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文/東巴克

你聽說過石大圈子app嗎?

我猜,肯定沒有。

不過沒關係,你沒聽說過石大圈子app,但你一定聽說過“生活圈”這一概念。

何為生活圈?

以你生活的特定區域為中心,例如學校、小區或城市,滿足你所有吃喝玩樂住用行的一種綜合性信息服務與交流平臺。

而石大圈子app正是千萬生活圈平臺中的一個。它是以我的母校——西安石油大學為依託的一款方便本校大學生的生活服務、媒體信息、娛樂交友三大方面的綜合性公眾平臺。

以下為石大圈子app的部分展示圖: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主界面圖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功能:二手買賣、失物招領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功能:遊戲交流、表白牆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功能:表白牆、快捷工具

可見,石大圈子app功能眾多,基本能滿足學校師生的生活、學習、交友等各個方面。而這款以大學校園生活為基礎的app正是我大二暑假在家待著無聊所設計製作的。

2015年,我大二,這一年前後,H5大火,這種不需要代碼能力就可以製作網頁的技術被用爛在微信宣傳單上。

也正是這一年前後,“生活圈”這一概念也火熱了起來。雖然之前已經有了58、趕集這種以城市為區域的租房、租車、兼職、家政等大型信息服務平臺,但也正是這種大平臺的“大”,忽略了以縣城、農村、小區、學校這種小區域的服務。加之58、趕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功能,所以這一年前後,以小區域的生活圈應用以風靡之勢席捲全國。

如果2015年,你在各大app商城搜索生活圈,就會出現至少1000+的以縣城、鄉鎮、大學為名稱的生活圈或是高校圈,例如呈貢生活圈、樂山生活圈、鄭州高校圈等等。雖然這些應用平臺如今大多已經跌入低谷甚至是消失不見,如同我的石大圈子app一樣甄滅在石大學子的記憶中,但是不可否認,它們都曾輝煌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利用H5居然可以直接製作手機APP。恰巧當時我正有創業的想法,這豈不是一個莫大的機會?說幹就幹,大二暑假,悶在家裡一個多月,最終制作了一款將全校師生的生活、學習、娛樂融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取名為掌上西石大。

由於我製作的軟件並非為學校官方平臺,後來更名為石大圈子。而我們的軟件圖標,也隨之變化。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圖標變化

製作軟件過程,是非常辛苦的,需要考慮方方面面。功能構想、框架設計、P圖、寫文一個都不能少。

在沒有人教的情況,我在PC端操作一步就在手機端看哪裡有變化,一點一點地摸索前進,更新了幾十次app後終於學會製作了。而後,又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思考需要哪些功能?比如失物招領、二手買賣、找老鄉、校內新聞等等。當這些功能構想完成後,對軟件需要有一個界面設計,怎麼設計才能美觀呢?那就需要有好的圖標、圖片、色彩來搭配。也就是說需要P圖,而我完全不會,只好請朋友幫我P,網上再找一找圖片,然後自己就在手機上用PicsArt一點一點地P圖,而這,特別花時間,有時候p一張圖需要幾個小時,而這一張圖,也僅僅只是app某個界面一張圖而已。就這麼一張一張地P了兩個周,就有了以下一些圖片素材。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主功能圖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小圖標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主焦圖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部分其他圖片素材

各種圖片設計好後,大致就可以製作出來app框架了,此時app還處於一個空洞的狀態,那麼又需要自己寫一些文章,用於app各個模塊功能、使用規範等,同時還需要寫好一些類似於軟文的文章用於app推廣。

以上這些步驟完成後,app基本上完成。剩下的,就是不斷進行改進,前前後後幾十次,app大功告成。我欣喜若狂,我幻想著可以靠石大圈子在我的大學一炮而紅,我幻想著能夠靠它掙好多好多錢,我幻想著我的女神因此而對我刮目相看,從此我就走上“大學巔峰”!那時候想的可真好呀,而後事實證明,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很快,大三新學期伊始,我聯繫了學校,詢問推廣app需要辦理哪些手續,並希望得到學校的支持,而得到的結果卻是如果app出現了某些問題,責任自己承擔;如果軟件出名了,學校跟著沾光。

我心一橫,就拉上了大學最好的三個朋友成立了自己的團隊,專門進行軟件的推廣、運營。

為了拉到用戶,我請同學幫我設計海報,花高價在淘寶打印大型海報,貼在學校廣告欄上。同時也少不了發宣傳單。有時候晚上偷偷地在路燈杆上帖小廣告,第二天一早就被保安撕掉了。

嘗試過才知道,原來用貼海報、貼宣傳單的方式來拉用戶,效果甚微。因為像我一樣的大學生都太懶了,根本沒人去看海報。

之後我們又建立qq群,拉起自己的用戶群組織。我們團隊幾人,在qq搜索各種各樣的學校群,在群裡發各種推廣文案來吸引用戶。還有學校的貼吧、微博,我們都會進行推廣,而後很快,qq群吸粉接近一千,app的用戶數量也達到300+。

為了保持app活躍度,給用戶好的體驗。我通過後臺建立了100個虛擬賬號,切換不同的賬號和用戶互動,給用戶帶來“唉,這個軟件好像還蠻多人在用”的錯覺,這與qq創立之初馬化騰陪用戶聊天如出一轍。此時才算真的明白了創業有多麼不易。

期間還需要不斷維護平臺帖子的文明性,需要應對對手的競爭,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意外情況產生。

平時要上課,這些東西只能在課餘時間弄,總而言之就是各種忙。而更讓人心累的是我雖然成立了團隊,但90%以上的事,都只是我一個人在做。

團隊其他成員,並不會主動去想如何讓石大圈子變成一個更好的產品,如何讓更多的用戶來使用。往往都是很被動地去做我說的一些事,而他們卻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有些批評的話也不太好說出口。此時就真正懂了電影《中國合夥人》裡王陽的忠告:不要和自己的好兄弟合夥開公司!

就這樣日漸消耗我的精力、時間、金錢,終於在一段時間後,帶著各種不甘心,我放棄了。

後來用石大圈子app的構想,參加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校級二等獎,進入國家級比賽項目。

之後幾個月,看著被我放棄的石大圈子每天仍然有十來個用戶活躍著。心裡莫名欣慰著——我自己都放棄了的東西,居然還有人沒有放棄。於是一股想要把石大圈子做大做好的想法產生了。

下定決心後,我打通了大象、濤哥的電話:“我們從新開始推廣app吧”。在我的勸說下,團隊再次成立。而後我們進行“招兵買馬”,團隊擴充到8人,分別負責運營、推廣、財務、文案策劃等,同時每個人出資,集得一筆資產......

萬事俱備,開幹!

我們使用最便宜的宣紙讓朋友用毛筆寫宣傳廣告,大大降低了費用。在學校宣傳欄中不斷貼海報,大晚上趁著天黑躲著保安在路燈上、廢牆上、樹樁上貼滿了小廣告。在貼吧、qq群、微信群發各種各樣的廣告。儘管這樣有一些不道德,但是效果還是明顯的,用戶數量再次回升。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在線推廣廣告語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改進後的石大圈子APP


好景不長,於我,大三第二學期到來了,我沒時間繼續在石大圈子上耗費時間了。加之團隊實屬不怎麼給力,資金短缺無人投資,第二次進行推廣再次失敗。而後,有人希望收購我的APP平臺,儘管該平臺被我徹底放棄了,但從無到有,一點一滴都融入了我的心血,帶著最後一點可悲的“尊嚴”,我拒絕了。

伴隨著我的考研,我的創業故事已然結束。

但每當想起石大圈子,仍覺得親切又可惜。痛定思痛,我也有過深刻的反思,希望在未來創業的道路上於我於你,都能有所借鑑、幫助。

1.創業三大要素重要性依次為想法、團隊、資金。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但論重要性,排名卻是如此。創立石大圈子APP的初衷是希望能在我的母校建立一個公眾信息交流平臺,縱使想法很好,但是建立這種平臺的方法很多,比如通過小程序、通過QQ號、公眾號等平臺都可以實現,我卻選擇了逼格最高但又最繁瑣的方法,畢竟沒誰願意在自己手機上多安裝一個APP來佔用手機內存。也許從這一角度來看,也就註定石大圈子不會被眾人接收。2.合夥人一定要志趣相投,而不是選擇自己親近的人。合夥人是繼想法之後很重要的一點。從我製作完成石大圈子之後,就直接拉上好友入夥。最初的想法是自己的好朋友一定會竭盡全力幫我,而實際上好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但對於某些事,並不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並不一定懂你的心血,當他們並沒有和你同心時,作為朋友,很是為難。而沒有一個好的團隊,多好的想法,多少資金,依舊會是徒勞,畢竟所有的所有,都是建立在“人”之上的。
3.創業時的情況遠比創業前想象的複雜。石大圈子製作初期,儘管我考慮了超級多想法,但實際推廣時候,遠比我想象的要複雜很多。軟件改了一遍又一遍,突發情況撲面而來,團隊不給力的時候,需要一個人來扛。

當然,創業中的體驗與經驗遠不止這些,很多自己懂必須得體驗。

兩年後的今天,以這篇文章作為石大圈子的結束號。紀念那整整一年的酸甜苦辣,消耗的時間、精力、金錢,那種創業的不斷折騰、拼搏,相信仍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會以其他形式反饋於我。

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日至二月十日

安康.平利


我的創業故事之石大圈子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