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我的人生一直平淡安寧。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黑人,我和我的家人懷揣著最不起眼的夢想,用心去愛,去勞動,在這熙熙攘攘的世界努力向前。但是……”

噩夢到來之前,往往並沒有徵兆,和之前的安寧祥和對比,才更殘酷地顯現出它猙獰的真實面孔。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美國南北戰爭之前,南部一些州實行蓄奴制度,黑人生而為奴,由膚色決定,過著無自由無人權無溫情無希望的悲慘生活。而北部一些州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黑人則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享有和白人一樣的教育、婚姻、言論自由等人權。作者所羅門·諾瑟普是生長在北方自由州的一個黑白混血,是自由人的身份。他一朝不慎被奴隸販子拐賣到南方蓄奴州,被剝奪了自由人的身份,淪為奴隸。後來,在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和好心白人的幫助下,他終於結束了十二年苦難的生涯而重新獲得了自由。本書就以自傳體的形式,如實還原了他所親身經歷的被奴役和壓迫的十二年生活,真實記錄了奴隸制度下黑人奴隸們的悲慘生活狀態,作者文筆細膩真實,那些細節讀起來令人潸然動容。

《為奴十二年》成書於1853年,一經面世就引起了美國社會的轟動,為幾年後南北戰爭的爆發以及奴隸制度的廢除添了一把薪。在我看來,《為奴十二年》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不僅僅在於本書在推動人類文明進程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更在於其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對信仰的虔誠和無論經歷多少苦難卻始終沒有對人性失去信心。

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01 從未磨滅的希望之光

“我已經被厚厚的烏雲籠罩了十二年,如今星光終於穿透雲層,指引著我重返自由。”

作者雖是黑人,卻生而自由,出生在北方自由州,靠自己的手藝吃飯,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生活雖然簡樸但卻溫柔有愛。他富有責任感、心靈手巧、聰明肯幹,並且掌握多種技能。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生活逐漸改善,讓家人過殷實安樂的生活。平時,他做著運木材的工作,並且種了一大片土地,冬天閒下來的時候,靠著自己演奏小提琴的藝術,也能夠賺到不錯的收入。而妻子拿手的廚師手藝也能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裡為她帶來豐厚的薪水。

就是這樣的一個勤勤懇懇的平凡家庭,追逐幸福的腳步卻在某一天戛然而止。

“如果我們家一直留在金斯伯裡的農場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我相信我們會很幸福;但有時候人心不足,我們本來希望再向前邁一步,不料卻邁入了痛苦的深淵,厄運馬上就臨頭了。”

我倒是認為,勤勤懇懇往前走,懷揣出人頭地的夢想,並一步步追逐並沒有錯,只是人性充滿了罪惡,而久在幸福和自由中的人,容易對這種罪惡估計不足。

在一次小提琴表演中,他被兩個騙子盯上,以高價邀請他演出為名將他騙到了華盛頓。事實上,在那個年代,知名或不知名的音樂家被邀請到其他州演出是比較經常的事情。這一點在電影《綠皮書》中有充分的展現。

“他們以金錢為餌,蓄意引誘我遠離家鄉和親人,遠離自由……”

就這樣,他漸漸墮入了無盡的黑暗,先是被賣到華盛頓的威廉奴隸場,在那裡,他因為堅持申訴自己是個自由人,並強烈反抗對方的奴役而受到了慘無人道的毒打,用他的話來形容:“記得當時我渾身火辣辣的,鑽心地疼。我想,這種痛苦,只有在地獄接受烈焰的焚燒可以比擬。”

後來又被用船順著河流賣到了南方,到南方廣袤的種植園中開始了自己的被奴役歲月。

所羅門·諾瑟普先是在一位名叫威廉福特的牧師家的伐木場裡做工,後來因為威廉·福特的經濟遇到麻煩,他被賣給了木匠提比茨。後來由於提比茨的暴虐,他險些被殺死。在經歷了幾次極其兇險的與死神交鋒之後,他又被賣給了冷酷卑鄙粗俗的種植園主埃普斯,併為他工作了十年,一直到自己獲救。

十二年期間,他曾經做過幾次逃跑和被解救的嘗試,但是,失敗的教訓讓他學會隱忍,隱藏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身世,除非十拿九穩,否則絕不向身邊人透露半個字。因為在那個年代,黑人奴隸被牢牢拴在自己勞作的土地上,沒有路條絕對不可以在外面行走,任何一個白人都可以盤問他們,檢查路條。還有時常出沒的巡邏隊,就是為了搜尋可能逃跑的奴隸。再加上廣袤無垠的田地和樹林,想逃出來簡直難上加難。而且,黑奴是不可以擁有筆和紙的,讓他根本無法給外面寄信。試圖逃跑的奴隸,面臨的輕則一頓皮鞭,重則性命危殆。

所幸的是,在漫長的被奴役的日子裡,所羅門·諾瑟普不管經歷怎樣的死蔭幽谷,卻從來未曾放棄過追尋自由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依然充滿勇氣和力量,始終抱有回家的渴望,並從未放棄過努力。

終於,在十二年之後,在一個反對蓄奴制度的白人貝斯的幫助下,他北方的朋友收到了他的信,並根據當時的法律,將他解救了出來。

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02 黑暗制度下的人性溫情

“每每想到他,我都不禁肅然起敬,假如當時我的家人也和我在一起的話,我倒願意毫無怨言地忍受他那種溫和的奴役。”

難能可貴的是,在經歷了突如其來且歷時漫長的巨大創傷之後,所羅門·諾瑟普沒有被十二年的煉獄生活消磨了意志,喪失了判斷,而是以一顆細膩的內心體察著人性的善惡。儘管奴隸制度本身是沾滿了黑人同胞獻血的罪惡的制度,但是,所羅門·諾瑟普在這本書中對一些心存良善的奴隸主進行了公允的評價。特別是在提到他的第一任主人威廉·福特的時候,他憑著良心認為後者是一個模範的主人,正直無私,光明磊落。他甚至認為能成為他的奴隸也算是一種幸運,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奴隸制的罪惡與苦難至少可以抵消一大半。

在描寫另一個莊園主人瑪麗·麥考伊小姐的時候,他是這樣描述的:“她站在那裡,一身華服,容光煥發。我想,我以前見過的最美麗的女人,也許都不及她的一半吧。我之所以不吝筆墨,讚美這樣一位美麗而又溫和的女士,不僅是因為她激發了我的感激和仰慕之情,更是因為,我希望讀者們能夠明白,貝夫河上的所有奴隸主並非都像埃普斯、提比茨或吉姆·伯恩斯那樣殘暴不仁。”

不過,有天使的地方,向來也不缺少魔鬼。他的第二任主人就是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小人,“他卑鄙、冷酷、暴虐、殘忍,像沒有進化完全的野蠻人。”在這裡,所羅門·諾瑟普從第一任主人那裡得到的一些溫情完全被暴虐覆蓋。儘管所羅門·諾瑟普聰明勤快,一直老實忠誠且高效地完成所有的任務,但是提比茨還是動不動就對他施以酷刑,好幾次差點要了他的命,導致他不得不時刻被恐懼和警惕牽引,無法正常生活。

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在多次想要了他的命,卻由於所羅門·諾瑟普的機警和勇猛而無法得逞之後,他被賣給了新的主人——埃普斯,併為他整整工作了十年。埃普斯雖然不像提比茨那樣狡詐冷酷陰狠,卻也是一個粗俗卑鄙,對奴隸沒有半分同情心的人。自己在這裡遭受的辛酸苦楚,所羅門·諾瑟普著墨並不多,但是,從他筆下一個個其他奴隸,特別是可憐的女奴帕茜的遭遇上,還是可以看出,這裡依然是人間地獄,是奴隸們永無出頭之日的黑暗世界。

然而,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地方,面對嫉妒心大發的埃普斯太太,所羅門·諾瑟普還是用不失溫柔的筆觸指出,若是沒有嫁給埃普斯這樣一個混蛋,這位太太應該能夠成為一個優雅的女士。

在煉獄中仍然保持對人性的積極渴望和溫柔觀察,是所羅門·諾瑟普的故事娓娓道來又觸動人心的地方。

03 人類學的參與式觀察

“如果你看過聖路易斯安娜的奴隸們的舞蹈,你就會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歡快’,什麼才叫‘發自內心的快樂’,什麼才叫‘熱情奔放無拘無束’。在聖誕之夜的星光下,奴隸們並不是像那些平常尋歡作樂的男男女女一樣,拖著懶洋洋的步伐,像蝸牛一樣,跳著慢吞吞的花布舞,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舞動的吧!”

更為令人震驚的是,在巨大的痛苦和壓抑之中,所羅門·諾瑟普居然不失時機地保持了人類學的冷峻視角,寫出了一篇篇帶有參與式觀察的記錄文字,讓讀者對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保留蓄奴制度的美國南方種植園社會風俗有了真實的一窺。

通過對他所從事過的棉花種植、甘蔗種植以及製糖廠的詳細描述,他刻畫了一副真實的美國南部種植園“風情”,當然,這風情的背後是血淋淋的奴隸制度。

被拐賣虐待奴役12年終獲救——《為奴十二年》一個半世紀後的震撼


他還詳細描述了奴隸們過聖誕節的情形。通常奴隸主會在聖誕節的時候給奴隸放幾天假,儘管只有幾天,卻是奴隸們一年到頭辛苦勞作唯一可以享受的休閒和狂歡時刻。這一天,人們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大部分什麼都沒有,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少的可憐的舊帽子、紅絲帶什麼的,然後穿上洗乾淨的衣服,“盛裝出席”,肆意狂歡。

這一天是奴隸們最殷切盼望的日子,可以暫時忘記自己日復一日無休止的苦難,讓短暫的快樂將自己麻醉。所羅門·諾瑟普還提到,這一帶有一個傳統,就是當聖誕節來臨的時候,某個種植園主會把附近種植園的奴隸全都邀請過來,一起享用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一天,奴隸們可以大快朵頤,讓自己長期忍飢挨餓的腸胃和卑微渺小的靈魂得到最大的滿足。

所羅門·諾瑟普還提到,有些奴隸私底下會暗生情愫,在這一天,淳樸的內心也可以享受愛情的甜蜜。這真是令人欣慰。

本書中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屬於人類學或者社會學的視角,有待讀者細細品讀。

堅毅的靈魂、溫柔的內心、細膩的感情……所羅門·諾瑟普沒有被災難擊垮,卻用苦難結晶出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我用三千多字,根本無法描述內心的震撼之一二,希望每個人都有機會讀一讀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