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文|公子逸

我們一家三口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

這部電影分了五個單元,笑點居多,而我的哭點,主要集中在了徐崢執導的《最後一課》和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上。

看《最後一課》的時候,我幾乎全程在哭,即使偶有笑點,也是哭中帶淚。我老公這輩子沒有遇到過一個好老師,他是沒辦法體會我這洶湧的哭點的。

巧合的是,鄧超、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也跟老師有很大的關係。

可以說,兩個單元的哭點,都落在了同一種人身上,那就是:好老師。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最後一課》在鄉村執教十年的範老師。

範老師在鄉村執教十年,十年是他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鄉村的孩子們。

為了讓孩子們有知識,有文化,他一家一戶地去做工作,終於學校從零星的幾個孩子,到坐滿了孩子。

範老師,不僅僅把那些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學生,更是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範老師老年痴呆後,他的記憶停留在了他在望溪村的最後一課上。他什麼都忘記了,甚至是忘記了自己的兒子小范,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老師,沒有忘記望溪村的那些孩子們。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他如數家珍,一個個唸叨著這些孩子的缺點和優點。他要走了,學校要合併了,可是他放不下這些孩子。因為放不下,因為始終念念不忘,於是他在老年痴呆之後,記憶回到了那一刻。

還有那些範老師教過的學生,當他們得知範老師的記憶停留在那一刻之後,決定傾全村之力,為範老師打造一個過去。

老師沒有忘記學生,學生也沒有忘記老師。

我哭,不僅僅是因為範老師對教師這個職業的使命感,對學生的熱愛,更是因為這些付出和惦念都是有回報的。因為有回報,於是感動才真的成了感動,而非成了傷痛。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在範老師的記憶裡,有一幅畫。一個叫姜小峰的學生用黑色的筆,畫的彩色的畫。那時候的望溪村沒有顏料,孩子們衣衫破舊,範老師冒著大雨,取了自己的顏料,卻因為大雨都掉進了河裡。

範老師走的時候,所有的學生都去送行。姜小峰送給了範老師一幅畫,一副很黑的墨團一樣的畫。而那副畫,永遠地留在了範老師的記憶裡。

範老師一直記得那副畫,他一直在想象那個鄉村沒有畫筆的孩子,畫了怎麼的一幅畫。

他回到瞭望溪村,順著自己當初的記憶,一路顛簸,他看到了那副彩色的畫,彩色的學校,明亮的窗戶,有畫筆,有那個長大的孩子。

一個老師,為了鄉村的學生付出了十年。而這十年,影響了這些學生的一生。而孩子就是家鄉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孩子長大了,創造了這種未來,於是,家鄉變好了,祖國變好了。

而教育,而那些奉獻青春,奉獻熱血的老師,是功臣。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回鄉之路》裡的嶽紅扮演的老師。

閆飛燕作為電商的成功人士,返回了自己的家鄉。

在路途中,她遇到了老師上課揹著的那個孩子毛蛋。她不給自己的老師叫老師,而是叫媽媽。

她的老師曾經對他們說過:“一定要走出去,再回來,把咱們的這個地方變個樣子。”

閆飛燕成功了,回來了,但是她的老師卻走了。她穿著高跟鞋爬上高高的山坡,叫著媽媽,她回來了,她這麼聽話,她回來了。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揹著孩子上課的老師,對所有的孩子說要走出去再回來建設家鄉的老師,在漫天的黃沙中,深深地影響了那些孩子。他們知道自己要走出去,知道自己要回來,知道自己要回來做什麼。

而老師身上背的那個孩子,那個被老師收養的孩子,那個小名叫毛蛋,大名叫喬樹林的孩子,早閆飛燕一步開始建設家鄉。

他捐款修建了學校,他帶領人們種蘋果,抗沙,致富。可是,失敗了,他背上了欠款,但是他沒有放棄。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他選了另外的沙地,他開始研究新的品種,他到處躲債,到處找人合作,希望把已經成功的沙地蘋果賣出去。只要賣出去,他的家鄉就有救了。

孩子們的演講救了他,閆飛燕決定幫沙地蘋果打開銷路。

我最大的哭點,是那些真實存在的抗沙致富的人,他們一一在屏幕裡出現,他們坐到了幕前。

那些為了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奉獻的人,終於出現在了屏幕裡,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偉大,他們的艱難。

而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之所以美麗,之所以富裕,之所以越來越好,是因為這些人。

那些始終未曾放棄教育的好老師,那些為了家鄉無私奉獻的英雄。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我的家鄉‍,我的老師。

我的家鄉在北方的一個小城。

我從小是吃著驢肉火燒長大的。遠嫁之後,我最心心念唸的就是我爸做的飯,還有我家鄉的驢肉火燒。

成年之後,在外求學,在外工作,遠嫁,曾經想要逃離的小城,成了最為思念的家鄉。

在那個小城裡,還有我的兩位恩師。遇到好老師這件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何其幸運,遇到了兩位。

一個是我的數學老師,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學生身上,對於他而言,學生真的比自己的孩子還重要。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師的溫暖。你花錢多了,他會嘮叨,你想要偷懶了,他會督促。

我有一次考砸了,很沮喪,他把我叫到走廊裡,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後來我考好了,我能看出他發自內心的自豪。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我還記得一鍋肉,他燉給我們吃的。還有我那些抱怨,體育老師要我負重跑步,我做不到,很煩惱,於是抱怨。他笑,說:“堅持了就好。”

亦父亦師。

可是他早逝,我悲傷至極,在他墳前哭了很久。

他是我此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還有一位,是我的語文老師,因為講課太精彩,讓我愛上了文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滾滾長江,那些文字,在她的講述中都形成了畫面。

兩個老師影響了我的一生,一個讓我懂得為人師表,是怎樣的責任,讓我在當老師的那些年始終以他為榜樣。一個引領我走上了文學的道路,把寫字這件事當成了興趣,當成了愛好,現在還當成了職業。


《我和我的家鄉》兩個哭點都在同一種人身上:這種好人,是功臣


好老師,好教‍育,才是家鄉和祖國最大的希望。

孩子是未來,教育是關鍵。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這句話,但只有我們長大了才真正懂得這句話的意義。因為我們只有長成了大人,才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義務,也才能真正懂得知識就是力量。

範老師,打開了望溪村孩子的那扇知識之門,那個揹著孩子上課的媽媽,打開了喬樹林和閆飛燕的知識之門。他們讓孩子的眼光,真正地放到了外邊,又深深地惦念著自己的家鄉。

好山,好水,好地方。

即使不是好山,不是好水,即使大漠黃沙,即使貧困落後,那依舊是我們的家鄉。

正如這次疫情之中的武漢,那些在外的武漢人,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是家鄉,什麼是國家。

家鄉有難,人人願盡綿薄之力。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少年強,則中國強,而少年強,要靠教育。

感謝像範老師一樣的好老師,唯有他們這種人越來越多,家鄉才有希望,祖國才有更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