由於本文呈獻給小白用戶,對於硬盤的推薦和NAS的推薦清單也有羅列,如果有喜歡交流的可以評論區留言~

一、買NAS之前一定要了解的內容

1、什麼是NAS?

  • 百度一下,就很容易知道NAS是什麼,NAS英文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我的理解,NAS就是私有網盤或者私有云盤,可以實現手機、電腦等存儲終端的文件、照片、視頻通過NAS實現備份、共享的功能,你理解成無線移動硬盤也行。
  • 再深度的理解,可以NAS是百度網盤的服務器搬到自己家裡,也可以把自己NAS的文件作為鏈接分享給朋友哦~
  • NAS也是一臺小型的電腦,有CPU、主板、內存等等,硬盤是NAS的核心之一,需要自己購買,NAS從基本的投入1000到高端的投入上萬元都是有可能的。
  • 最後,NAS受益的整個家庭,所以也叫家庭數據中心。

2、為什麼要買NAS?

我萌生購買NAS的原因很簡單。

  • 原因一:手機空間不足,我自己用的是蘋果手機,手機中會存大量的評測照片和視頻,即便是買最大內存的手機也只是緩解而已,百度雲太慢、icould太貴,手機整理素材也不方便。
  • 原因二:如今手機、相機技術越來越快,信息流越來越大,對存儲空間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寫圖文和拍視頻已經掛了3塊移動硬盤了,拿來拿去、插來插去,很不方便,損失的風險也很大。
  • 原因三:家裡添了一個寶寶,家人的手機空間也經常因為照片、視頻而捉襟見肘,每次把照片導入移動硬盤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 原因四:家裡本來就佈置了一個5.1+投影的家庭影院,每次看網絡資源或者直接插入硬盤,總覺得很麻煩,所以搞一個NAS能離線下載,直接播放,豈不是美哉。

所以,以上讓NAS成了我的剛需。

3、NAS的分類

如果嚴格意義的給NAS分類,其實就兩類:

  1. 一類是DIY方案,這跟DIY裝機一樣,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方案,也可以用手頭的設備改造成一臺NAS主機,甚至可以去閒魚搜一些二手,適合DIY動手能力強的人,這類NAS還有一個別名“黑群暉”,自己DIY的主機刷入群暉的系統,這類方案也有缺點,就是能耗和穩定性不容易控制,關於“黑群暉”不太適合剛入門的小白用戶,所以暫且不講。
  2. 另一類就是主要介紹的成品NAS方案,如果你把NAS理解成廣義的存儲中心,其實網上有很多成品的方案,但你們都知道如果真的買老羅推的聯想個人云存儲本篇就戛然而止了,畢竟1700多才只能買到4T容量,競價比不高,可玩性也一般。

而目前市場上成熟的成品NAS方案,並且擁有強大方軟件的、集成度高的,基本上就是群暉和微聯通兩個了,在購買NAS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課,兩者在產品沉澱上都不錯,之所以有黑白群暉的說法,自然是群暉軟件方面在NAS玩家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而威聯通屬於後來居上,同樣的配置的主機,價格會便宜不少,加上比較容易上手的軟件,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4、群暉和威聯通有什麼區別?

買NAS先要明白一個事實,哪怕是最便宜的威聯通雙盤位NASTS-212P3,售價800多,加上2塊4T的硬盤,價格也要2000元左右,如果買個多盤位的,就會發現,其實硬盤是大頭,更何況這2000多元的配置也僅僅作為網絡移動硬盤,後面很多可玩性的東西,比如虛擬機等都無法實現。

那麼買群暉還是買威聯通呢,其實買哪個都不會錯,各有優缺點,我也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

  1. 硬件層面,相同的配置威聯通會更便宜一些,很多評測也顯示,同樣的配置群暉和威聯通無論是速度還是綜合實力都很相近,所以性價比威聯通就會高一些,一些明星產品更是便宜到家了;
  2. 軟件層面,群暉和威聯通都很穩定,群暉更適合新手,系統相對簡潔,容易上手,而威聯通彷彿走的是技術流,有點理工男的性格,更適合有一些網絡技術基礎的人群,系統中有非常多專業名詞,但其實玩起來擴展性一點都不差。

開始我怕自己是小白用戶,如果選擇威聯通,會不會不容易上手,後來聽朋友說,威聯通有技術工程師,甚至可以遠程操作幫助你,加上自己還是懂一些計算機邏輯,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可能不容易上手會讓很多新手不喜歡威聯通,但是玩開了,都是大同小異的。

5、關於磁盤陣列

磁盤陣列是我們組裝NAS繞不開的話題,先來段定義,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獨立磁盤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磁盤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盤,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個別磁盤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其實,就是用多個獨立的磁盤組成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磁盤系統,從而實現比單塊磁盤更好的存儲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盤上。 RAID方案常見的可以分為5種。 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不過目前江湖上對於NAS是否RAID爭論不小,個人以為,普通用戶或者雙盤以下NAS,不用raid也是可以的,如果是非要raid的話,2盤位的用raid1,最安全速度也快,4盤位以上的可以選擇raid5也是不錯的,下面具體來解釋一下。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RAID 0 至少需要的硬盤數:2

  • 優: 資料會被均分並寫入不同的硬盤上。數據存取會更快速並更有效率。
  • 劣: 如果其中一顆硬盤損毀,所有數據將會遺失除非平時有在做額外的數據備份。

RAID 1 至少需要的硬盤數:2

  • 優: 數據將會被複制到所有的硬盤上,不管壞了幾顆硬盤,只要還有一顆硬盤是正常的,數據將不受影響。
  • 劣: 不管安裝了多少顆硬盤,可用空間會被侷限同等於一顆硬盤。

RAID 5 至少需要的硬盤數:3

  • 優: 一顆硬盤的容錯機制。數據會被均分到不同的硬盤上並加上同比特 (儲備) 的數據檢查,如果壞了一顆硬盤,同比特數據將會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 劣: 存儲空間將會有一顆硬盤的容量大小被保留為同比特數據的檢查/存儲,因此將會影響整體的數據可用空間。

RAID 6 至少需要的硬盤數:4

  • 優: 二顆硬盤的容錯機制。數據會被均分到不同的硬盤上並加上同比特 (儲備) 的數據檢查,如果壞了一顆硬盤,同比特數據將會提升數據的完整性。
  • 劣: 存儲空間將會有兩顆硬盤的容量大小被保留為同比特數據的檢查/存儲,因此將會影響整體的數據可用空間。

RAID 10 至少需要的硬盤數:4,且必須為偶數

  • 優: 利用了 RAID 0 的速度以及 RAID 1 的保護兩種特性。
  • 劣: 所需的硬盤數較多,至少必須擁有四個以上的偶數硬盤才能使用,且能被利用的可用空間有限。

二、該怎麼選?選什麼價位?

那麼NAS怎麼選,個人感覺還是要看需求和預算,選NAS當然還是要買硬盤的,而且硬盤的投入並不小,這裡僅僅推薦整機的方案,DIY方案也就是黑群暉也會提到,但不推薦也不反對,畢竟穩定性可能會差一些,不太適合小白用戶。

1、硬盤怎麼選擇

機械硬盤根據分類其實有很多,常見的有服務器硬盤、NAS硬盤、監控硬盤和普通硬盤,根據硬盤的工況不同,性能和使用壽命也不同。拿出NAS硬盤來說,由於家用NAS是一般是7x24小時工作,所以NAS的硬盤也基本上是7x24小時通電,所以一般硬盤廠家會專門設計NAS的硬盤,除了低轉速性能和使用壽命,安靜也是必要的,畢竟NAS一般部署在客廳,太吵是不行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由於磁盤自身的結構不同,PMR(垂直式硬盤)的存儲密度低,越是大容量(1T以上)的製造成本越高,而SMR(疊瓦式硬盤)的存儲密度高,越是大容量(1T以上)越能節省成本,這是兩者在自身構造上的差異。SMR硬盤更適合放電影放學習資料,放著就不動它了,不適合來回經常性的擦寫、價格相對便宜,做倉庫盤不錯;PMR硬盤更適合掛BT、裝在NAS,下載東西經常拖來拖去,速度也比較快。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那麼購買硬盤當然在自己預算內,容量越大越好,特別是能夠上到氦氣填充硬盤就更好了,但既然是小白貼,考慮到預算,還是以主要推薦4T起步的硬盤為主,而且哪怕是同一品牌不同容量的產品,性能和穩定性也不同,其實我也知道有些硬盤很棒,但錢包空空也是很棒。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氦氣填充硬盤就是將用於硬盤填充的空氣換為了氦氣,由於氦氣密度非常低,而且比空氣更能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氦氣硬盤主要在兩個方面有優勢,首先是填充氦氣的硬盤盤片可以做的更薄,厚度相同,傳統硬盤現在可以裝下5片磁碟,但是充氦氣的硬盤現在雖然是第一代,但是已經能盛下7片磁碟。5碟到7碟的升級使得氦氣硬盤的容量可以做到6TB,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將來會有更大容量的氦氣硬盤發佈;除了裝進更多的盤片,氦氣硬盤還有利於降低硬盤的功耗。這個優勢主要來源於氦氣低密度的特性,由於密度較低,硬盤在轉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也會小很多。(引用)

一般NAS硬盤有:西數紅盤/西數紅盤Pro、希捷酷狼/希捷酷狼Pro、東芝N300、西部數據Elements企業級、希捷銀河系列企業級,由於是入門級別的,還是從價格相對低廉,保修相對可以的介紹。

西部數據(WD)紅盤 4TB

算是比較常見的一塊NAS硬盤了,但爭議也不少,相比自家的8TB紅盤是全面縮水了,特點是沒充氦,封裝碟片4,單碟容量1TB,緩存64M。

西部數據(WD)紅盤 8TB

8TB是高容量多碟片設計,為了可以在同樣的高度下塞下更多碟片,採用氦氣填充技術,氦氣的密度只有空氣的1/7,填充氦氣後,可減少轉動震動,並允許進一步縮小碟片間距(可增加更多盤片),還可以降低耗電量和降低運行溫度。

西部數據(WD)紅盤Pro 4TB

性能上全面碾壓普通版的4TB紅盤,緩存來到了256M,但目前來看,更適合企業用戶,也很少有玩家使用紅盤Pro,有用過的朋友可以留言說說。

希捷(Seagate) 酷狼 4TB

據說是性能會強於西數紅盤,穩定性稍好,比西數紅盤噪音低,但總體上還是一個級別的產品。

希捷(Seagate) 酷狼 8TB

同西數紅盤8T定位,性能更強,從轉數上看應該會更吵一點。

東芝N300

這款硬盤定位和西數紅盤、希捷酷狼同級別,性能和穩定性也都尚可,只是銷量沒有前者高。


其實還有很多企業盤,或者高性價比拆盤的方法,就不表了,畢竟有些企業盤噪音大,拆盤性價比高但上手難,硬盤也挺拼人品的,上面的NAS質保換新都是3年,但壞了硬盤數據或者恢復都要很多時間,所以我建議4T起步,有能力可以上8T,盤位多敢試試二手盤的也可以試試,但我不建議。

2、NAS入門怎麼選

之所以把硬盤來先說,是因為哪怕2快4T硬盤都要2000元左右,那一個普普通通雙盤位的NAS也要2000元,加起來要4000元+,所以選NAS還要綜合看成本,另外,推薦之前還是要說一下,最低也要選一個雙盤位的NAS,能用很久,那我們的推薦也建議從雙盤位開始。另外,Docker容器目前只能在 x86 CPU 的系統上使用,所以以後想玩Docker的還要注意以下架構,以後會專門一篇文章寫Docker。

單盤位:入門款玩玩就好,強烈不建議

群暉(Synology)DS120j

價格是799元,如果加一塊4T硬盤是1700左右,如本玩玩你就好,還不如買個桌面硬盤擴展塢~


雙盤位:這才是入門剛剛好

群暉(Synology)DS218系列

DS218系列從1700元價位到2700都有覆蓋,這個系列218play和218都屬於入門款,價格便宜也值得推薦,僅僅是內存上的變化,從1GB變成了2GB,如果家用PLAY也夠用,但後期有虛擬機或者拓展需求的話建議上218+,畢竟是X86架構。總體預算是3700元到4680元,這麼看還是買218+比較好。

另外還有高端的,群暉DS718+ DS720+等等

威聯通(QNAP)TS-212P3

威聯通TS-212P3其實對標的是群暉DS218play,幾乎同樣的配置、性能,價格卻便宜了一半,剩下的錢,你也可以多買點硬盤空間,如果你想選NAS,就繞不開群暉還是威聯通,我個人覺得其實兩方面的差距只在軟件,群暉入門友好一些,但玩到後面都是大同小異的,我的建議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實際體驗後面會講。

威聯通(QNAP)TS-251D

對比群暉DS218+價格便宜了幾百塊,TS-251+的轉碼要比DS218+強。


四盤位+:這才是我想推薦

個人的意見,如果入坑的NAS,真的用起來,還是4盤位+的可玩性高,而且4盤位的NAS才是各家品牌必爭的市場,也更好的兼顧了性價比、可玩性和實用性,包括群暉和威聯通在內的品牌,在4盤位的NAS佈局還是很豐富的,先說一說明星產品。

群暉(Synology)DS918+

D918+應該算是群暉的拳頭產品了,無論是口碑還是易用性都很不錯,性能也很均衡,屬於閉著眼睛買不會錯的產品,但是看了一眼價格,嗯放棄,4000多元如果加4個4T或者其他方案,價格都要來到8000塊,優勢是可以接2個M.2 NVMe 2280 SSD。

威聯通(QNAP)TS-453Bmini

威聯通453Bmini目前的價格來到了1899元,跟DS918+幾乎同樣的性能,同樣的處理器,渾身上下充斥這性價比,就算是按照上面的方案,價格也才6000快,剩下的錢買幾塊排骨它不香嘛,雖然都說軟件沒有群暉易用,但其實功能都大同小異,為了省點錢,我開始是決心上453Bmini。


威聯通(QNAP)TS-532X

威聯通還有一款新品,3+2的形式,3快機械硬盤位,2快SSD硬盤位,支持萬兆網絡端口,價格也很平易近人,這也是我想考慮的款。


DIY NAS

NAS的火爆,其實你在閒魚上也能找到不錯的DIY組裝後的方案,性價比爆棚,這裡就不做推薦了。

還有一個品牌,鐵威馬我沒有提到,其實也是可以選擇,但銷量和體量都稍微弱一些,所以沒有重點推薦。我個人需求開篇交代了,所以至少要上一個4盤位的NAS,本來我是想再上面兩個型號中選一個,但瀏覽網頁的時候突然開電腦一個9個盤位的半萬兆,AMD G-Series GX-420MC 四核心 2.0 GHz 處理器,標配4 GB 內存 (可擴充至16 GB),不僅提供1 個 Gigabit 網絡端口,更直接配備5GbE 5GBASE-T網絡端口,可有效支持5Gbps的網絡環境!它就是威聯通TS-963N。為什麼考慮它,因為真的便宜,3999元已經讓我失去了理智,畢竟盤位多,小姐姐的房子就多啊!

三、準備工作

經過上面的文字,相信你對NAS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如果你看到這裡,可能心裡已經種下了NAS的種子,那麼我們繼續,在購買NAS之前還要又一些準備工作,比如,錢!

計劃預算

其實,剛剛也有講到,買NAS的價格其實是沒有硬盤的,所以預算一定要加上硬盤的價錢,購買硬盤,一般NAS都是24小時開機或者定時開關機,專用硬盤必不可少,比如西部數據的紅盤,希捷的綠盤,還要考慮raid的模式。

部署位置

交代一下NAS怎麼連接,電源肯定是要有,另外,NAS需要通過網線連接到家裡的路由器,那麼NAS的部署位置要提前想好,網線是否鏈接得到,NAS還是有一定的噪音的,雖然很小,但還是不建議放到臥室。

連接公網

連接外網(公網),NAS首先還是建立在局域網絡中的服務器,當我們的設備和NAS在一個局域網絡中就能起作用,但如果在外網,也就是在外面也能訪問自家的數據,這才是完整版的NAS。最好的辦法還是有公網IP,但公網IP不是你想要就有的,實在不行可以使用威聯通自家的CloudLink服務,但速度會慢,再不行可以使用代理工具如花生殼等。

四、我的NAS組建

剛剛交代了我買的是威聯通TS-963N,原因是盤位多,支持SSD和HDD,4GB內存,硬件超級過關,支持半萬兆的傳播速率,大品牌,重要的是3999的價格,想想多一個盤位,就多一個大姐姐的家,何樂而不為呢,由於我等不了了,大家可以考慮618蹲守一下。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威聯通的包裝盒都這種牛皮紙的,很環保,外面用不乾膠貼,粘貼了設別的外觀和特點,其實環保不光在外部,內部的緩衝泡沫也是環保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包裝內部的配件很簡單,一個150W的電源,附送了一根不錯的網線、說明書、保修卡,然後就是主機了。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從外觀上來看,方方正正的還是很“直男”的,反而我更喜歡白色一點的,整機主體採用了鋁合金材質,更方便散熱,實際運行中,左側主板的位置還是溫熱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仔細看細節做工,還是很到位的,嚴絲合縫,縫隙也比較均勻,不愧是威聯通家用機的拳頭產品。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背部是一個巨大的散熱孔,能看到裡面一個巨大的靜音風扇和一個小喇叭,背部其實就和我們傳統機箱一樣,鋁合金背板,散熱好。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除了前面的一個USB3.0一鍵備份接口,主要接口都集中在了背部,比較引人注意的就是上面的5Gb網口,具體我們後面在測試。

五、教你如何搭建一個NAS

估計和我一樣小白的你,看過很多教程,還是不敢下手,下面手把手教你基礎的NAS搭建教程。首先,你要把NAS當作一個電腦主機,這樣就很容易想通了。我們剛剛上手,除了連接電源,還要用網線連接自家路由器,這樣你的NAS就接入了自家的內網,家裡的設備就能訪問NAS。

1、初始化設置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首先,威聯通有自己的APP,WIN、MAC、手機端都有的,電腦端的叫Qfind pro,通過這個軟件就可以很容易登陸自己的NAS,開始的時候要對NAS進行一個初始化的設置。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簡單的下一步、下一步即可,實在不行還有重置呢~經過簡單的五個步驟,就完成了最最基礎的設計,我們就可以登陸到NAS的桌面了。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NAS的桌面登陸有點像路由器界面,又有點像win桌面,實際上實用瀏覽器實現NAS的桌面登陸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登陸第一件事情是自動推送、提醒你更新固件,這個還是很方便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威聯通NAS的桌面還是很直觀的,有點類似於蘋果電腦的桌面+啟動臺的結合體,大致分為1、2、3、4四個區域,下面一一介紹。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區域1有點類似於win的開始界面,有系統工具和已經安裝的應用程序,一目瞭然。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區域2有就是剛剛NAS桌面上左下角的小機器人,點開NAS工況的一個情況預覽,也可以整理垃圾、優化內存空間。

區域3是應用程序桌面化。可以把我們常用的應用程序放到桌面上來。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區域4是控制開關NAS等操作的。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區域5總體控制和監控區域,這裡可以看到NAS的狀態,CPU佔用,硬盤空間,已經開機時間,是以後最常用到的地方,用來看看NAS是不是有異常。

2、新建存儲池

第一步,打開存儲與快照總管,系統帶你新建自己的存儲池,點開後就會發現連接到NAS的硬盤,我得機械硬盤還沒買,在等618,索性用4塊SSD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基本上就是下一步下一步,需要設置的我會單獨說。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存儲池的設立界面,可以選擇設置成一個存儲池的硬盤,也可以自己設置RAID類型,剛剛我們有介紹,我選擇的是RAID5 。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直接下一步,就能看到自己4塊SSD組成了RAID5陣列後的容量。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然後設置新卷,新卷其實就和win下的C盤D盤一樣,可以直接選擇一個新卷就行。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3、設置文件夾並共享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建立好存儲池,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文件夾,可以分類存儲,也方便歸檔,上面是nas默認的文件夾。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下面需要我們進入控制檯,選擇共享文件夾選項,創建時還可以設置訪問的對象、文件夾可以訪問的時間以及加密等等。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建立完在mac系統中可以斷開重新連接,建立的文件夾就能顯示了,就可以寫入和讀取內容了,在mac系統裡可以右鍵製作替身在桌面等位置,跟內置的硬盤一樣操作很是方便。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我的MAC還是用WIFI鏈接的路由器,兩個文件夾1.23GB寫入進NAS的SSD不到1分鐘。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在NAS桌面上,通過文件總管也能能查看存儲的內容,很方便,當然,下一個手機APP也可以同時操作NAS的文件。

4、遠程訪問NAS

這段的設置就是為了讓你在外面、單位、家裡、地鐵上等地方,都能訪問讀寫自家NAS的數據,這也就成為真正的私有云了,同樣是在控制檯裡點擊網絡與虛擬交換機,這裡稍微開始有點小難度了,第一次進入會有解讀和快速設置。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其實,開篇我們講了遠程訪問NAS的幾種方式,由於公網IP和花生殼實現起來都需要一定成本,這裡介紹的是威聯通自帶的CloudLink服務,以後進階再講講公網IP和花生殼。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我們選擇訪問服務下的DDNS,點擊最右側的壁紙編輯圖標,自動下載進入myQNAPcloud Link的APP,也就是雲服務的APP。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緊接著一步一步設置即可,這裡還算簡單,設置完之後會給你一個網址域名,在任何地點輸入這個網址域名就能訪問自己的NAS了,是不是很方便,但其實你會發現,並不能訪問,這裡需要我們在路由器和NAS進行下一步設置。

從0開始教你玩個人網盤NAS,跟手機電腦存儲不夠說拜拜

一步一步設置後,用myqnapcloud link不需要變更路由器設置,不需要複雜的操作,而且還可以直接將文件鏈接分享給聯繫人。當我們註冊myQNAPcloud賬號之後,CloudLink的網絡連接狀態顯示正常,接下來通過自己設置的SmartURL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登錄。在瀏覽器中輸入SmartURL鏈接,就可以進入到NAS的操作主頁面,但速度相對比較慢。

六、總結

總的來說,NAS還是解決了我上面講到的生活和工作時的痛點,實現了數據無感、無線的存儲,就像電腦中多了一個超級大的硬盤一樣,隨時讀取。本篇文章還是以小白入門為主,其實NAS還能實現超級多、超級好玩的功能,日後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我是卡農,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