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中國的近代戰爭史上,出現過許多的名將,粟裕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大眾的印象裡粟裕就是戰神的存在,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粟裕都是戰功赫赫的存在,能文能武。可是即使再有能力的將軍也需要智囊,而粟裕的成就也離不開手下的一個高級參謀長。可以想象一下,粟裕本人就是已經非常厲害了,誰能做上粟裕的智囊呢?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其實粟裕手下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參謀長,此人雖然名氣不大,但是打仗方面卻有很獨到的見解,此人就是劉先勝,解放戰爭初期粟裕將軍在華中戰場打出了七戰七捷,一時轟動全國,當時粟裕擔任的是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同時也兼任華中野戰軍的司令員,而不論粟裕的職位在哪裡其參謀長都是劉先勝,粟裕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離不開劉先勝這個智囊團。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圖為粟裕元帥

對於劉先勝很多人的印象不是很多,但是此人的革命資歷其實很高,屬於早期的一批革命人;劉先勝是湖南湘潭人,和大多數的革命先驅一樣,劉先勝的家境也很貧困,都說時事造英雄,劉先勝的年少經歷其實就是這樣的,除了家境貧苦之外,劉先勝上有父母下有兩個兄弟,但是在劉先勝十幾歲的時候,父母和大哥先後去世,留下自己和二哥兩個人。為了生活二人不得不去工作,其實就是下礦井榦苦力。可是命運再次給他開了個玩笑,二哥在一次事故中被礦井中的水淹死,此時的劉先勝是最無力和無助的時候。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圖為劉先勝

一家五口人先後死去,這對劉先勝的青年時期的打擊是十分大的,後來劉先勝又去到安源的煤礦工作,一步步的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後來到1927年,劉先勝參加了秋收起義,在工農革命的過程中,劉先勝擔任工農革命第一軍擔任連長,而這也是劉先勝改變自身命運的轉折點。

可是秋收起義之後,部隊幾經周折,劉先勝和自己的大部隊走散了,後來劉先勝遇上了王震,就在王震的手下任職,湘贛蘇區擔任連長一職位;雖然後來的劉先勝乾的是參謀,做的是文職,但是劉先勝在戰場上是一點都不含糊,其中在跟著王震的時期,有一次和國民黨的部隊交手,其果敢程度和廝殺氣勢不輸任何士兵。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圖為劉先勝將軍

到1933年,劉先勝來到了中央蘇區,在紅九軍擔任了團政委,後來在反“圍剿”的數次戰爭中也一同參加了長征。長征以後不久,國內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迎來了全民抗戰的境況,後來劉先勝被調到新四軍的第一師擔任師參謀長,這是當時劉先勝的最高任職,從以上也可以看出,劉先勝雖然沒有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和學習,但是革命經歷十分豐富,資格也很老。

抗戰勝利之後,解放戰爭時期華中野戰軍成立後,劉先勝擔任參謀長,粟裕是華中野戰軍的司令員,能被調到粟裕的手下任職,肯定得到了粟裕的中肯,有人問劉先勝在華中野戰軍的是什麼樣的角色,他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華中野戰軍時期的劉先勝,致力於情報工作,隨時掌握精準的情報,為粟裕的戰略部署提供可靠信息。

並且在數次的戰役之中劉先勝的情報都是極大的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一直到華東野戰軍成立後參謀長是陳士渠,而劉先勝改任副參謀長。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後來的華東戰場,劉先勝不再主力部隊,而是被調任至蘇北軍區擔任副司令,蘇南軍區的司令員等職。後來蘇北、蘇南軍區合併,劉先勝擔任的是江蘇軍區的司令員。建國之後,劉先勝被共和國授予中將軍銜。無論是在粟裕的手下擔任參謀,還是後來江蘇一帶擔任司令員,劉先勝都是十分的不顯山露水,名氣都不是很大,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劉老的一個“革命” 的心。

粟裕將軍有個參謀,名氣不大,卻是粟裕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由於常年在戰場一線,建國之後的和平歲月使得很多久經戰場身受傷病的將領都漸漸的病根纏身,劉將軍也不例外,尤其是一到冬天,肺氣腫發作的十分厲害,1961年劉先勝開始入院觀察。

可是革命工作者的革命精神使得這位飽經革命歲月洗禮的將軍,不敢安於“享樂”身體剛剛見好就立刻要求重新轉到工作的一線,可是由於劉老的身體依舊是十分虛弱,1969年經過多次申請下,劉老最終免職修養,1977年劉老舊疾發作離世,享年7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